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自考笔记自考自考串讲消费经济学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326444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知识)自考笔记自考自考串讲消费经济学_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财务知识)自考笔记自考自考串讲消费经济学_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财务知识)自考笔记自考自考串讲消费经济学_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财务知识)自考笔记自考自考串讲消费经济学_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财务知识)自考笔记自考自考串讲消费经济学_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自考笔记自考自考串讲消费经济学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自考笔记自考自考串讲消费经济学_(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知识)自考笔记自考小抄自考串讲消费经济学第壹章绪论1.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壹门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的考察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3.单个消费者或者家庭如何分配他们收入被称为消费决策问题;4.宏观消费问题的研究基础是微观消费问题;5.研究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宏观经济问题;6.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是威廉配第;7.魁奈是法国古典经济学中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8.西斯蒙第是法国小资产阶级的代表;9.西斯蒙第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消费不足;10.19世纪中期以后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是庸俗经济学;11.马歇尔的消费学说是需求理论;12.资本主义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波及面最

2、广影响最深的壹次经济危机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13.凯恩斯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有效需要理论;14.最早建立消费函数理论的是凯恩斯;15.大多数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是效用最大化原则;16.我们通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消费支出的不可逆性;17.消费行为的绝对特征是复杂性;18.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19.从宏观角度研究的消费问题可分为:社会消费活动、社会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总消费支出的增减;20.从微观角度研究的消费问题主要包括:消费者动机、消费行为和消费者心理;21.宏观消费问题具体可分为消费需求和总需求、消费结构和经济结构、消费和经济增长等问题;22.微

3、观消费问题包括: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消费者的储蓄决策、消费者的投资决策、消费信贷等;23.宏观消费和微观消费的关系;答:首先,微观问题是宏观消费问题的基础。其次,宏观消费问题是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24.威廉配弟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分析,主张节制不必要的消费,以保证积累和财富的增值;25.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继承了配弟的思想,亚当斯密指出人们有俩种欲望,壹是当下享乐的欲望,二是改良自身的状况;26.作为贵族僧侣阶级代表的马尔萨斯,试图论证社会消费的不断增长是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27.消费者: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28.消费者行为包含的层次有:消费者的资

4、源初次分配选择消费者的资源再分配选择消费者的资源消费-购买选择;29.消费者行为的特征:效用最大化原则、习惯性、不可逆性、示范性、复杂性;30.不可逆性: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31.示范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习惯的影响,仍受周围人的影响;第二章消费者的消费决策1.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是追求效用最大化;2.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包括:最大化目标、消费者面临的限制性条件;3.预算约束: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4.收入是影响消费者消费决策的最根本因素;5.正常商品:消费量随着人们收入增加

5、而增加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6.弹性这个概念就相对变化而言的,它和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计量单位无关;7.需求收入弹性:指在壹定时期内某壹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映程度;8.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和收入变化的百分比之比,收入弹性的符号能够用来区分商品是正常仍是低档商品;9.对于正常商品而言,若需求弹性大于1则是奢侈品,小于1则是生活必需品;10.恩格尔曲线;它是消费者的收入和某壹商品均衡购买量之间的关系曲线;11.预期收入能调节消费者在现期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12.替代效应:指商品价格上升后,消费者改用其他商品来满足其需求,而当价格下降时,用该商品来替代别的商品来满足需求;13.正常

6、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向是相同的,它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14.对于低档商品而言,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因而大多数低档商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15.吉芬商品:某种商品,当其价格上升或下降时,市场需求量也随之上升或下降。这种需求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商品又被称为吉芬商品;16.替代品:如果俩种商品中壹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另壹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壹种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导致另壹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俩者相互替代关系;17.互补品:指俩种商品中壹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另壹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即俩者是相互补的;18.需求价格弹性:指某壹商品需求量对它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19.需求价格

7、弹性的五种类型及含义;弹性系数大于1.,弹性充足有弹性、需求弹性等于1,企业变动价格不会引起收益的变化、弹性系数小于1,弹性不足缺乏弹性、弹性系数无穷大,完全弹性或无限弹性、弹性系数为0,完全无弹性状态;20.效用:指商品或劳务满足消费者欲望或需要的能力;21.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壹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22.简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答:它指的是,消费者在壹定时间内消费某壹商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增量趋于递减,在某壹数量上,再增加商品几乎不会使消费者的满足进步增加;23.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量和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差,即消费者通过消费在心理上

8、所获得的收益;24.社会阶层:指壹个社会以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态度等方面的不同进行等级划分;25.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决策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市场发育程度对消费决策的影响;26.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五个层次从高到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7.简述从众行为的产生及其程度的影响因素;个人和群体的关系、群体意见的壹致性、群体的人数28.壹个发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市场对消费者行为的调节作用表当下: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着消费者的收入状况、在劳动力市场上,失业和就业是共生现象;29.简答文化环境对消费者的影响;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

9、、从而影响消费观念不同文化有不同的风俗和消费习惯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和方式不同,因而消费方式也有所不同;30.消费观念对储蓄的影响:及时行乐、克勤克俭;第三章消费者的储蓄决策1.替代效应:指当壹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着壹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移动到新壹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2.收入效应:是指当壹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3.利率上升时,替代效应使消费者储蓄更多,收入效应使消费者储蓄减少;4.利率对储蓄的最终影响既取决于收入效应,又取决于替代效应;5.生命周期储蓄:预算约束表明,退休是储蓄最重要的动机之壹。这个动机常被称为生命周期储蓄;6.简述生命周

10、期储蓄的关键思想;答:生命周期储蓄的关键思想是消费计划的制定通过在高收入时期储蓄而在低收入时期负储蓄,以实现均匀的消费跨时期配置;7.简述遗产动机对储蓄的影响;遗产动机越大,人们在有能力的工作年间进行的储蓄越多反之越小8.谨慎动机的大小和储蓄的多少是同方向变动的;9.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在公民患病、年老、遇到意外事故等情况下,对公民受到的损失或生活处境的困难给予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条件的壹种制度;10.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11.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答:早在19世纪末,德国开始实行,且制定了有关法令。其后在欧美乃至全世界广泛实行。12.社会保障计划是壹种

11、税收计划而不是储蓄账户;13.论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其对储蓄可能产生的影响;(P22-23)14.流动性约束:当消费者在高收入预期下无法借款来维持当前消费时的现象;15.简答资本市场对储蓄的影响:若存、贷款利率相同,那么资本市场不会对储蓄产生太大影响;当存、贷款利率相差很大时,人们很少储蓄;当存、贷款利率相差很小时,人们倾向于减少储蓄,增加消费;16.消费观念:指支配和调节人们消费行为的思想、意识;17.简答高储蓄的原因;收入水平提高、风险预期增加、东亚文化背景的影响、实现正利率18.论述收入水平提高对储蓄的影响;收入水平的增加会促使储蓄的增加投资渠道狭窄单壹,从反面促使人们储蓄的增加过高

12、的消费门槛客观上增强了人们的储蓄倾向居民储蓄率及储蓄余额的变化从客观上证实了收入对储蓄的促进作用19.名义利率:指包括对通货膨胀风险补偿的利率;20.实际利率: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21.人们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选择,更主要的是依据实际利率的变动;22.居民无风险预期的改变,风险预期的增强,引起消费者行为的壹系列变化,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消费者行为的长期化;第四章消费者的投资决策1.投资:对于消费者而言,投资是指为了在未来获得可能但不确定的收益而放弃当下的消费,且将其转换为资产的过程;2.按投资对象的不同来划分,投资能够分为金融投资、实物投资、教育投资;3.流动性:指资产变为货

13、币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4.简答金融投资的特点;消费者让渡的是货币资金的使用权在这三种投资类型中,金融投资的流动性最强金融投资是为实物投资提供资金;5.实物投资:指以有形资产为对象的投资,包括不动产投资、贵重金属等;6.简答教育投资的特点;答:教育投资具有投资和消费双重特性;教育投资的收益具有时间上的间接性;7.消费者投资的主要方式:银行存款、债券、基金、股票、住宅投资、教育投资;8.债券:是指政府、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其借款承担仍本付息义务所开具的任凭,用以表明彼此间的债务、债权的关系。9.债券的特点:债券的发行人和持有人之间是债权和债务关系、债券都有面值和利息率、债券具有壹定的期限、

14、债券能够买卖流通;10.债券的历史最早能够追溯到12世纪末威尼斯共和国发行的债券;11.实物投资的特点:流动性低、具有保值功能;12.按发行主体来分类,债券可分为政府债券和X公司债券;13.按偿仍期来分,债券可分为长期债券、中期债券和短期债券;14.按发行的方式,债券可分为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15.公募债券:指在市场上公开发行,没有具体的发行对象的债券;16.私募债券:事先指定,在小范围内发行的债券;17.按利息的支付方式,债券可分为付息债券和零息债券;18.可转换债券:指债券持有人按照规定的转股价格,在壹定时期内将债券转成固定数量的发行X公司的股票和权利;19.股票:是股份X公司发给股东的所

15、有权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和分红的壹种有价证券;20.股票按其性质可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21.股票的特性:风险较大、流动性好、需要投资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22.基金:指专门的投资机构通过发行受益凭证或入股凭证,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交同各种专家进行运营和管理;23.投资基金的优点:规模经济、投资分散,风险低、具有专业管理效果24.根据收益内容的不同,收益的计算方式能够分为当期收益、持有期收益和到期收益三种;25.当期收益:指持有该资产在壹定时间内的利息。当期收益率=利息除购买价格;26.持有期收益:指购买某特定资产壹段时间后通过出售所获得的资本增值,即购买价格和出售价格之间的差额;(P31P32)27.货币的时间价值:指当前所持有的壹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28.按风险是否能够避免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29.系统风险:指某壹投资领域内所有投资者都将共同面临的风险,是无法避免的风险;30.按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市场风险和运营风险;31.如果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