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物流管理)物联网与智能物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330548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物流管理)物联网与智能物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物流管理)物联网与智能物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物流管理)物联网与智能物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物流管理)物联网与智能物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物流管理)物联网与智能物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物流管理)物联网与智能物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物流管理)物联网与智能物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联网概论/论文物联网与智能物流摘要 智能物流是信息化及物联网在传统物流业应用的产物,它的信息化和综合化的物流管理、流程监控不仅为企业带来物流效率提高、物流成本控制等效益,也从整体上提高了企业以及相关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从而达到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目的。物流产业是高端的服务业,但在我国因为信息化以及技术水平发展水平的滞后性使得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得不到有效的升级,如何将我国的物流产业实现智能化成为我们物流产业的挑战,随着全球信息化和网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可以利用先进的国外技术促进我国物流产业走向高端服务业,形成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产业物流体系。关键词 中国,物联网,RFID

2、技术,智能物流引言我国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是从传统运输、仓库企业转变过来的,相当一部分的物流企业只是停留在传统的简单服务的基础上,还不能为客户提供信息共享,不能利用现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来整合物流资源、管理物流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随着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RFID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使得物流业进入智能化,优化了物流流程。那么如何更加有效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实现智能化?这些都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一、目前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1.以传统的经营方式为主、信息化程度低我国目前对现代物流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绝大多数的把物流管理看作是物品的运输、仓库、配送、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各自独立的管理活动。从

3、观念上还停留在传统的物流的观念上,物流供需双方往往都关注价格而忽视“供应链”所能带来的总成本降低的优势,许多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极低,仍普遍采用电话、传真等传统设备开展业务,从而使企业反应迟缓、效率低下。少数一些物流企业虽然已经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但其使用的相当一部分国产物流管理软件仍停留在“电算化”的层次,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不能实现集成和实时控制,无法从根本上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效率。2.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缺陷、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尽管我国已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但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另外,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

4、低,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与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较少,发展水平较低;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和设施结构不尽合理,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 二、物联网发展促进智能物流的建设当前,物联网发展正推动着中国智慧物流的变革。随着物联网理念的引入,技术的提升,政策的支持,相信未来的物联网将给中国物流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中国智慧物流将迎来大发展的时代。据专家预测分析未来的物联网在物流业的应用

5、将出现如下几个趋势:1.利用RFID技术促使供应链与生产融合并实现智能化目前在物流业应用较多的感知手段主要是RFID和GPS技术,今后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传感技术、蓝牙技术、视频识别技术、M2M技术等多种技术也将逐步集成应用于现代物流领域,用于现代物流作业中的各种感知与操作。但是我国物流业现状中较为注重供需双方的价格成本,并没有估量采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供应链”的优化成本远远低于以前的传统运输成本。如果物联网中RFID技术与传感器网络得到普及,使得物与物的互联互通,将给企业的物流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与销售系统的智能融合提供平台,而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物联网的普及必将产生智慧生产与智

6、慧供应链的融合,打破工序、流程界限,打造智慧企业。2.利用发达的互联网网络开创智慧物流网络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聚合型的系统创新,必将带来跨行业的网络建设与应用。如一些社会化产品的可追溯智能网络能够融入社会物联网,开放追溯信息,让人们可以方便地借助互联网或物联网手机终端,实时便捷地查询、追溯产品信息。这样,产品的可追溯系统就不仅仅是一个物流智能系统了,它将与质量智能跟踪、产品智能检测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融入人们的生活。3.物流领域物联网应用模式将不断涌现事物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物联网带来的智慧物流革命远不是我们能够想到的以上几种模式。实践出真知,更多的创新模式将会不断

7、涌现,这才是未来智慧物流大发展的基础。四、智能物流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智能物流的建设离不开网络信息的链接,但当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网络安全问题,而且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对着大量的各种消费需求与客户订单,怎样能使物流业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更加满足人们的需求,并能在最优化的条件下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1.实施智能物流的成本开发高实现智能物流RFID技术开发的成本对于建设智能物流道路来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一道墙,尽管RFID技术有很多优势,但提到RFID应用是很多人会有疑问,那就是谁来为RFID买单?“以RFID标签开发为例,当前可以实现远距离扫描的标签每

8、个成本要1美元或更多,一个解读器成本大约为1000美元甚至更多,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成本还包括接收设备、系统集成、计算机通讯、数据处理平台等综合系统的建设等。这对低利润率的物流产业可谓是难堪重负。业界预计,只有当标签成本将降低到5美分左右才可能得到大范围的应用。” 1所以在我国RFID的推广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要实现智能物流的道路还任重道远。2.难以形成统一的业界标准物联网是一个多设备、多网络、多应用、互联互通、互相融合的一个大网,相关的接口、通信协议都需要有统一标准来指引。整体上来看,由于各行业应用特点及用户需求不同,国内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规范,这成为了物联网发展的最大

9、障碍。标准的研究一是要有权威性、而是要有应用性、要被行业接受,应用才能成为事实标准,还要与国际标准的自主合作体系和知识产权。但这些对于我国来说都还没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就目前而言,美国、欧洲基本实现了物流工具和设施的统一标准,如托盘采用10001200标准、集装箱的几种统一规格及条码技术等,大大降低了系统运转难度。在物流信息交换技术方面,欧洲各国不仅实现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而且也实现了企业之间及欧洲统一市场的标准化,这就使各国之间的系统交流更简单、更具效率。韩国产业资源部正在起草的物流发展五年计划提出了推行物流设施的标准化问题。所以我们国家可以效仿一些国家的有用经验来发展我国的物流业。3.智能物

10、流的安全隐患来自恩智浦(非接触智能卡)经典芯片被破解事件后,荷兰研究员揭露,伦敦Oyster旅游智能卡用的类似的晶片族也有安全漏洞,而其所采用的Mifare Classic晶片组在研究员的实验中安全防护“完全无效”,此事件后业界开始对RFID技术安全性进行议论激烈的讨论,而且目前尚未有完全有效的方法来杜绝“破解”“克隆”等非法手段。信息一旦泄漏,不仅会涉个人隐私问题,甚至波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安全、企业机密。3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系统的开放性和安全性会存在矛盾性,而这个矛盾在传统的情况下是如何平衡的呢?而在当今乃至未来的情况下又该怎样去平衡?这些变化与发展制约着整个系统开放性的发展。而现阶段要解决

11、安全的问题,首先是要靠技术,安全防卫技术是决定性因素,其次是要依赖于软件开发的严谨管理和设计流程,再者是要依靠法律的约束力,最后还得借助于内部管理的牵引力。安全的问题也在时刻变化着,包括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安全的防卫技术的更新等。由于信息系统具有开放性和安全性这两个矛盾体,因此如何在开放性的系统和安全性之间进行平衡的调整,成为当今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首要因素。如何平衡这个矛盾体系将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一方面急切出台配套保障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的法令、法规,加强信息应用的监管体系的约束力度;从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的进步。4.政府政策要有所侧重并付诸实践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

12、更多地还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真正落实到实践上的很少,我国很多物流企业都是自主经营的,这就是我国物流业得不到提升的一大障碍之一,如果政府能在资金技术上对一些小型物流企业进行支持并且不断融合一些小型物流企业与大型物流的整合,也使得物流也不断得到统一化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从而更有利于物流业与物联网的整合。推快我国实现智能物流的步伐。五、结语社会是不断的发展的,我国凭借强大的物流产业的市场,以及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最终有那么一天我国会实现物联网与物流业的整合,从而转型我国的物流产业,使得产业化不断升级,最终为我国经济带来可观的效益。参考文献:1张福生.物联网开启全新生活的智能时代.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2杨刚.沈沛意.郑春红.物联网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宁焕生.张彦.RFID与物联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4李松华.易华.物联网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物联网及其对物流供应链影响之展望,2010-5-21;http:/ 6佚名.物流行业物联网发展问题,2011-9-16;http:/ 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