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如何制定维修企业管理规章制度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353807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如何制定维修企业管理规章制度_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0年如何制定维修企业管理规章制度_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0年如何制定维修企业管理规章制度_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0年如何制定维修企业管理规章制度_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0年如何制定维修企业管理规章制度_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如何制定维修企业管理规章制度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如何制定维修企业管理规章制度_(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维修企业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范本目录一、制度1、汽车维修企业工作流程图2、汽车维修服务流程图3、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4、顾客抱怨受理制度5、用户自带配件管理制度6、维修车辆进出厂登记制度7、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8、竣工出厂合格证管理制度9、汽车维修档案管理制度10、计量器管理制度11、检测仪具和设备管理制度12、人员技术培训制度13、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4、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5、安全生产制度16、现场管理制度17、配件材料管理制度18、计算机服务管理系统制度19、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车间安全管理制度二、规程1、压床安全操作规程2、钻床安全操作规程3、空气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4、砂轮机

2、安全操作规程5、举升机安全操作规程6、乙炔气瓶安全使用守则7、氧气瓶使用安全技术要求8、汽车维修机工安全操作守则9、汽车维修钣金工安全操作守则10、汽车维修漆工安全操作守则11、汽车维修电工安全操作守则12、汽车维修胎工安全操作守则13、汽车维修检验试车安全操作守则14、气焊作业安全操作守则15、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操作规程16、等离子切割机操作规程17、充电机操作规程18、轮胎动平衡机操作规程19、扒胎机操作规程20、尾气分析仪操作规程21、烟度计操作规程22、四轮定位仪操作规程23、QLY1气缸漏气量检测仪操作规程三、岗位职责1、经理(厂长)岗位职责2、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3、质量检验员岗位

3、职责4、业务员岗位职责5、结算员岗位职责四、工示配件、工时费价格表1、轿车配件价格表2、轿车维修工时价格表3、商用车配件价格表4、商用车维修工时价格表汽车维修企业工作流程图驾驶员报修、车辆技术档案车辆进厂 车辆交接、维修检测车辆出厂费用结算、开具发票填写车辆技术档案签发合格证竣工检验维修作业、全过程检验按规定签订维修合同确定附加作业项目 不合格 合格二级维护、大修车送检汽车维修服务流程图入厂引导、泊位管理泊位人员:业务人员:业务接待、故障判断业务人员: 达成协议技术总监:质检员:装配:电工:钣金:漆工:维修过程的管理交车结算人员: 交车与结算售后服务人员: 售后服务业务人员: 预约服务维修质量

4、保证期及服务承诺本厂热情为用户服务,承诺做到以下各点,请广大顾客监督执行。1. 二级维护车辆24小时以内竣工出厂,大修车辆一星期内出厂。2. 维修车辆使用配件不以假充真,以旧充新,以副品充正品。3. 价格公示,合理收费。4. 车辆竣工出厂后质量保证期为:小修、一级维护:2000公里或10天;二级维护:5000公里或30天; 大修:20000公里或100天。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为提高车辆的维修质量,加强全厂职工的质量意识,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制定如下制度。1. 质量管理机构本厂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厂长负责。具体质量管理工作由生产技术部门负责。2. 质量机构职责全面负责全厂质量管理工作,

5、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汽车维护工艺规范、汽车维护出厂技术条件、交通部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贯彻执行有关汽车维修质量的规章制度,确定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对全厂维修车辆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对维修技术、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方案。(1)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检验,进行质量分析。(2)收集保管汽车维修技术资料及工艺文件,确保完整有效,及时更新。(3)制定维修工艺和操作规程。(4)负责车辆档案管理工作。(5)负责标准计量工作。(6)负责设备管理维修工作。(7)负责汽车的检验工作。提高汽车维修质量。(8)负责质量纠纷的质量分析工作。3. 对维修车辆一律进行三级检验

6、,严格进行汽维护前检验、过程检验、竣工检验,严格执行竣工出厂技术标准,未达标准不准出厂。认真执行汽车维修质量的抽查监督制度。4. 材料仓库应严把配件质量关,严格做好采购配件的入库验收工作。5. 严禁偷漏作业项目。一经发现,即严肃查处。顾客抱怨受理制度1. 顾客对本厂的服务质量、汽车维修质量、工时材料费用的结算等有意见或异议时,可用电话或书面形式向厂方经理或副经理投诉。(投诉电话: )2. 厂方接到顾客的投诉后应即由负责生产的厂长或副厂长召集投诉处理小组成员进行调查处理,一般情况下在24小时内给顾客以答复,并向顾客详细说明答复的理由。3. 顾客如对厂方的答复不满意或不同意,可继续向市运管处投诉。

7、(投诉电话96520)用户自带配件管理制度.为保证维修质量,不鼓励客户自带配件。.客户自带配件,应先由质检人员检查外观质量,并当面与客户确认。.业务人员应与客户当面清点客户自带配件的数量、规格、品名、产地、详细填写在车辆维修合同中或施工单中,并确认。.对客户自带配件的质量问题,不承担保修责任,并当面与客户确认。.客户自带配件在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要及时与业务员联系,通知客户协商解决。.维修车辆竣工后,客户在施工单上签字,并注明客户自带配件。维修车辆进出厂登记制度1. 维修车辆进厂维修,由业务部门负责在进厂登记本(或电脑)上做好登记工作,记录进厂时间、车型、车牌号、驾驶员姓名、车辆所属单位、驾

8、驶员报修项目、车辆装备的齐全情况(如有缺件应详细记录)、油箱中存油量等内容。一般情况下,随车工具等与车辆维修无关的物品由托修方自行保管。如需置于车内,应清点登记并上锁。登记完毕后双方经手人员共同签字,办理车辆移交手续。2业务部门应对进厂车辆进行标识,待修车、在修车、竣工车应分别在不同区域停放,以免发生意外。顾客车辆由厂保卫部门负责看管。3. 未经修竣检验合格的车辆不得出厂使用(除执行检验任务外)。4车辆修竣检验合格后,由厂方通知托修人验收付款,然后由业务部门与托修人当面按进厂时登记清单清点交接。交接双方在交接单上签字。交接完毕后由业务部门在出厂登记本中做好记录,并开具出厂证,厂门卫凭出厂证查对

9、车牌号后放行出厂。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1进厂检验维修车辆进厂后,检验员应记录驾驶员对车况的反映和报修项目,查阅车辆技术档案,了解车辆技术状况,检查车辆整车装备情况,然后按照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的要求择项进行维修前的检测,确定附加作业项目,并把检验、检测的结果填写在检验签证单上,未经检验签证的车辆,作业人员应拒绝作业。2. 过程检验在维修作业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过程检验。过程检验实行维修工自检、班组内部互检及厂检验员专检相结合的办法。过程检验的主要内容是零件磨损、变形、裂纹情况;配合间隙大小;有调整要求的调整数据;重要螺栓螺母扭矩。对涉及转向、制动等安全部件更须严格的

10、检查。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部件,应进行修复、更换,以确保过程作业的质量.过程检验的数据由检验员在检验签证单上完整记录,未经过程检验签证的车辆,厂检验员有权拒绝进行竣工检验。3. 竣工检验竣工检验由检验员专职进行。必须严格按汽车二级维护竣工出厂技术条件逐项进行检验签证,必要时进行路试。竣工检验的结果应逐一填写在检验签证单上,未经竣工检验合格的车辆不得送检测站检测,不得出厂。4.检验标准:(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 (3)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竣工出厂合格证管理制度1. 竣工出厂合格证是汽车二级维护质量

11、合格的凭证。2. 竣工出厂合格证由检验员统一管理。核发出厂合格证时,应认真填写汽车维修竣工证销号单,销号单应妥善保管,使用完毕后及时送交运输管理核发部门核销。3. 营运车和非营运车各自使用不同颜色的竣工出厂合格证,竣工出厂合格证凭质检员签发的“汽车维修检验签证单”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检测合格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核发。竣工出厂合格证在发放使用中应严格把关,坚决杜绝假维护、假修理、假发票等现象的发生。4. 没有经检验员签署的汽车维修检验签证单,或汽车综合性能测不合格的车辆,都不得开具竣工出厂合格证。汽车维修档案管理制度汽车维修档案管理工作,是汽车维修的基础管理工作,也是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的基

12、础工作。1汽车维修档案由业务部门负责收集、整理、保管。汽车大修、总成大修、汽车二级维护的维修档案一车一档,一档一袋,档案内容包括维修合同、检验签证单、竣工证存根、工时清单、材料清单等;汽车一级维护、小修的资料在维修登记本中保存。2维修档案应保持整齐、完整。一车一档装于档案袋中,不得混杂乱装。档案袋应有标识,以便检索。3档案放置应便于检索、查阅,同时防止污染、受潮、遗失。. 车辆维修竣工后,检验员应在车辆技术档案中记载总成和重要零件更换情况及重要维修数据(如气缸、曲轴直径加大尺寸)。5. 单证入档后除工作人员外,一般人员不得随意查阅,更改,抽换。如确需更正,应经有关领导批准同意。6. 车辆维修档

13、案保存期2年。计量器管理制度企业的计量工作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做好企业计量工作,对保证汽车维修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计量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等文件精神,特制订本办法。1. 本厂使用的计量器具分A、B两类:A类:千分尺、游标卡尺、百分表、千分表、各种压力表、温度计、水平仪、万用表等;各类汽车检测仪器。B类:各种钢卷尺、钢直尺等测长仪和直角尺、量角器等。2. A类计量器由生产部门负责管理;B类计量器由使用者负责保管。A类计量器必须登记造册,记录计量器的名称、规格、购置日期和检定、维修记录。计量器应实行统一专人保管或有使用人负责保管。除非持

14、证计量员,任何人不得随意拆卸计量器。3. A类计量器必须定期进行检定,根据实际使用强度制定检定周期表,按周期表的日期准时送有关部门检定,保管好检定合格证。已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不准继续使用。保证计量器的受检率达100。4. 保管人应定时做好计量器的清洁、防锈、防潮等维护工作。检测仪具和设备管理制度1. 检测仪具和设备是维修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它们的技术状况完好与否直接影响车辆的维修质量,必须做好检测仪具和设备的采购、验收、登录、使用、维护、修理等管理工作。2. 检测仪具和设备由生产技术部门统一管理。按照企业发展和生产的实际需要,制定采购计划,此前 预先做好择优选型和采价工作,采购计划应经厂长批准后实施。3. 仪具和设备到货后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应即登录入册。4. 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先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安装调试。5. 检测仪具和设备应实行专人保管,责任落实。对设备技术状况组织定期检查,奖惩分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