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辽宁省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320517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发展战略)辽宁省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_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0年(发展战略)辽宁省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_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0年(发展战略)辽宁省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_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0年(发展战略)辽宁省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_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0年(发展战略)辽宁省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_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发展战略)辽宁省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发展战略)辽宁省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_(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政办发2006 号附件8辽宁省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时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今后几年,我省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整体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辽宁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一、现状与形势(一)“十五”期间我省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就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 “十五”以来,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297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820亿元,年均增长26.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6.4%增长到2

2、005年的10.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26亿美元,占全部出口的11.6%。高新区已成为土地集约、产业集聚、效益显著、牵动力强的现代化新园区。全省七个省级以上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85.9亿元,同比增长39.5%;外资实际到位额10.5亿元,同比增长31.1%。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效果显著。重点实施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示范工程,不仅有力地推动了装备制造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带动了石化、冶金等行业的技术进步。到目前为止,在参加示范工程的企业中,CAD(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序计划)、CAM(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的达到81%,25应用过程控制技术的达到65%,

3、在财务、销售、供应等单项业务应用信息管理技术的企业约占92%,ERP(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技术的企业达到23%。鼓风机、电机、水泵、矿山等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后,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市场份额持续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和新产品。数控机床、数字化医疗设备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机器人制造、流程工业自动化、纳米材料制备、粳稻超高产育种等技术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十五”期间我省累计申请专利12.4万件,授权专利6.4万件,均在全国排位第7名。鞍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1780中薄板连铸连轧技术及装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局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较大

4、进展。到目前为止,全省有国家级及省级重点实验室6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家,工程研究中心13家,企业技术中心144家,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26家,两院院士53名,居全国第4位。信息化发展迈出重要步伐。2005年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43亿元,年均增长25.8%,比2000年提高两倍以上;全省光缆总长度达到15万公里,电话总用户3044万户,普及率达到72部/百人,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的目标,互联网用户606万户,宽带接入183万户,省、市、县三级4000余个党政机关的电子政务内部网络实现了互联互通。农业科技取得丰硕成果。“十五”期间,全省共引进与选育农业新品种740个,审定粮油作物新

5、品种600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增收;在种养殖、工厂化高效农业、节水农业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提高了农业总体科技水平;生态农业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全省已建成63个高标准的“四位一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对内对外开放工作全面推进。全省百余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与省内外院校共建了企业技术中心,并以多种形式实现了联合创新。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建立了中俄沈阳科技合作基地、东北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一批国际合作示范基地,实施各类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00余项。(二)我省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我省的科学技术与高技术产业在“十五”期间取得了很大成就,

6、但与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是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低和竞争力不强。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低,技术优势未能转变为产业优势。目前全省有科技活动的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3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我省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的科研机构数量在全国排在第4位,科技成果转化率却排在第10位。二是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如果引进技术经费为100美元,目前我省工业企业用于消化吸收仅为2美元,而全国平均水平为8.32美元,列全国第28位,加上外商独资化倾向严重,对核心技术实施垄断,通过技术转让方式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难度进一步增大。三是体制性障碍仍然

7、存在,科技资源优势不能形成产业和市场优势。由于条块分割,科技力量不能有效集成;风险投资进入机制不健全,很多具有明显增长势头的项目由于缺乏资金而搁置;以科技进步为主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还未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主流,对吸收科技成果往往采用“现实”、“功利”的做法,缺乏促进成果转化的动力。四是高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的资源约束逐步显现。在一些区域,用于各类园区的土地资源呈现供应紧张的局面,不利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造吸引外资的投资环境。不少外资企业将会受此影响将投资和生产能力转移到其他国家。(三)当前我省科技发展所面临的环境1、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新的趋势,预示着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一是科学

8、技术发展不断突破人类传统认识极限,引发新的科学和技术革命;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造就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三是科学理论超前发展,引领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向;四是科技全球化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综合世界各国对科技发展趋势的预测,未来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信息科学和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能源科学和技术、纳米科学和技术。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和人类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2、当前我省经济发展面

9、临的主要矛盾:一是经济总量大与产业竞争力不强的矛盾。突出表现在我省相当一部分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不具备与大型跨国公司较量的实力。如,在制造业中,科技含量高的关键装备基本上还是依赖进口。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我省不仅不能成为经济强省,甚至可能失去目前经济大省的地位。二是经济增长速度快与增长质量不高的矛盾。“十五”以来,我省GDP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本、劳动力投入和大量使用各类资源,投入大、消耗高、效益低的局面始终未得到根本改变。我省的固定资产投资率一直保持在35%以上,是西方国家的24倍,而投资效益却不及西方国家的40%。如何使经济增长速度和

10、增长效益兼得,是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三是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无论从能源、矿产、土地和水资源上看,我国人均拥有量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资源的高强度消耗,给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解决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直接关系到我省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强省战略为核心,坚持自主创新、突出特色、重点突破、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进一步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掌握核心技

11、术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目标。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发展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技术,强化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名牌产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我省向科技强省迈进。(二)基本原则实施科技强省战略,建设创新型、知识型辽宁,必须切实做好“六个转变”: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上,实现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进“创新型辽宁”建设进程。在战略重点上,实现由单纯注重促进经济增长向支撑引领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加速构建和谐辽宁。在创新模式上,实现由技术引进、跟踪模仿向以我为主、自主创新转变,提高产

12、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在创新途径上,实现由注重单项技术研究向多项技术融合创新的跨越转变,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品和产业。在创新体制上,实现由科技资源分散向资源系统整合、优化配置,形成全省科技创新体系转变,建立起完善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创新资源利用上,实现由自我封闭、局部合作向主动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的多领域、全方位合作的转变,以共享人类科技成果,推进与国际科技的全面融合。(三)发展目标到2010年,初步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科技总体布局,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总体水平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成科技强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0

13、0亿元,年均增长19%以上,占GDP比重15%左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年均增长10%;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初步形成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密切联系合作的科学创新体系;以各类科技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社会化创新服务体系。形成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先进水平,重点高新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年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3%以上;建立起以企业为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全社会科技投入新体系。三、主要任

14、务“十一五”时期,我省科学技术发展将按照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任务,突破制约科技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促进政府推动和市场配置的科学结合,吸纳和汇集国内外科技要素进行集成和再创新,加快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为振兴辽宁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强支撑。(一)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构建科技创新体系1、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引导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金融机构形成以产权和利益为纽带的产学研结合的

15、、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和“科技战略联盟”,进一步改变科技运行机制与经济运行机制相互脱节的局面,以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以体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把企业推向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技术创新的中介服务,形成社会化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促进中小高技术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努力构建起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互相协作的企业创新体系。2、完善科技运行机制围绕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积极探索研究期权、按销售分成等多种方式的知识产权资本化的路子,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力。打破行政管理的界限,促进

16、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间的科研人员合理流动和相互合作,承认和保障他们的劳动所得。深化技术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改革,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开放的研究开发体系,改革科技评审评估和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实行顶层设计,紧紧围绕全省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市场需求,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运作科技项目,积极引导和培育使其尽快做大做强,鼓励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实时高效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3、构建沈阳、大连两个创新集中区依托沈阳、大连人才与技术优势,发挥两大中心城市的积聚、辐射、扩散功能,通过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的流动,推进科技资源、创新成果向周边城市的聚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强重大科学基础研究和重大前沿技术研究,重点在信息、生命、空间、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