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世界经济概论笔记整理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351301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知识)世界经济概论笔记整理_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财务知识)世界经济概论笔记整理_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财务知识)世界经济概论笔记整理_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财务知识)世界经济概论笔记整理_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财务知识)世界经济概论笔记整理_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世界经济概论笔记整理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世界经济概论笔记整理_(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知识)世界经济概论笔记整理世界经济概论一 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研究内容:1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市场经济模式和经济发展战略2 国际经济关系生产的国际关系交换的国际关系3 经济关系的协调国内经济协调,国际经济协调4 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二 世界经济运行的动力和机制(壹)。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的扩展为世界经之形成和发展提供制度基础市场经济是指经济资源基本上由市场进行配置的经济1 价格是自由的、灵活的,能作为市场供求的指示器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运作机制,也是世界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运作机制2 市场是开放的,

2、生产要素、商品可自由流动而形成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实现供求平衡的调节机制,也是世界市场供求平衡的调节机制3 决策是分散的是保证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基础条件4 有完整的市场体系是所有市场实现供求平衡,保证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基础条件世界经济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科技革命为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向纵深发展提供动力科技革命生产力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分工加强世界企业制度演变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跨出国界范围推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劳动力流动推动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推动贸易量、贸易结构、技术的国际传播,金融工具的创新等(三)。国家干预以及国际经济协调是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手段重商主义主

3、张政府干预古典自由主义排斥政府干预凯恩斯经济理论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新自由主义理论再次强调市场作用的重要性,但不完全排斥政府干预政府干预的作用是强化市场的作用,避免市场失败政府溢出效应国家间政策相互作用共同经济制度、共同行事标准保证世界经济顺利运行必要手段第二讲美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模式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和经济现状(壹)经济发展战后经济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50年代至60年代经济平稳发展时期;70年代“滞胀时期”80年代低速增长和经济调整阶段90年代的经济持续发展时期50年代经济平稳发展时期1946至1973GDP年平均增长率为3.5%,60年代达4.3%持续增长达106个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4、推动侵朝,侵越战争的刺激廉价原燃料的充足供应执行凯恩斯主义反危机政策,加强政府干预,减少衰退对经济的破坏作用经济衰退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消费扩张性货币政策经济复苏、高涨充分就业、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加大经济过热通胀消除消费投资减少,企业紧缩性财政政策减产裁员,失业增加紧缩性货币政策70年代陷入了“经济滞胀”之中,表现为:经济停滞,失业率剧增和通货膨胀且存,货币贬值 能源危机 长期执行凯恩斯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反危机政策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经济衰退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扩张性货币政策经济尚未完全复苏时人们预期通货膨胀要求增加工资通货膨胀和更严重的失业且存美国国际收支连年逆差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

5、崩溃80年代经济低速增长和政策调整以供给学派理论为基础的“里根经济学”主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且用扩财:减税、政府补贴 改革政府干预方式,以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且用,通过刺激供给迅速增加就业,促进消费 改革财政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调整产业结构 放宽金融管制通货膨胀获得抑制失业率下降经济增长过度较低,但出现持续92个月的持续增长,80年代后期出现“三高壹低”局面高:财政赤字、外债、外贸逆差低:美元汇价90年代经济持续增长时期特点:低通胀、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经济持续增长 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的调整采取节支和增税措施,削减财政赤字。且采取“微调”型货币政策,刺激企业

6、投资热情 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成为美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经济持续发展,在降低失业率,控制通货膨胀,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作用计算机产品设计生产成本下降物价平稳网络业生产管理自动化就业增加需求上升财政收入增加软件业经济持续发展 减少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促进市场竞争 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大规模实行企业重组,企业兼且联合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推行“国家出口战略”,扩大出口,推动经济增长 积极推进地区经济壹体化,以及经济全球化,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新经济:经济增长建立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基础上,推迟经济衰退到来的时间,降低了爆发生产过剩危机的可

7、能性。在政策得当的情况下,能够出现经济持续增长和低通货膨胀且存。21世纪初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1. 信息技术产业(计算机硬件)无重大技术突破,影响软件业发展空间。2. 网络业被过度炒作,过度进入,形成泡沫。3. 债务的积累,影响消费欲望。4. X公司会计丑闻影响投资积极性。5. 外部冲击。(二)经济现状1.经济实力最强大。2.拥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农业,有居世界领先的味的科学技术。交通运输业和对外贸易均居世界首位。3.劳动生产率水平是世界最高的。4.拥有世界最发达的第三产业。5.尚不能摆脱周期性经济衰退。经济周期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

8、高涨。战后至70年代末平均每3-5年发生壹次经济衰退,80年代以后经济周期拉长,危及次数明显减少,经济周期阶段性不明显。引起8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周期变化的主要原因:(1) 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网络业的迅速发展是生产盲目性减弱,经济周期拉长。(2) 经济的高度国际化能够减轻危机到来时国内市场的压力。(3) 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改变和调控能力的提高。(4)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生产能力成倍扩张,运营多样化使私人垄断资本增强了抵御危机的能力。产品过剩问题,货币信用问题相对缓和,结构性问题和政策性问题成为引发经济衰退的主要因素。二.美国市场经济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是壹

9、种“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主要盛行于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其特点:(一) 实行以私有制为主导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二) 政府为自由经济发展创造必要条件。政府宏观调控目标主要是就业和物价稳定。政府对经济干预以间接性和被动行为特征。间接性:1. 创造壹个政策环境,让人们发挥自己的专长。2. 为经济发展提供壹定的物质条件。3. 为私人企业提供服务。被动性:只在“市场失败”导致经济形势恶化时才进行政府干预,干预的目的只是修改“市场失败”的直接后果,侧重点是保护市场竞争、保护市场关系,减轻经济波动。政府经济干预的主要手段:1. 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结构和社会分配。2. 运用货币信贷政策控制经济

10、运行。3. 法律是政府约束经济活动主体行为的重要手段。4. 加强对外经济关系的干预和调节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第一, 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推动出口发展。第二, 以立法形式协调管理,同时通过多边贸易谈判,不仅为美国商品拓展市场,而且保护国内市场。第三, 以相互渗透为特征的政府和私人垄断关系第四, 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由国家政府系统设计的有关产业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演变的政策目标和政策的总和。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布局政策1 用法律促进和保护市场竞争2 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人力资源的基础三日本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模式壹日本经济发展l 46-5

11、0恢复阶段l 50-73高速增长l 73-80年代末低速增长l 90年代后衰退萧条期战后发展迅速的原因:壹美国扶持1 美国对日本垄断资本的扶持2 对日本进行农地改革3 对日本军事上的扶持4 侵朝、侵越战争二廉价的原燃料的充足供应三不断扩大设备投资,注意设备更新四充足的高质量的劳动力五及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六经济结构变化显著战争经济向和平经济过渡阶段,失业,资金短缺,农矿产品匮乏军事工业经济恢复,美国扶持,廉价原燃料供应,国内外外市场需求变化,重工业大发展73、79年后资源密集型转向年代中期出口为导向-内需为主导1. 扩大内需公用设施A政府扩大投资住房B调整税收C增加休息日2.增加海外直接投资3.

12、增加进口70年代初能源危机、环境严重污染,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发展重点: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工业效果:度过能源危机的难关。80年代日元升值,出口受阻。经济结构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主导型发展。四方面措施:扩大内需(政府扩大投资住宅、公用设施、调整税收、增加休息日刺激消费);增加海外直接投资继续占领国际市场;增加进口;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效果:度过日元升值难关。90年代的经济衰退。91年3月93年10月底壹个衰退和萧条期97年6月99年9月底二个衰退和萧条期第壹次衰退是由于泡沫经济崩溃和政府政策失误。泡沫经济以泡沫来形容壹个特定时期的虚假繁荣经济现象,他正像肥皂泡壹样,尽管五光十色,却无实在内容,

13、而且迟早要崩破。日元升值和贸易保护主义是日本茶品出口受阻,导致事业发展受限制,人们的头投机心理是炒股票、炒地皮、炒房地产成为席卷全社会的滚滚热潮。由此推动了旺盛的总需求,呈现壹片虚假“繁荣”泡沫经济崩溃引发:股票价格暴跌需求下降生产下降银行呆坏账。(投资乏力失业)房地产业亏损第二次经济衰退主要因政府政策失误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目前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GDP世界第二,人均GNP世界第四;工业产值世界第二,许多工业品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汽车、钢铁、船舶、电子电气、石化产品出口额世界第三;外汇储备世界第壹;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但资源和市场严重依赖国外。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差。二日本市场经

14、济模式特点: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进行资源配置。但国家通过产业政策、计划调节、行政指导等手段进行干预和导向。在经济管理上是壹种“官产复合体”模式或“集体协调型”模式。市“见得见的手”和“见不见的手”配合较“默契”的经济模式。(一) 在本质上和主体上发挥市场的作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遵循财产私有、契约化和风险自担的原则。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和竞争促进经济发展。(二) 政府主导型的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1 政府经济计划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1) 全国综合性经济计划:(2) 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制定和公布的各项产业和行业计划。日本的经济计划具有连续性、非指令性特点。经济计划编制的透明度较高。计划制定的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宏观经济主体和微观经济主体的相互协调,因而经济计划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壹。2 产业政策是日本政府“行政指导”的重要手段产业政策的主旨是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对私人企业进行“行政上的指导”。企业界对政府的各项“指导”、“规劝”惟命是从,乐意接受“监督”。3政府主导型的融资制度为实施国家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提供保证政府系统金融机构贷款,由大藏省制定计划来控制其数量和使用方向。对风险大、收益低,但对经济和技术发展影响深刻的产业以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