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9年3月《幼儿园社会教育》离线答案

上传人:you7****5932 文档编号:136318653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9年3月《幼儿园社会教育》离线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9年3月《幼儿园社会教育》离线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9年3月《幼儿园社会教育》离线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9年3月《幼儿园社会教育》离线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 课程名称:幼儿园社会教育 课程代码:G210015 考试说明: 一、作文(本大题共一、作文(本大题共 1 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0100 分,共分,共 100100 分)分) 1.幼儿园社会教育考查内容: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围绕学前儿童的有关社会性问题进行调查, 提交一份不少于 2500 字调查报告。 考查方法与要求: 学生需结合教学内容,以幼儿园社会教育为主题,提交一份调查报告,题目自拟,内容 应体现学前儿童的一个或几个典型的社会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报告格式要 求规范。学生在学院规定时间内在线提交

2、作品,成绩由学院统一评定。 调查报告应由学生独立完成,如发现抄袭现象以零分计算。 学生完成本课程的考查内容,成绩合格方可取得相应学分。 请将文件以请将文件以 PDF 格式上传。格式上传。 - 2 - 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化”倾向情况调查倾向情况调查 一、情况概述一、情况概述 (一)调查目的 以幼儿为中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关键。但 是,就目前幼儿教育的现状来看,很多幼儿园在保教过程中,却严重存在着某些 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情况,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幼儿教育 “小学化” 倾向。 可以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一大顽疾,而且如不加 以阻止,会有

3、愈演愈烈的态势。针对这一现状,为了给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真实可 靠的资料依据, 让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引导和督促, 让我街道幼儿教育尽快走出 “小 学化”的误区,我们针对这一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从调查情况入手,通过 对一定量的教师的调查,了解黄旗堡街道、坊安街道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情 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纠正和预防建议。 (二)方法与步骤 1. 对坊子某抽取 32 名作为样本,其中公办幼儿园教师 22 名,民办幼儿园 教师 10 名。 2.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基本情况(年龄、职业、学历等) 、教育理念 与态度,做出数据统计。 3. 从这 32 名教师中,分别对他们进行专项调查,调

4、查要点: (1) 、 您认为幼儿园学前安排的教学内容和现行的教学方法符合幼儿的身心 发展特点吗? (2) 、 幼儿园学校领导的教育理念是怎样的?您认为幼儿在幼儿园最应该学 会什么?您了解纲要吗?限制幼儿园学前实行游戏化教学,摒弃小学化教学 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您理想中的学前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基本情况、教育理念与态度 被调查的幼儿教师 100%表示她们所在的幼儿园都设有写字、拼音、甚 至英语等科目。 56.25%的教师认为幼儿园学前安排的教学内容和现行的教学方法 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认为较符合的教师为 43.75%,不符合的为 0。 当问及

5、 “幼儿在幼儿园最应该学会什么” 时, 98%的公办园教师与 100% - 3 - 的民办幼儿园教师认为,在幼儿阶段,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抑制力,想 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身心健康,探索精神,创造力,社会交往 能力和艺术表现力,2%的公办园教师认为除了培养能力外,还要让幼儿学会玩。 3-6 岁是孩子打下一生基础的重要阶段,应该根据他的年龄特点去培养他的动手、 动脑能力和张扬他的个性,不应该用书本上的死知识限制他们思维的发散。调查 显示,公办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民办园教师胶原观念达成一致。 当问及 “您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吗?”时,公办幼儿园 91% 的教师了解;民办幼儿园

6、 60%了解。此项调查显示,民办园教师对纲要了解 与公办园有一定的差距,导致教师教育理念差距的形成。 教师年龄 30 岁以下:13 人,31-40 岁:6 人,41-50 岁:6 人,50 岁以 上:4 人,有两人教师年龄不详,可以看出,公办园与民办园教师组成队伍的特 点皆为年轻教师和老教师组成的,年龄分布还可;教师中专学历:17 人,初中 学历:1 人,专科学历:5 人,本科学历:6 人,研究生:1 人,学历不详:2 人, 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都分布在公办园,民办园教师学历偏低,有待改善;幼教专 业:27 人,非幼教专业:5 人,公办园幼儿教师 100%为幼教专业,民办园幼儿 教师 50%为幼

7、教专业,调查显示,公办幼儿园教师在学历分布上、学前专业上明 显优于民办幼儿园。但是,公办园由于教育观念存在差异性,因此小学化教育方 式更改存在困难;民办园幼师毕业生仅 5 人,而且教师流动性大,这些原因也导 致教师专业培训与发展的较大困难。师资状况堪忧,成分复杂,为学前教育发展 带来困惑。 (二)领导的教育理念和态度 1.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 据了解,上级主管部门就幼儿教育的教育教学、班额、作息时间等方面对幼 儿园办园与管理虽然提出要求, 但是不够严格, 彻底, 在管理要求方面存在漏洞, 二教师的年轻化、专业化也就远之甚远。 2.幼儿园领导办园宗旨与思想 从访谈结果可看出,为了迎合家长“望子

8、成龙”的高期望留住生源,各 幼儿园在教学内容上安排小学化的知识。 幼儿园领导对幼儿园开设和管理的有关 要求也限于各种原因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 幼儿园在学前教育领域的专 - 4 - 业理论探讨和业务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些幼儿园领导的观念首先趋于小 学化,街道幼教小学化在所难免。 三、幼儿教育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化”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 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主管部门及相关领导、教师是两大原因: (一)主管部门及相关领导认识不够彻底。 (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小学化” 。 1.幼儿园教师年龄差距较大,他们在教育

9、理念存在差别:民办幼儿园教师教 育观念落后,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了解不多,教师教育素质偏低(文 化知识、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技能) ,加上她们流动性大,无法进行专业培训, 教师的教育行为受到家长的左右,也导致了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教师在教 学活动中对幼儿的行为要求过严。 具体表现在日常活动中甚至教学活动中要听老 师的话,不许插话;上课要专心听讲,不准搞小动作,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等 等。这些要求明显具有“小学化”倾向,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守纪律、少玩 少说少动;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要求“教师采用灵活 的手段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幼儿多想、多说、多做” ,这

10、种做 法限制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发展;更谈不上幼儿园生成活 动的产生。 2.由于缺乏教育机构的专业引领, 教师专业技能和水平又有限, 这与 纲要 中提出的“教学内容的组织要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有很大差距。 四、纠正和预防措施四、纠正和预防措施 (一) 上级主管部门及领导应该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 意识到 “小学倾向化” 给幼儿带来的不良后果,懂得学前教育,了解学前教育,重视学前教育,才能起 到带头杜绝“小学倾向化”这种现象,才能得以慢慢改善现状。 (二)加强对教师素质的提升是关键。 1、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发展县级学前教育事业,幼儿教师的素质决定 着教育的质量。因此,要通过

11、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园本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幼 儿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正确把握幼儿教育的方向,把握 “幼小衔接”的教学特点,改变不良的教育教学行为。 - 5 - 2、教师要主动开展五大领域教学活动;科学制订幼儿一日活动计划,保证 幼儿每天运动达到一小时,游戏时间达到一个半小时;在幼儿园的班级里建立区 域活动场所(如:探索发现室、科学活动室) ,让孩子自由选择区域活动的内容 和材料,材料应选用本地自然资源和环保废旧物品(比如:树叶,农作物茎、杆、 叶、皮和易拉罐,饮料瓶等) 。 3、教师要在平时工作中,实行家园共育。 建立家园联系栏,增进家园沟通。家园联系是促进孩子成长不可缺少

12、的 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有责任引领家长了解教育知识, 更新教育观念, 比如建立 “家 园联系手册” ,利用该手册将教学内容、方式、教师态度、幼儿园发展等内容定 期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孩子成长的问题。教师还可将教育心得、活动安排、幼 教知识等展示在联系栏上,让家长学习并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家长也可 以将想法、 意见、 需要反馈在专栏上, 从而与幼儿园积极配合, 建立家长委员会, 为幼儿的发展共同努力,也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是国家的未来,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其重要地位不容忽视。以 幼儿为中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关键。愿经过教育主 管层、教师、家长多方努力,使我们幼儿教育尽快走出“小学化”的误区,步入 专业而健康的发展轨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