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8

上传人:加****8 文档编号:136329588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8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8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8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8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8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8(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期末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 姓名:_ (一)麻雀这是群精明的家伙。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这种鸟儿,长得细长精瘦,一双大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 锋利)。时时提防人,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它们时刻都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哪怕人并没有看见它们,它们也赶快赶忙逃掉。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阴谋 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树上的铁夹子等。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眼睛远远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来的勇气。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它们不像燕

2、子,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它们不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大多数鸟儿习惯被人圈养在笼中,用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如果捉它一只,拴着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第二天早上,它已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1.用划去文中不合适的词语。2.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的作用是 。3.麻雀是“精明的家伙”“贼头贼脑”“不可驯服”,

3、你认为作者是否含有讽刺麻雀的态度?请说说你的想法。_4.把麻雀与燕子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5.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麻雀的精明?_(二)抗日英雄杨靖宇1940年2月的一天晚上,杨靖宇带着十几名战士向蒙江东边的大森林进发。但此次行动不幸被叛徒告密,他们在离濛江不远的地方被数千名日寇包围了。杨靖宇挥动着两支匣子枪,左右开弓,边向敌人射击,边命令同志们向林子里撤。到了晚上会齐时,队伍只剩下七个人了。一天没吃东西了,大家围在火堆旁忍受饥饿。杨靖宇看了看仅有的一块干粮,默默地对警卫员说:“就这点干粮,捣碎熬点汤给大家喝吧!”警卫员用鬼子的半边钢盔盛水,将干粮捣碎放在里边,在火堆上熬好后,七个人一人

4、喝了几口汤。随后,杨靖宇对大家说:“暖和过来了吧,同志们。趁天黑我们翻过这座山就好了。”但敌人层层包围着,密密匝匝如铁桶一般,转了一夜仍无法过岭。同志们饿着肚子,在冰天雪地里与数千名敌人周旋。到了第五天的中午时分,敌人采取“拉网”“篦梳”战术,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到晚上,又有四位同志负伤了。杨靖宇把大家招呼到一起,果断地说:“情况非常危急,大家必须分开走!”同志们紧紧拥在一起说:“死,就死在一块;活,也活在一块。”“我们不能无谓地死。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杨靖宇让四位负伤的同志往回走,到可靠的老乡家暂避养伤;自己则带着另两名战士继续往前走,争取能与友邻部队联系上。而敌人

5、的兵力大都集中在前面。在这生死关头,杨靖宇毅然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把生的可能让给了同志。杨靖宇和留下的两位同志忍受着饥饿和寒冷的煎熬,与数千名日寇又奋战了三天三夜后,一名战士牺牲了,另一名战士也负了重伤。杨靖宇把受伤的同志隐蔽到一个树洞里,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五天五夜。23日凌晨,乌云密布,狂风肆虐,凛冽的寒风裹挟着盐粒似的细碎的雪,打得人脸上生疼。借着微弱的亮光,杨靖宇边打边走,来到了濛江县的保安屯附近。但不幸被敌人发现,一大股敌人将杨靖宇团团围住了。杨靖宇沉着地紧握两支短枪,倚着一棵古松,弹无虚发地痛击扑上来的敌人。敌人吓得不敢上前,缩在远处猛叫着:“杨靖宇,你跑不了啦,快投降吧。你过来

6、就让你当东边道司令。”杨靖宇回答敌人的是一梭子仇恨的子弹。鬼子军官气得发疯,机枪、步枪一起向杨靖宇射击。突然,杨靖宇右手一沉,他挂彩了。杨靖宇顽强地用左手向敌人射击,在他面前,敌人的尸体倒了一大片。又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腰,顿时鲜血把军装浸透了一大片。敌人见杨靖宇负了重伤,嚎叫着蜂拥而上。这时杨靖宇枪里仅剩下最后一颗子弹。他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把最后一粒子弹留给了自己。为了人民的解放,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无法理解一个抗联战士为何如此英勇顽强,他们把杨靖宇的遗体进行解剖。打开肠胃,鬼子军官惊呆了:在这个只身与数千名日本后战斗了五天五夜的抗联司令的肚子里

7、,竟找不到一粒粮食,有的只是未消化的野草、树皮和棉絮杨靖宇虽然倒下了,但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千百万优秀的中华儿女,走上抗日前线。1. 请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周旋:_ 弹无虚发:_2. 照样子给文章概括小标题,再试着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围如铁桶希望突围 ( )妥善安排只身周旋( )英雄顽强可歌可泣_3. 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一处语言描写,用波浪线划出一处动作描写,然后在下面的横线处分析一下从画出的描写中体会出杨靖宇的什么品质?(1)语言描写:_ (2)动作描写:_4. “打开肠胃,鬼子军官惊呆了”。鬼子军官惊呆的原因是什么?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鬼子军官因在

8、杨靖宇的肚子里找不到一粒粮食,只看到未消化的野草、树皮和棉絮而惊呆了。B. 鬼子军官发现杨靖宇的肚子里没有粮食,被他不顾饥饿与寒冷依然坚持战斗的坚毅顽强的精神惊呆了。C.鬼子军官不相信人类能咽下野草、树皮和棉絮,所以惊呆了。D.鬼子军官发现杨靖宇吃了这么多东西,所以惊呆了。5. 文中用“ ”标出来的句子属于( )描写,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句描写的作用。_(三)一束白色的栀(zh)子花一束鲜花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每年我的生日时送到我家。花束里没有通常可见的留言卡;到花店老板那里也查不出赠花人的姓名。白色的栀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红色的包装纸中,纯洁无瑕,芬芳沁(qn)人,为我带来无尽的欣悦。我没

9、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然而没有一天不在揣想这位匿(n)名者的形象。每一次我想起这位也许是出于羞涩或是出于躲避而不愿意透露自己真名实姓的神秘人士的时候,都是我最为幸福的时刻。妈妈也给我的想象推波助澜。她多次问我,是不是我曾为某人做过什么好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我表示他的谢意?会不会是那位我常常帮他卸(xi)车的开杂货店的邻居?会不会是那位老人,在整个寒假里我都帮他取邮件,让他避免在冰地上滑倒的危险?会不会是哪位青年人,对我怀有浪漫之想?我实在没法知道。而栀子花的馥(f)郁与温馨(xn)却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的身旁,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别人关心与爱的。我就在这栀子花香中想象,在栀子花香

10、中成长,一直到22岁。这一年,我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花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的。1.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1)本句把_ 当作_来写。(2)把“依偎”换成“躺”或“靠”,行不行?为什么?_(3)“纯洁无瑕”“芬芳沁人”分别指花的什么?_2.“我”猜想送花人时,为什么总会“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别人关心与爱的”?_3.读过文章,你觉得母亲送花的目的是什么?_(四)鲜活的莫高窟(节选)跨进96号石窟,我们就被眼前的情景所征服。这座约莫有九层楼高的弥勒佛像,在微弱的灯光照射下神态自若,他的双眼微启,鼻翼高耸,嘴唇紧闭,显得威严而又不失慈祥。那微微翘起的手指好似在轻轻敲打着法帽。其鲜活的情境

11、,就像一个巨人坐在我们的面前,和蔼可亲地与我们交流。据陪同者说:“参观了坐着和躺着的佛像,就能洞悉佛像雕塑艺术的真谛,你们也就不虚此行了。”带着十分期盼的心理,我们步入了第158号石窟。听介绍,这座石窟是中盛唐时创作的,是按特大棺材式样打造,这躺着的佛像实则是佛陀的“涅槃”像。那侧卧着的佛陀,显得十分宁静、慈祥和怡然,特别是那双微闭的双眼在宁静中露出生气,从那衣纹有规律起伏中,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佛陀一起一伏的呼吸。这哪里是涅槃的佛陀?分明是一尊处于睡梦中的佛陀,他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超凡入圣行走在莫高窟的石窟里,我们久久地陶醉在这厚积着的艺术氛围之中,过去我一直纳闷为什么那么多人不远万里风餐露宿

12、跑来?如今我懂了,是这里的壁画雕像艺术深深地吸引和感染着他们;因为莫高窟不仅是中国文明的奇迹,更是世界文明的奇迹。这里的每一幅壁画,每一尊雕像,可以让人触得到他们肌肤的弹性,听得到他们脉搏的跳动,他们让到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既能感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又能感悟出中国和世界现代艺术的源流;既让人走入古代的神话,又让人贴近今天的现实。他们距我们那么远,又那么近。莫高窟,历久弥兴的一幅幅鲜活的壁画、一尊尊鲜活的雕像,让到这里的人能够品尝到真正的人类文明的盛宴。1.作者写96号石窟中的佛像时,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样的好处是: 。2.作者为什么说莫高窟是“鲜活”的?_3.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高窟第158号石窟内躺着的佛像是中唐时期的艺术品,是佛陀的“涅槃”像。B.莫高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明的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