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基础精练(50).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332203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基础精练(5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基础精练(5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基础精练(5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基础精练(5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基础精练(5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基础精练(5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基础精练(50).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基础精练(50)1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 kJ B557 kJC436 kJ D188 kJ解析: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焓变的计算方法)。2H2(g)O2(g)=2H2O(g) H2 mol H05 mol121 kJH484 kJmol1设1 mol HH断裂吸收的热量为Q,则2Q496 kJ4463 kJH,故Q436 kJ。答案:C2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

2、吸热反应,H0表示放热反应;C项,“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2 mol水,放出的热大于中和热;D项,在101 kPa时,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才是H2的燃烧热,题中没有说明生成的水的聚集状态。答案:B3已知298 K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0 kJmol1,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假定热量无损失)()A一定小于92.0 kJ B

3、一定大于92.0 kJC一定等于92.0 kJ D无法确定解析: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H92.0 kJmol1是1 mol N2与3 mol H2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现在将1 mol N2与3 mol H2在此条件下反应,因其为可逆反应,必然不能反应完全,放出的热量必小于92.0 kJ。答案为A。答案:A4不管化学反应过程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H2O(g)=H2O(l)H1Q1 kJ/molC2H5OH(g)=C2H5OH(l)H2Q2 kJ/mol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 kJ/mol若使23 g酒精液体完全

4、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Q1Q2Q3 B0.5(Q1Q2Q3)C0.5Q11.5Q20.5Q3 D1.5Q10.5Q20.5Q3解析:根据题目信息不管化学反应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化学方程式当作代数式一样进行运算,将3得C2H5OH(l)3O2(g)=2CO2(g)3H2O(l),该反应的H(3Q1Q2Q3)kJ/mol。由于题给23 g酒精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故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0.5(3Q1Q2Q3)(1.5Q10.5Q20.5Q3)kJ。答案:D5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

5、1。以下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HCl(aq)NH3H2O(aq)=NH4Cl(aq)H2O(l);CH3COOH(aq)NH3H2O(aq)=CH3COONH4(aq)H2O(l),其中反应热为57.3 kJmol1的是()A和 BC D以上都不对解析: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热量为57.3 kJ,、的反应热应为257.3 kJ/mol;弱酸、弱碱在水中电离时要吸收部分热量,故、的反应热数值小于57.3 kJ/mol。答案:D6(2

6、011青岛质检)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C(s)O2(g)=CO2(g)H1 C(s)O2(g)=CO(g)H2NaOH(aq)HCl(aq)=NaCl(aq)H2O(l)H3NaOH(aq)HNO3(aq)=NaNO3(aq)H2O(l)H4H2(g)O2(g)=H2O(l)H52H2(g)O2(g)=2H2O(l)H6CaCO3(s)=CaO(s)CO2(g)H7CaO(s)H2O(l)=Ca(OH)2(s)H8ABC D解析:中C完全燃烧放热多,但反应热为负值,H1H6;中H70,H8H8。正确答案选C。答案:C7(10分)根据下列叙述写出相应的热化学方程

7、式:(1)已知16 g固体硫完全燃烧时放出148.4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右图是1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1)1 mol固体硫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96.8 kJ。(2)1 mol N2与3 mol H2反应生成2 mol NH3的焓变为92 kJmol1。答案:(1)S(s)O2(g)=SO2(g)H296.8 kJmol1(2)N2(g)3H2(g)=2NH3(g)H92 kJmol18(12分)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

8、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 _。(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解析:(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会造成热量损失,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3)反应物的用量改变,放出的热量改变,但中和热数值不

9、变(中和热指稀强酸和稀强碱反应生成1 mol H2O放出的热量,是定值);(4)氨水是弱碱,电离吸热,必然使放出热量减少。答案:(1)减小热量散失(2)偏小(3)不相等相等因中和热是指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4)偏小9(12分)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其实验顺序是: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或品红)溶液。打开T型管螺旋夹,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夹紧螺旋夹。在中间的试管里盛1 g氧化钙,当滴入2 mL左右的蒸馏水后,同时打开螺旋夹即可观察。试回答:(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2)该实

10、验中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3)该实验的原理是_。(4)实验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5)说明CaO、H2O的能量与Ca(OH)2的能量之间的关系_。(6)若该实验中CaO换成NaCl,实验还能否观察到相同现象?_。解析:该题是一道以能量变化、反应热为背景的实验探讨题,解题时要明确设计者的意图。从提供的仪器和目的来看,意在通过观察U形管里液面变化指示左边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的热量变化。可自然想到热胀冷缩现象,而在实验中利用大试管里的空气膨胀,故此实验装置必须气密性良好,否则无法观察到现象,弄清楚了这些,问题自然不难解决。答案:(1)U形玻璃管里的红墨水(或品红)会沿开口端上升(2)检查装置气密性(3)CaO和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大试管中空气膨胀,引起红墨水(或品红)在U形管中的液面不再相平(4)CaOH2O=Ca(OH)2(5)CaO和H2O的能量和大于Ca(OH)2的能量 5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