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正文吉林万头奶牛规范化养殖园区项目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351337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正文吉林万头奶牛规范化养殖园区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项目管理)正文吉林万头奶牛规范化养殖园区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项目管理)正文吉林万头奶牛规范化养殖园区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项目管理)正文吉林万头奶牛规范化养殖园区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项目管理)正文吉林万头奶牛规范化养殖园区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正文吉林万头奶牛规范化养殖园区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正文吉林万头奶牛规范化养殖园区项目(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管理)正文吉林万头奶牛规范化养殖园区项目吉林省西部优质奶牛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概论1.1项目名称吉林省西部优质奶牛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项目1.2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吉林省金谷膨化饲料有限公司性质:民营企业法人代表:于立军1.3建设项目性质扩建1.4项目建设地址吉林省西部白城市洮北区青山镇1.5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吉林省轻工设计院,资质:甲级(工咨甲1031610002),发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6可行性报告研究依据1.6.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1.6.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编

2、制内容深度的规定;1.6.3国家“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计划纲要;1.6.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改委、农业部等部门关于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的通知;1.6.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1.6.6国家农业部2011年1月28日计发201039号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通知和附件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项目指南;1.6.7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洮北区“十二五” 畜牧业发展计划纲要;1.6.8国家各级部门、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奶牛生产、奶业发展的相关数据、资料;1.6.9本企业的相关数据和资料。1.7编制原则及研究工作范围1.7.1

3、编制原则在生产工艺设计上,以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含量、高产出,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俱佳为原则。选用国内国际先进的工艺设备为产品质量提供保障,把项目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具有较强竞争能力、辐射能力强和可复制的现代化标准化产业示范园区。1.7.2研究工作范围(1)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建设条件及可行性;(2)产品销售及市场分析预测;(3)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的确定;(4)生产技术、工艺设备选择;(5)原材料及动力供应;(6)建设项目的土建工程、公用工程及相关配套工程;(7)建设项目的地址选择;(8)项目建设的投资估算;(9)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分析;(10)项目的推荐方案及研究结论

4、和建议。1.8项目提出的背景1.8.1本项目是国内经济特别是畜牧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扶持和优先发展的产业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到2007年在各级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奶牛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奶牛和奶产品比开放改革初期成番论倍的增长。随着“一杯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各项政策措施的不断落实,以奶牛产业为重点的“早餐革命”和“学生奶”工程在全国展开,从而大大推动了奶牛产业的快速发展。1.8.2从全国看,我们的奶牛产业仍然是个起步不久的新兴产业,在其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牛群质量低、饲养过于分散、配套技术难以推广应用、投资瓶颈制约、经营管理不善、参杂使假的问题。鲜奶及其

5、产品质量堪忧,市场秩序混乱,相关监督不到位,甚至出现奶产品“三聚氰胺”这样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的事件等等。使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和影响。以致出现了“杀牛” 、“企业停产”、产品大量积压,比较效益下降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解决问题,推进奶牛产业快速、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国家提出了整顿和振兴奶牛产业的战略决策。农业部发出了大力推进奶牛产业现代化示范区的通知。1.9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9.1建设本项目是落实国家优先扶持重点发展奶牛产业的需要。1.9.2是落实吉林省“富民强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需要。1.9.3是解决奶牛产业发展中经营管理不善,养殖方式落后、品种不良、配套

6、技术难以推广、市场混乱、奶价失真、产业链衔接不紧、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的需要。1.9.4是资源技术合理配置,充分发挥项目区自然、社会、技术资源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需要1.9.5是提高奶产品数量和质量,增强民族体质,满足人们对奶产品需求增加,改变食物结构的需要。1.9.6是通过建立现代化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区的示范辐射作用,复制扩展,促进奶牛产业真正走向快速、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1.10项目建设条件具备1.10.1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项目区地处东亚大草原向东延伸的玉米带上,地理位置、气候、水源、地质条件良好,丰富的草原草场、粮食作物秸秆等可为发展奶牛产业发展提供极其丰富而可靠的物质条

7、件。1.10.2社会条件具备。一是,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在政策、措施、土地、资金等方面予以优惠,已把建设该项目提到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技术条件良好。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全国著名的乳制品企业北京三元乳业、加拿大爱德牛业中国公司和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在奶牛遗传育种,繁殖改良、饲料营养、EDTM经营管理系统等方面可为本项目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三是项目区地理、气候、地质、交通、能源、原材料、通讯等条件良好。1.11项目构成1.11.1项目地址 白城市洮北区青山镇,完全能满足交通、能源、运输、防疫要求。1.11.2项目建设规模与目标本项目是宏观农业中畜牧业奶牛标准化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建设规模

8、为存栏5000头的优质奶牛群。原奶产量达到全群个体奶牛平均年产奶8吨,年生产2375头优质荷斯坦母犊牛的目标。1.12市场需求分析预测与市场开发1.12.1市场需求分析(1)产品:有机鲜奶4万吨;优纯种质荷斯坦母犊牛2375头。(2)市场需求分析,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结构多元化、高营养、健康安全方面的追求日益迫切,特别是三聚氰胺事件后,人们对奶制品的质量安全提出来更高的要求,真正生产供应绿色、有机奶产品将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这就为生产绿色、有机原奶及其产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极好的发展前景。所以本项目产品从生产应用有机饲料饲养奶牛的源头开始,生产的高品质有机原奶产品,必

9、然成为奶产品加工企业的首选产品;优质纯种荷斯坦母犊牛是奶牛养殖急切需求的牛源,市场前景将长期看好。1.13项目技术投资及资金筹措1.13.1本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总投资19000.00万元。资金缺口14800.00万元。1.13.2资金筹措(1)本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总投资19000.00万元。 自筹6400.00万元(企业自筹4200.00万元;农民自筹2200.00万元)。 无息贷款12600.00万元。其中,企业贷款6700.00万元,农民贷款4400.00万元,流动资金地方银行打款1500.00万元。1.14效益分析1.14.1生态效益本园区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动物排泄物完全无害化处理利用,达到

10、零排放标准。园区通过植树种草和人文设计建设,成为花园式企业,实现企业生产与生态和谐发展。1.14.2社会效益一是增加就业率,为210人提供就业机会;二是为奶制品企业提供了优质奶源;三是为奶牛养殖业提供优质纯种荷斯特犊牛增;四是为财政增加税收;五是为农业提供优质农家有机肥,促进粮食增产。综合社会效益总值可达到20亿元。1.14.3企业经济效益本项目建成后,每年产品销售额19956.80 万元,实现利润4000-5000 万元。1.15研究结论该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个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含量和较高效益的项目,也是国家重点扶持优先发展的项目,经研究计算,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较为理想,是

11、个具有很好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项目,项目建设是可行的。1.15.1特点、亮点(1)使用全脂膨化大豆做奶牛的蛋白质源饲料;(2)使用蒸汽压片玉米做奶牛能量补充饲料;(3)西部科尔沁草原提供的优质禾本科与豆科牧草;(4)已建成了彩钢结构四列式标准化奶牛舍40000平方米;(5)由加拿大爱德中国公司提供加系荷斯坦奶牛的精液、鉴别胚胎和繁育技术;(6)所养奶牛平均年产奶8吨的加系荷斯坦优质纯种母牛2500头;(7)应用EDTM生产技术体系,统筹管理指导奶牛生产;(8)提供科尔沁草原产出的有机原奶2万吨。1.15.2在全国占据几个第一(1)饲料膨化加工技术和产量亚洲第一;(2)有机饲料供给模式国内第一

12、;(3)示范区优质奶牛饲养量全国第一;(4)示范区5000头奶牛大群平均产奶量8吨,全国第一。1.15.3本园区的几个改变与做到(1)改变了奶牛饲养户分散饲养模式,做到在示范园区内建立集中托管式EDTM生产技术体系;(2)改变了玉米秸秆加精料的传统饲养方式,做到实行分群全混合日粮TMR饲养调控技术;(3)改变了粉碎玉米、高温豆粕的精补方式,做到全群采用蒸汽压片玉米、全脂膨化大豆组成的精料补充料;(4)改变了养殖户受制于奶站的从属地位,做到争取鲜奶价格与结算期的话语权;(5)改变了养殖户贷款额度小还款期长的弊病,做到通过企业担保,流动资金补偿方式疏通资金流;(6)改变了分散饲养繁育改良速度慢的问

13、题,做到统一实施繁育计划加快了良种繁育速度;(7)改变了分散饲养疫病防制不利的忧患,做到集中实施防疫规,程确保疫病防制措施全面到位;(8)改变了分散投保,索赔繁琐的难题,做到采取公司建立资保平台有效规避养殖风险;(10)改变了分散饲养奶牛年平均产奶量低而不稳的现状,做到园区内5000头产奶牛群年平均达到8吨的高水平;(11)改变了分散饲养奶牛粪便污染的难题,做到集中处理排泄物加工利用,实现低碳环保的健康养殖模式。2、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本项目建设是在我国奶牛产业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落后的背景下提出的。据报道2010年全国奶牛存栏1218万头,有90%的奶牛为分散饲养方式

14、,这是一种原始、落后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就决定了整个产业长期处于落后、低水平重复的自然经济状态。它严重地限制了奶牛养殖配套技术的应用推广。产业环节不能科学衔接,链条不能有效关联,产能不能有效发挥。根据相关资料,我国奶牛个体产奶量年平均仅为3.5吨,而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都超过了6吨,其中,美国8.5吨、加拿大7吨、日本7.5吨。我国养2头奶牛的产奶量才能相当于发达国家养1头奶牛的产量。在奶牛品种上,我国优质高产奶牛品种的数量占奶牛总饲养量不到10%,而发达国家优良品种已占到100%。在奶牛淘汰率方面。为了保证奶牛群体维持高产,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奶牛淘汰率均达到30%以上,甚至达到40%。

15、这都是因为他们普遍实行集约化经济管理模式,彻底摆脱自然经济分散饲养模式的结果。2.1.2本项目建设是在国家提出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奶牛产业进行全面整顿、振兴等重大决策的背景下提出的。基于我国宏观农业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够合理的现状,尤其是奶牛产业存在经营落后、资源浪费严重、产能低下、产业链不完整、产加销矛盾突出、支撑体系不同步、产品质量差,特别是三聚氰胺事件以后,使本来刚刚起步向集约化经营过渡的奶牛产业又出现了“杀牛”“加工企业停产”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国家把全面整顿和振兴奶牛产业纳入重要日程。提出要通过建立标准化奶牛示范区的方式,对奶牛生产给予大力扶持、优先发展。国务院办公厅下达并转发了国家发改委等八大职能部门关于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并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一是对乳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各环节进行全面整改,加大扶持力度,使各环节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二是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乳品质量标准,推广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加强奶站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推进乳制品生产企业建立良好的生产规范,使奶业发展在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上迈出重要步伐。三是在推进养殖规模化、产销一体化,加工布局优化、全行业标准化,以及规范市场竞争、完善质量标准体系等方面取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