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某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326265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4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发展战略)某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_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0年(发展战略)某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_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0年(发展战略)某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_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0年(发展战略)某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_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0年(发展战略)某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_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发展战略)某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发展战略)某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_(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某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项目组二OO四年十二月目 录某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5序5一、我市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存在问题7(一)我市企业信息化的现状7(二)我市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81、企业信息化缺乏总体发展规划82、企业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低93、企业信息化投入结构不合理94、“一把手工程”原则贯彻力度还要加强105、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缺乏106、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体制改革、管理创新协调推进不够117、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系统安全设计标准低118、信息化工程建设“咨询-监理-评价体系”机制没有形成119、信息时代下新的企业文化尚未形成1210

2、、企业之间在信息化建设中缺乏交流,导致不少企业重复走弯路13二、 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13(一) 指导思想13(二) 基本原则141、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142、坚持“超前”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143、坚持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144、坚持全面创新、与“三改一加强”相结合的原则145、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发挥引导作用的原则156、坚持开放性与安全性相结合的原则15三、企业信息化的阶段划分和目标15(一)阶段划分151、初级信息化阶段162、中级信息化阶段163、高级信息化阶段17(二)目标191、至2007年底192、2008年至2010年底203、201

3、0年后展望20四、实施重点20(一)全市企业信息化工作重点201、企业生产信息化212、企业管理信息化213、经营服务信息化21(二)行业实施重点221、机械、电器、仪器仪表业222、汽摩配业223、鞋革、服装业234、打火机、眼镜业245、精细化工、制药、农药业246、印刷包装业247、信息技术(IT)业258、流通业25(三)园区信息化实施重点251、宽带高速信息传输网络262、公用信息平台263、企业网的互联264、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275、数字园区的建设27五、企业信息化发展重点项目表28六、保障措施30(一)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组织领导30(二)认真编制并组织实施企业信息化规划30(三

4、)加强一批企业信息化的重点项目的建设31(四)扶持和培育企业信息化的示范企业31(五)建立和健全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31(六)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和政策支持32(七)加快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33(八)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34(九)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的环境34(十)加强企业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提高防范意识34附件1 某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项目组成员名单36附件2 主要依据文件和参考文献37某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序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

5、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已确立为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是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跃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具体到一个企业,企业信息化就是要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企业信

6、息化包涵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品设计和制造信息化,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制造过程,用信息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品和优化提高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二是企业管理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优化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流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三是提供企业信息化的信息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要有一批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商作为支撑,以帮助企业完成信息化的任务;四是企业电子商务。XX省政府十分重视企业信息化工作,结合“数字XX”的建设,在2002年以X号文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若干意见的通知,把企业信息化作为发展我省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某市政府同样意

7、识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经济发展强大的带动作用,提出“以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为突破口,努力建设“数字某”,并把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数字某建设规划纲要”的三大建设体系之一,并扶植了一大批省、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和在信息时代下某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加快企业信息化的步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根据“数字某建设规划纲要”统一部署,结合我市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发展要求特制定本规划。一、我市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一)我市企业信息化的现状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上世纪80年代,我市一些企业就利用计算机进行生产控制和管理。到了90年代某企业信息化建设

8、进入了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阶段,一批大中型企业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生产和管理实施控制。进入新的世纪,我市作为全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试点城市,随着我市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一大批企业领先应用信息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获得了良好的效益。突出表现在:一是有相当一批企业已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管理、过程控制和决策环节上不同程度地运用了信息技术,如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产品设计和制造的计算机化,以及综合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在信息化硬件、基础软件投入的水平和数量上,情况较好,已开始实施基础性管理系统、综合性

9、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一些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二是网络应用日益广泛。在抽样调查的79家企业中,有69家企业中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占了87.34%; 30家企业(包括已部分实现26家)建立了电子商务系统,占37.97%。三是部分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向着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较高层次攀登。正泰集团成功地实施了企业资源规划(ERP)管理,涵盖了财务、管理会计、销售与分销、物料管理、生产计划等模块和电子商务等。瑞立集团、东瓯鞋机、兴乐电缆、康奈鞋业等企业实行“全面规划、分步实施、财务先行”的具体方针,从财务管理入手,向着现代管理模式迈进。某人本超市有

10、限公司已成功实施了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管理信息系统(MIS)、销售终端机(POS)等系统,为流通行业的信息化树立了榜样。(二)我市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在充分肯定我市企业信息化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企业信息化缺乏总体发展规划企业信息化缺乏整体规划原则、整体规划方法、规划平衡问题方法、整体解决方案框架、信息资源规划等总体规划内容和发展步骤,一些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处于离散状态,软件繁杂,同时企业内部产品编码、管理编码等技术标准、规范不统一,体系混乱,造成了企业内部“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严重制约我市企业信

11、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的提高。2、企业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低根据调查统计分析:一些企业在信息化硬件、基础软件上投入的水平和数量不低,启动的基础性管理、综合性管理信息、生产过程自动化、电子商务应用等系统也不少,但系统只部分实现的企业居多,系统应用深度不够,导致企业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不高、综合效益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的现象,总体效率不佳。同时尚未实施系统的企业比例也不低。3、企业信息化投入结构不合理从现阶段企业信息化投入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中存在 “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维护更新”、“重网络轻资源”、“重技术轻管理”等倾向和误区。这样的投资结构,不能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与信息资源开发利

12、用之间的协调发展,造成“有路没车”或“路多车少”的现象;不利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经营效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同时要注意,硬件基础设施强调的是“使用”,是不仅仅是“拥有”,也就是说企业应该要最大限度地发掘信息技术的潜在价值。目前,在我市企业中,能够不仅拥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还能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很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只占很少一部分。而大多数企业只限于使用基本功能,缺乏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全方位业务活动的能力。4、“一把手工程”原则贯彻力度还要加强公司高层领导是否从战略意义上理解信息化,对信息时代下的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从调查结果看,不少企业

13、、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领导对企业信息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并都表现出十分积极的态度。但在实际实施或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却把对信息化的认识当作意识,对信息化重视不够,缺乏紧迫感,存在“短视”行为,特别是对企业信息化带来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变革准备不足,认为企业信息化是技术工程,是技术部门的事,让“信息中心”、“办公室”或“科技部门”抓一下就行了,不能充当企业信息化的“火车头”。5、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缺乏企业信息化建设固然首先要有领导层亲自推动,但没有系统理解与把握信息化知识、技能的管理层、技术层和执行层人才队伍的密切配合,信息化仍然难以成功。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企业员工一般拥有通讯技术和计算

14、机方面知识的基础能力,并经过一定的培训后能够较熟练掌握软件的使用,但企业信息化专门知识和跟踪信息技术发展的能力还是比较低。企业普遍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而且队伍结构不够合理。IT高级人才少,特别是既懂业务、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少(信息技术人员只占总人数的1.141%;IT人员中高级工程师只占5.988%;IT人员中博士占1.198%)。另外,近几年一些企业人才激励政策不到位,企业信息化骨干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流失严重,这种状况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企业领导应注意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6、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体制改革、管理创新协调推进不够大多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在陈旧的体

15、制和管理模式下进行的,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基础数据不准确、不及时,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没有同步进行,或进行得很不彻底,业务流程没有优化、没有重组,不能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导致信息系统建成后不能正常运行或根本无法运行,形同虚设,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正如有人形容的“在高速公路上还开着拖拉机”的现象还很多。7、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系统安全设计标准低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在信息化安全措施应用上,大多是安装了单机版杀毒软件并严格按照供应商要求按时升级等简单的方法。在网络信息中心的安全设计上,一般只采取本地定时备份。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信息系统没有安装防火墙;异地备份、2个及2个以上的ISP、档案服务器和网络服务器、防火墙等网络流量相关的设备很少有安全措施;安装邮件加密系统、重视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制定严格的员工信息安全制度等方法的使用上所占比例很低,信息系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8、信息化工程建设“咨询-监理-评价体系”机制没有形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咨询监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