《论英雄赵云和他的蜀汉悲情论文》-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6355790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英雄赵云和他的蜀汉悲情论文》-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论英雄赵云和他的蜀汉悲情论文》-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论英雄赵云和他的蜀汉悲情论文》-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论英雄赵云和他的蜀汉悲情论文》-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论英雄赵云和他的蜀汉悲情论文》-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英雄赵云和他的蜀汉悲情论文》-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英雄赵云和他的蜀汉悲情论文》-公开DOC·毕业论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英雄赵云和他的蜀汉悲情 摘 要 罗贯中笔下的赵云,是一个完人形象,是一个“一身是胆”的常胜将军;他忠诚、谨慎、顾全大局,是一个具有非凡本领,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是以往小说未曾出现过的完人英雄形象。然而,从当代人的视角再次审视赵云这一形象,我们可以通过他心系民生的理想信念、安邦定国的为将之材,了解到他确实是一位英雄,但前后期迥异的人生与君臣关系、完美人生之中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喜结局,使得他的一生又蒙上了一层悲情的色彩。关键词: 赵云 信念 将才 君臣关系 悲喜结局正文:赵云,字子龙,冀州常山真定,即今河北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1)。初仕公孙瓒,后随刘备,长坂坡一战奠定英雄猛将的形

2、象,升牙门将军;汉水一役刘备称其“子龙一身都是胆”(2),任虎威将军 ;公元219年被封为“五虎将”之一;公元223年后陆续任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卒于公元229年,追谥为顺平侯。从他的一生来看,早期受重用之际,赢得英雄美名,入川后平庸数十年,直到刘禅登基后,才升任中护军,做起了禁军头领、兼选拔武官,他文武兼得、忠肝义胆,却不受重用,其英雄无用武之地,造就了他蜀汉集团的传奇和悲情人生。本文就以四方面研究赵云的英雄和蜀汉悲情。一、理想信念1.择明主。俗话说“士择明主而侍,鸟择良木而栖”,纵观三国人物,多少将才谋士选择了不同的集团,有的成立功名,有的却遗憾终生,著名谋士陈宫就是

3、选错集团而抱憾终生,相反,赵云在择主这一问题上,处理的相当不错,他初仕袁绍,却不能从这位当时最具实力的诸侯身上看到匡扶汉室的希望,于是选择了北平太守号称“白马长史”(3)的公孙瓒,但不久也看出了他与袁绍是一路货色,只知道争抢地盘,于是萌生了去意,就在这个时候,改变赵云一生悲喜的刘备出现了,刘备汉室皇亲的身份和“匡扶汉室”的口号打动了年轻的赵云,他觉得真正的福星出现了,而当时的刘备确实是一雄才,曹操就说过“方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可见赵云眼光独特,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对象,即便他势力微弱,从古城开始,赵云开始为“匡扶汉室”的刘备卖命,也正式开始他的戎马生涯。而相对别的集团而言,赵

4、云的选择也算得上是“士择明主而侍”了。2.忠刘。在三国演义当中,有赵云最直接的两句话,表明他为报刘备知遇之恩的忠诚,一次在长坂坡的泣拜“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4);一次在永安托孤泣拜“云敢不效犬马之劳!”(5)。从这两处就看出赵云对刘备的死心塌地,无论是前期的刘备寄人篱下的窘境,还是中期不受重用,赵云都始终如一,即便阿斗继位,赵云都不忘刘备当年的恩情,继续为刘家天下效力,不负刘备永安托孤的嘱咐,足见赵云的一个“忠”字。他的忠刘不是忠汉室,而是忠刘备,忠于这个仁义天下、得人心的“皇叔”。3.忠民生。既然说赵云是忠刘,为什么还说他忠民生,赵云是一个心系社稷、心系百姓的人,不仅是罗贯中赋予了赵云

5、一个完美的躯壳和形象,历史上真正的赵云也却是一个心系民生的人,顾全大局。在三国演义中他劝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就是很好的一个事例。而当他出场的时候,就告诉公孙瓒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6)故而来投,可见赵云忠的是黎民百姓。三国志中如是写到,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7)他的原则是“从仁政之所在”;他的目标是解民于倒悬。在封建社会中,这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人生理想。他先投公孙瓒是为此,后归刘备也是为此,而不是单纯出于私人感情。这也是他区别于三国数以百计人物的一点,他不同那些一味的为主效力的将士谋士,他是在忠民生与忠刘共同下实现自己的人生

6、理念,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将军,“忠君救民之心”也正是他的理想信念。二、将才1.文可安邦。说赵云武力过人,肯定没有意见,但说他文可安邦是不是有些牵强。不然,赵云确是文可安邦之才。下面从他的政治见解和实战论述这一观点:、政治见解。首先讲一点,在城都武侯祠中,赵云是端坐在文臣廊里,要知道武侯祠可比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要早的多,可见赵云确有一翻文臣的头脑,要不怎么能坐在文臣廊中。而在罗贯中笔下的赵云尽管武功盖世,但也是一政治见解独到的儒将,算得上一谋士。赵云古城见刘备就说“绍亦非用人之人”(8),可见他看人的眼光之锐;刘备攻下成都后,打算把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而赵云却说:“霍去病以匈奴未

7、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9)这样一个赵云,这样一番言语,正是治国之论,谋士之言。心系黎民百姓国家社稷,为将的能有几人?箕谷兵退,赵云全身而退,诸葛亮要将军资余绢分赐赵云军士,赵云辞曰:“三军无尺寸之功,某等俱各有罪;若反受赏,乃丞相赏罚不明也。且请寄库,侯今冬赐与诸军未迟。”(10)这一次足见赵云的谨慎细致和长远之计,的确是安邦之才。除此之外,汉水以少胜多、计取桂阳、识破赵范美人计、推荐夏侯兰、力阻伐吴,这些都显示了赵云的文韬惠略。、汉水“空城计”。没错,是空城计

8、,不过不是诸葛亮,是赵云,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城计就是赵云据汉水寡胜众,曹操大将文聘是第一个用空城计的。时曹操率二十万大军来到汉水,赵云命“休闭寨门”“将营内旗枪尽皆倒偃,金鼓不鸣”(11)自己匹马单枪,立于营门之外,曹军既不知道是否有埋伏,又闻言长坂英雄赵子龙,曹操下令进攻,赵云仍立而不动,曹军大惊,翻身就回,赵云乘乱追杀,上演了一出胆战心惊的“空城计”,“子龙一身都是胆”从此叫响。可见赵云临阵指挥能力突出和胆识过人。此一场战役还诞生了一个成语“偃旗息鼓”(12),如不是赵云,或许这一成语还要等上多少年才能问世。赵云的智慧,足以让他与一些谋士相提并论。2.武能定国。三国演义笔笔有谋略,处处显武

9、艺,一个勇冠三军的武将足以使一场战争发生改变,而三国里不缺的就是武将,然有几个可以定国安邦者,不外乎关羽、张飞、赵云、吕布、张辽、姜维等。、常胜将军。罗贯中给赵云安排了一个几近攻必克的完美将军,只是在箕谷一役失利,也责任不在,军队太少又是佯攻,所以赵云仍称得上是“常胜将军”,他的武艺高强,使得在战场上一些敌将未战先怯,更有民间和评书里的武将排行“一吕二赵三典韦”,而这个“二赵”居然是毛泽东主席亲自改的,毛泽东在会见正定县委书记杨德魁时说:“正定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了个赵子龙;民间都说是“一吕二马三典韦”,我看应该是一吕二赵,马超这个人不简单,文武双全,但是在三国演义里,他是比不上赵子龙的”,说完

10、还亲笔题词,在赵云庙上有毛泽东手迹:“正定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了个赵子龙。毛泽东一九五八年十月”(13)。而赵云自长坂坡以来,敌将都是闻名而寒,在陆逊火烧七百里,追杀刘备当中,“闻是赵云,急令军退”(14),可见赵云之名。对于赵云的勇,罗贯中也是用心良苦,他安排七旬赵云力斩五将,而且用韩德的“有万夫不当之勇”(15)来衬托,将这一战这一人物形象更加完美化。于是常山赵子龙成了“常胜”的代名词,就连国民党独立95师这一王牌军也称为“赵子龙师”。、当阳长坂坡。这是中国历史上鲜有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辉煌战役,匹马单枪救幼主,杀曹营50余员将领,这一战刘备损失惨重,“长阪之战,刘备丢失全部辎重和本部兵马,两个

11、女儿被曹纯活捉。刘备的甘夫人及子刘禅,在赵云的奋力保护下才得脱险”(16),可见长坂坡不仅奠定了赵云日后传奇英雄的神话,也稳固了自己在刘备手下的地位,就在这里他升任牙门将。长坂坡成就了赵云的一世英名,对其日后纵横天下更是如虎添翼现在想想赵云当时在长坂坡如入无人之境,杀的曹军人仰马翻,曹操手下大将竟无一人可抵挡,真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描写,罗贯中把赵云在百万军中突出重围的过程写的精彩绝伦,让人看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长坂坡之于赵云,犹如景阳冈之于武松,是他们成名的依靠,如果不是长坂坡,赵云的人生或许更加暗淡;如果不是长坂坡,赵云死后或许不会被刘禅追封谥号;如果不是长坂坡,赵云成不了千秋万代的英雄。“虽

12、未谱金兰,前生信有缘,忠勇付汉室,情义比桃园,匹马单枪突重围,英风锐气敌胆寒,一袭征袍鲜血染,当阳常志此心丹,子龙,子龙,世无双,五虎上将威名传。”(17),罗贯中也不忘在此添一首诗:“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18)三、君臣关系1.前期重臣。众所周知刘备初期势力单薄,人才匮乏,凡是效力于他的人都得到了重用了,如陈登、孙乾这些泛泛之辈是当时刘备的主要谋士,赵云同样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重用。、缺人才。刘备一个白手起家、早期寄人篱下的政治军事集团,只能武倚仗关张赵,文依靠简雍、孙乾、糜竺,可谓人才匮乏,这一时期即便手下人与刘备意见不和,刘备也会屈尊捧你为上宾,

13、而且刘备玩的是“帝术”,周瑜与陆逊都曾说过刘备“世之枭雄”,这个时期的赵云理所应当的成为刘备拓疆扩地的主力,尤其是长坂坡赵云救下阿斗,更让刘备感激,甚至上演一出戏剧性的“玄德接过,掷于地曰:为汝之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19)”这完全是笼络人心,就连罗贯中都用一首诗言明“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20)而事后赵云也升任了牙门将。、口号一致。我们知道刘备初期的口号是“匡扶汉室”、“救民于水火之中”,诚然这符合赵云的理想信念,他的目标“从仁政所在、解民于倒悬”,他择主的要求也是这,于是才有他离开袁绍和公孙瓒,毅然跟随实力薄弱的刘备,这与刘备仁义天下的口号一致,他觉得刘备是那种可以给人们安定

14、生活的人,他的这种想法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结束,而且在这个时期他结识了另一个理想信念相同的人-诸葛亮,坚定了他对刘备从一而终的决心;而刘备更是善于揣摩人心,对这时期的赵云恩爱有加。2.中后期遭弃。中后期大致从赤壁之战以后,魏延和黄忠加盟的时候开始,到刘备去世,赵云的地位和重要性逐渐的下降,这与他的出身和性格有着很大联系。、出身低微。汉代的人才举荐,察举制有举孝廉,但后期逐渐成了世族的专门渠道,很多出身低微的人,很难步入上层,想想袁绍四世三公何等家族,而刘备即使沦落到贩卖草席,也还大肆宣称自己的皇室血统,极力拉拢世族支持。刘备一直依靠世家大族的势力,早在徐州代替陶谦家族取得统治地位时就和当地的巨富糜

15、家建立了亲戚关系,得到了糜家在经济上、人力上的大力支持;在荆洲期间,取得了当地大族马、习、庞家的支持;夺取川中后,也得到了四川豪强的有利支持,法正、李严、孟达等人就是其中代表。可见刘备用的都是世家大族,可以说中后期的刘备看不起出身低微的人,甚至早期就是这样子,吴国大将太史慈,何等威猛,早期投靠刘备,刘备以太史慈母亲无人照顾为由拒绝了太史慈,可见一斑。而赵云同样出身低微,要不是早期在公孙瓒处供职,搞不好刘备也一言拒之,赵云的出身低微是这一时期刘备不予重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便你能力多么出众,一些功劳和战役都被那些支持刘备的世族所占有。刘备也是为了权衡世族利益,而埋没了赵云的才华。、信念不同。我们说

16、在前期赵云与刘备口号一致才相互肯定,赵云愿追随刘备,刘备愿用赵云,然而进入中后期,刘备的是理想就变了,他的理想从“匡扶汉室”变成了割据一方,甚至易中天教授说他“忘了”(21),而王夫之则说“分荆得益之后忘了”(22),我倒觉得他“匡扶汉室”本来就是个幌子,只是他拉拢人才的一个政治口号,而这时候赵云没有忘,诸葛亮没有忘,于是这二人都不受重用。尤其是赵云,这时期刘备有了魏延、黄忠、马超,更加不得用,这与他们理想信念的背道而驰有很大的关系。赵云和刘备就如同荀彧和曹操,早期因为共同的理想而结交,中后期却变了味儿。、忠言直谏。赵云我们讲了一个忠肝义胆的文武兼得的英雄将领,他对待国家长远和军事有独到的见解和谨慎细致的处理方法,所以他会提出很多有用的意见,但他这种忠言直谏的性格与态度,要求他必须面对一个李世民那个的君主,然而他是魏征,刘备却不是李世民。突出的就是劝阻刘备伐吴,这件事情上赵云死谏,刘备都不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