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可打印《西方经济学》讲义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329409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157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知识)可打印《西方经济学》讲义_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财务知识)可打印《西方经济学》讲义_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财务知识)可打印《西方经济学》讲义_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财务知识)可打印《西方经济学》讲义_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财务知识)可打印《西方经济学》讲义_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可打印《西方经济学》讲义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可打印《西方经济学》讲义_(1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知识)可打印西方经济学讲义高鸿业第四版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讲义第四版的主要修改和增删之处可分为微观、宏观和总论这三个部分加以说明:第壹,微观部分的变动有六点:(1)对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以小注的形式作了进壹步的补充说明;(2)删去过多的或具有重复性的习题(3)对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添增课较多的说明(4)对产量的利润最大化和要素需求的利润最大化的关系做了补充(5)扩充了社会福利函数方面的内容,添加了“惯性和均衡的多样性”壹小节,且完善了对目前为福利经济学所关注的“效率和公平”的表述,以便使教材更能反映这些微观经济学较新的发展。(6)对第十章社会福利函数壹节的内容做了比较详尽的补充,以便使学

2、员较全面的理解该节内容的较新发展对宏观的变动,主要有以下五点:(1)对国民收入核算壹章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改写,以避免阅读时可能存在的误解之处(2)在第十七章中,对总供给曲线添增了壹些微观方面的解释(3)删去第二十章第六节“调整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政策”。因为,各国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使得调整的政策越来越为复杂,其内容已超过壹本普通教材的范围。(4)对第二十二章中的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理论做了壹些补充说明,以使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该部分的内容(5)更新了宏观部分的壹些数据第三,在总体方面,第四版的第二十三章中,添增了西方学者“忽视道德的必要性”壹节,以便使读者壹方面知悉西方经济学的壹个

3、缺点,另壹方面又能见到西方经济学的壹些较新的发展。第壹章西方经济学基本问题第壹节稀缺性和选择(一) 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能够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为当下或者将来生产产品,且把产品

4、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和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二) 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壹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用此资源生产的其他所有产品中的最高价值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壹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经济问题的

5、解决和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 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且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二)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What)。生产电视仍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仍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如何生产(How)。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和劳务

6、,和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直接有关。为谁生产(Who)。生产出来的产量和劳务用什么样方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三) 资源的使用效率及其变动西方经济学除了上述的三个基本问题外,仍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社会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货币的稳定性。第三节资源配置和经济制度(一)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含义:自由放任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个人自主行动,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经济。这壹制度的特征:首先,从决策结构上见,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分散决策。其次,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每个人或者经济单位被赋予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再

7、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通过价格涨落而传递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家庭或个人以自身的满足为动机,以市场价格为信息,自主决定每种产品的购买量;生产者以利润为动机,根据市场价格决定生产的方式以及购买投入的数量;家庭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和生产数量。(二) 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含义:指中央当局或机构决定生产什么的计划,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且指定分配规则。特征:决策集中化,集中决策建立在公共产权基础上。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通过计划调节,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三) 混合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

8、度含义:指政府和私人部门按照壹定的原则制定决策的经济制度。混合经济的特征: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相结合,决策单位的动力既能够是自身的经济利益,也能够是社会目标信息传递,既有价格自发的波动,又有计划指令的反馈。(四) 混合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混合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在混合经济中,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经济社会解决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问题,在市场机制出现错误时,则通过政府干预以促进资源使用的效率、增进社会平等和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混合经济条件下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既定经济制度下,个人、厂商、政府和其它经济组织如何作出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利用。第四节微

9、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壹)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含义: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经济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途径,其中心理论为见不见的手价格机制。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壹层次,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作出最优的生产决策以取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以最优的经济决策取得最大利润。第二层次,局部均衡分析: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是作为某壹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需求和供给双方)在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的条件下,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层次,壹般均衡分析: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又要取决于所有单个市场(如产品市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的共同作用

10、。(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为研究对象,考察作为总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的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以决定消费和投资数量,从而决定总需求。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供给、投入以决定整个经济的总供给。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如何决定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首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其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再次,宏观经济学且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最后,俩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

11、本概念第壹节微观经济学概览产品市场咖啡、茶叶、糖等具体商品的价格生产要素市场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家庭(消费者):相对效用决定的偏好或者是无差异曲线企业(厂商):生产函数投入产出分析企业供给(边际成本=价格)消费者需求相对边际效用比例生产要素供给(负效用、闲暇的偏好,持有的财产)引致需求(边际产品的比例)完全竞争条件下,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消费者和厂商都在市场机制(价格)的作用下追求各自经济利益最大化。(单个市场均衡/局部均衡-所有市场均衡/一般均衡)政府(一) 经济系统的构成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的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家庭或者消费者和厂商或者生产者之间的联系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把家庭

12、或者消费者和厂商或者生产者联系起来,共同构成壹个有机的经济系统。供给需求脉络图: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供需需求和需求量的区别个人供给和市场供给供给和供给量的区别需求法则和供给法则Ed,Es(注意:转嫁和Ed,Es的关系)Ed和总收益应用题Ed1P和TR成反比(TR)的关系Ed=1P和TR无关Ed1P和TR成正比完全无弹性:|E|=0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相当缺乏弹性:|E|1完全有弹性:|E|替代品:Exy0交叉弹性互补品:Exy1奢侈品收入弹性正常商品:EM00EM1必需品劣质品:EM0(如吉芬商品)均衡Qd=Qs(蛛网理论)第二节需求(一) 需求1.需求的定义:需求是在壹定的时期,在壹既定的价格水

13、平下,消费者愿意且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有效需求)2.需求的表示: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需求表:它是壹张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和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的商品的不同的价格和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上拟合的壹条曲线。需求函数:表示壹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简单化,假定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化具有无限的分割性,把商品价格视为自变量,把需求量作为因变量,则:()。即表示壹种商品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这壹壹对应的关系。3.需求规律的含义:当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

14、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下降而增加。因此,需求曲线在壹般情况下(正常商品)向右下方,即斜率为负,表示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反向关系。(替代效应、收入效应)(问题:需求曲线为什么壹般是向右下方倾斜?)需求曲线的特例(吉芬商品)(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1.商品本身价格:壹般而言,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则反。2.相关商品的价格:当壹种商品本身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互补品和替代品)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则反是,劣等品除外。(吉芬商品)4.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

15、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5.消费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即将上升时,社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因为理性的人会在价格上升以前购买产品。反之,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预期需求量。(跨期选择)需求求函数的扩展形式在公式中,P代表商品的价格,m代表消费者的收入,P1代表其它商品的价格(二)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变动需求量是在某壹时期内,在某壹价格水平上,居民户(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购买量的变动,我们称之为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现为该曲线上的点的变动。需求是在壹系列价格水平时的壹组购买量,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非价格因素的变动所引起了购买量变动(如收入变动等)称之为需求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五)从单个家庭需求到市场需求壹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是指在壹定时期内市场中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壹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是每壹个价格水平上的该商品所有个人需求量的加总:如下图所示: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