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富硒茶绿茶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6345224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阳富硒茶绿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紫阳富硒茶绿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紫阳富硒茶绿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紫阳富硒茶绿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紫阳富硒茶绿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紫阳富硒茶绿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阳富硒茶绿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B61/TXXXX20XX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 307.4 2020代替DB 61/T 307.12013紫阳富硒茶 绿茶Ziyang Selenium-rich Tea Green Tea送审稿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前言DB61/T307紫阳富硒茶综合体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DB61/T 307.1-2020紫阳富硒茶 产地环境条件;第2部分DB61/T 307.2-2020紫阳富硒茶 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DB61/T 307.3-2020紫阳富硒茶 加工技术规程;第4部分DB61/T 307.4-2020紫阳富硒茶 绿茶

2、;第5部分DB61/T 307.5-2020紫阳富硒茶 红茶;第6部分DB61/T 307.6-2020紫阳富硒茶 白茶;本部分标准为DB61/T307的第4部分。本部分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标准代替DB61/T307.1-2013紫阳富硒茶。与DB61/T307.1-2013相比,主要差异如下:修改了标准的名称;修改和调整了标准的总体结构和编排格式;重新确定了产品分类和分级;重新确定了硒含量要求;增加了茶多酚指标要求。本标准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标准由紫阳县茶业发展中心、紫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紫阳县茶业发展中心、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

3、检验研究院、陕西省园艺技术工作站、紫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世明、张建成、任华江、孙越赟、苏京晶、李尤学、聂旺、冯茂询、邱红英、马东、饶伟、刘珂、千小绵、周欣。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61/T307.1-2003,DB61/T307.1-2013。本标准由紫阳县茶业发展中心负责解释。联系信息如下:单位:紫阳县茶业发展中心电话:09154419028地址: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城紫府路县移民局一楼。I邮编:725300DB61/T 307.420XX紫阳富硒茶 绿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紫阳富硒茶绿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和分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4、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行政区域内富硒土壤生长的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序制成的富硒绿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新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T 5009.93 食品中硒的测定GB 77

5、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302 茶 取样GB/T 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干物质含量测定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 14487 茶叶感官评审术语GB/T 23776 茶叶感官评审方法GB/T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T 30375 茶叶贮存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的决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第

6、123号)3 术语和定义GB/T 1448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紫阳富硒茶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行政区域内富硒土壤中生长的茶树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制成的硒含量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茶叶。3.2 紫阳富硒绿茶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行政区域内富硒土壤中生长的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特定工序制成的硒含量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茶叶。3.3 特种绿茶以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做形、干燥等工艺制成的造型独特优美、品质优良的茶叶。3.4 紫阳银针茶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行政区域内富硒土壤中生长的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摊青、杀青、做形、干燥等工序制成的硒含量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扁针形针形

7、特种绿茶。3.5 紫阳翠峰茶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行政区域内富硒土壤中生长的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摊青、杀青、揉捻、做形、干燥等工序制成的硒含量符合本标准规定的直条形特种绿茶。3.6 紫阳毛尖茶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行政区域内富硒土壤中生长的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摊青、杀青、揉捻、做形、提毫、干燥等工序制成的硒含量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卷曲形特种绿茶。3.7 大宗绿茶以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摊青、杀青、揉捻、干燥、精制等工艺制成的普通茶叶。3.8 紫阳炒青绿茶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行政区域内富硒土壤中生长的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摊青、杀青、揉捻、初烘、炒干、精制等工艺制成的硒含量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大宗绿茶。3.9 紫阳烘青

8、绿茶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行政区域内富硒土壤中生长的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摊青、杀青、揉捻、烘干、精制等工艺制成的硒含量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大宗绿茶。3.10 陕青茶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行政区域内富硒土壤中生长的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摊青、杀青、初揉、晾晒、初堆、复揉、晾晒、复堆、晒干、精制等工艺制成的硒含量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晒青大宗绿茶。4 产品分类和分级产品按照原料嫩度和品质的不同分为:特种绿茶、大宗绿茶两个类别。特种绿茶按照加工工艺及产品外形的不同分为:紫阳银针茶、紫阳翠峰茶、紫阳毛尖茶三个花色品种;其中,按照产品品质的不同,紫阳银针茶分为特级、一级;紫阳翠峰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紫阳毛尖茶分为特级、

9、一级、二级、三级。大宗绿茶按照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紫阳炒青茶、紫阳烘青茶、陕青茶三个花色品种;按照产品品质的不同,紫阳炒青茶和紫阳烘青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陕青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5 要求5.1 原料要求5.1.1 应选用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行政区域内富硒土壤生长的茶树鲜叶,品质正常,无污染。5.1.2 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5.1.3 不得添加任何添加剂。5.1.4 鲜叶原料的嫩度应符合表1 规定的要求。表1 鲜叶原料要求类别级别要 求特种绿茶紫阳银针茶特级以单芽头为主,其中单芽头占95% 以上。一级以单芽头、一芽一叶初展为主,其中单芽头占60% 以上。紫阳翠峰茶特级以

10、单芽头、一芽一叶初展为主,其中单芽头占60% 以上。一级以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为主,其中一芽一叶初展占60% 以上。二级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为主,其中一芽一叶占60%以上。紫阳毛尖茶特级以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为主,其中一芽一叶初展占60% 以上。一级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为主,其中一芽一叶占60% 以上。二级以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二叶为主,其中一芽二叶初展占70% 以上。三级以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初展为主,其中一芽二叶占70% 以上。大宗绿茶紫阳炒青茶紫阳烘青茶特级以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初展为主,其中一芽二叶占70% 以上。一级以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初展为主,其中一芽二叶占30% 以上。二级

11、以一芽三叶初展、一芽三叶及相当嫩度对夹叶为主,其中一芽三叶初展占30% 以上。三级以一芽三叶、一芽四叶及相当嫩度对夹叶为主,其中一芽三叶占30% 以上。陕青茶特级以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二叶为主,其中一芽二叶初展占70% 以上。一级以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初展为主,其中一芽二叶占70% 以上。二级以一芽三叶初展、一芽三叶及相当嫩度对夹叶为主,其中一芽三叶初展占30% 以上。三级以一芽三叶、一芽四叶及相当嫩度对夹叶为主,其中一芽三叶占30% 以上。四级以一芽四叶、一芽五叶及相当嫩度对夹叶为主,其中一芽四叶占30%以上。5.2 产品要求5.2.1 基本要求品质正常,无异味、无异嗅、无劣变,不着色,不得含有

12、非茶类夹杂物和任何添加剂。5.2.2 感官品质5.2.2.1 特种绿茶应符合表 2 的规定。表2 特种绿茶感官品质要求类别级别要 求外 形内 质条索色泽整碎净度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紫阳银针茶特级挺直、紧秀、嫩绿、润匀齐净嫩绿明亮嫩香浓郁浓醇鲜爽芽头嫩匀、嫩绿明亮一级挺直嫩绿、尚润匀整净绿明亮清香持久鲜醇回甘软嫩,嫩绿明亮紫阳翠峰茶特级纤细显毫、条直、显锋苗嫩绿油润匀整净清绿明亮嫩香浓郁浓醇鲜爽柔软,嫩匀、嫩绿明亮一级细紧显毫、条尚直、显锋苗绿润匀整净嫩绿明亮嫩香持久浓醇尚鲜柔软,嫩绿明亮二级紧结、稍曲、有锋苗绿尚润匀整稍有朴嫩绿尚亮清香、持久浓醇绿软亮紫阳毛尖茶特级纤细、卷曲、显毫嫩绿油润匀整净清

13、绿明亮鲜嫩、浓长浓醇鲜爽嫩匀、柔软、嫩绿明亮一级细紧,卷曲,多毫嫩绿润匀整稍有嫩茎嫩绿明亮嫩香、持久鲜醇回甘嫩绿、柔软、明亮二级细尚紧,弯曲,有锋苗乌绿尚润尚匀整有嫩茎绿明亮清香,持久浓醇尚鲜绿软亮三级紧结、弯曲、有锋苗绿尚润尚匀整有嫩茎,稍有朴绿尚亮清香醇尚浓绿尚亮5.2.2.2 大宗绿茶应符合表 3 的规定。表3 大宗绿茶感官品质要求类别级别要 求外 形内 质条索色泽整碎净度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紫阳炒青茶特级细紧,显锋苗灰绿光润匀整稍有嫩茎清绿明亮嫩香浓郁鲜浓回甘柔嫩、嫩绿明亮一级细尚紧,有锋苗灰绿润匀整有嫩茎嫩绿明亮嫩香持久浓醇尚鲜柔软、绿明亮二级紧结绿尚润尚匀整稍有梗朴绿明亮清香持久浓醇绿明亮三级紧实黄绿欠匀整有梗朴绿黄尚亮清香醇和黄绿稍有摊张紫阳烘青茶特级紧细,显锋苗嫩绿润匀整稍有嫩茎清绿明亮鲜嫩浓郁鲜浓软嫩、嫩绿明亮一级细尚紧,有锋苗乌绿润匀整有嫩茎嫩绿明亮嫩香持久浓尚鲜嫩绿明亮二级紧结,有锋苗乌绿尚润尚匀整稍有梗朴绿明亮清香浓醇绿明亮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