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1课时 古代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新人教版选修4.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318644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1课时 古代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1课时 古代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1课时 古代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1课时 古代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1课时 古代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1课时 古代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新人教版选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1课时 古代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新人教版选修4.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时古代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2)唐太宗;(3)康熙帝。2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政绩及地位。2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贡献。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秦始皇1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创立皇帝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2)经济上:在全国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织,移民垦荒;统一货币和度量衡。(3)军事上:北击匈奴,迁民戍边,修筑万里长城;南征百越,设立南海、桂林、象郡;征西南夷,设置行政机构管辖。(4)思想文化上:“书同

2、文”,有利于推行政令、经济发展和文化认同;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和巩固;“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3评价(1)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长期割据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2)其巩固统一的措施,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秦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实行暴政:“焚书坑儒”;严刑酷法;徭役、兵役负担沉重。(二)唐太宗1主要措施(1)发展和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集体议政和监察机制,精简机构,提高效率。(2)制定大唐律,严惩贪赃枉法。(3)进一步发展科举制,使庶族地主获得晋升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4)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社会经济逐步复苏。(5)认真吸取隋朝灭亡教

3、训,心存百姓;知人善任;兼听纳谏;开明的民族政策。2结果唐太宗执政时期的方针政策,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三)康熙帝1巩固统一(1)平定“三藩”之乱,有利于安定统一。(2)收复台湾,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3)抗击沙俄,维护国家主权:1685年、1686年,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2历史影响康熙帝励精图治,基本奠定了中国的版图,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东西方先哲(一)孔子1孔子其人:中国古代大教育家、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言论主要记录在

4、论语一书中。2主要思想(1)政治思想:“仁”“礼”,要实现仁和礼,就要遵循“中庸”之道。(2)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开私人办学之先河。3地位和影响(1)汉武帝后儒家思想逐步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形象逐渐被神圣化。(2)儒家思想传到亚洲各国,成为东方文化的主体,与西方文化并称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两种文化形态。(3)儒家文化对法、德等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柏拉图1主要思想(1)哲学思想: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反映。(2)政治思想:对现实政治不满,设计理想国。(3)强调法治。(4)创立雅典学园,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培养人才。2评价:其财

5、产公有、普及教育的主张被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接受,影响深远。 (三)亚里士多德1主要思想(1)哲学思想: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2)政治思想: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等,法治优于人治。(3)伦理思想:中庸之道。2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1)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2)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提出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一门科学。(3)精神遗产:科学探究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 ,古代中国政治家秦始皇建立起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专制帝国,其创立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800多年后,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其推行

6、的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均田制、科举制等措施,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高峰盛唐伟业奠定了基础。17世纪,康熙帝外抗沙俄,内平战乱,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为康乾盛世的奠基人。角度1 怎样评价秦始皇?提示: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

7、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他的暴政又导致秦很快灭亡。角度2 “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提示:(1)政治方面:惟才是用;虚怀纳谏;用人扬长避短(房谋杜断)。(2)经济方面:休养生息,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存百姓”。(3)法律方面: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4)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提高进士科地位。(5)民族关系方面:“战而后和”,对不同的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角度3 康熙初年面临什么形势?他为巩固统一的多民

8、族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提示:(1)面临的形势: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沙俄势力正在东来。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尚未清除(三藩);满汉矛盾尚未平复。(2)贡献:巩固统一国家的活动:a.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消除了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有助于清除积弊,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b.收复台湾,启用郑氏降将施琅。收复后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和大陆联系,促进了台湾开发,巩固了海防。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c.三征噶尔丹,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d.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e.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

9、传统,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广揽汉族文士,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维护国家主权的活动:抗击沙俄入侵,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3)历史影响: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角度 秦始皇与康熙帝(2011天津文综,14)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右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

10、明壹之。材料二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材料三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四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2)依据材料一,秦始皇在这

11、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点拨第(1)问,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秦统一的文字是“小篆”,秦始皇把“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第(2)问,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秦始皇在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第(3)问,从材料可以判断是“平定三藩之乱”,使康熙形成了谨慎的执政风格。平定三藩之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第(4)问,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两位帝王专权与勤政的执政风格。答案(1)小篆;皇帝。(2)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

12、文化的交流和发展。(3)平定三藩之乱。形成谨慎的执政风格。维护了国家统一。(4)专权;勤政。1(杭州质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观察下列图片: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分析,秦为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2)简要分析实行这些措施的原因及意义。解析本题围绕秦统一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第(1)问要依据材料分析概括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等措施。第(2)问要从巩固统一,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归纳

13、。答案(1)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驰道。(2)原因: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意义: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 ,东西方的先哲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以仁、礼为核心,在汉代以后逐渐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其伦理道德观在塑造中国人的精神、性格与心理等方面影响深远。同时期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社会和人生为研究中心,与孔子一样都试图开出一个治世良方,他们的主张对西方社会有着长期的影响。 角度1 正确评价孔子的思想主张提示: 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的背景来看,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面对“礼崩

14、乐坏”、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的社会局面,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起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道义。最终目的要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这体现了孔子思想中保守的一面。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爱护人民的主张,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起过一些积极作用。但“仁”的思想必须与其表现形式即典章制度,特别是“礼”“义”相结合,必须为统治阶级服务,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孔子强调将仁与礼结合起来,为此提出“中庸之道”。在处理问题时,要求不要偏袒任何一种倾向,或与

15、某一种人完全一致,应该调和不同的倾向。但这种调和必须服从道义的标准,而他所谓的道义,是指周礼而言,即周朝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和规章制度。可见,孔子中庸之道思想的目的是维护不变的道,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角度2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主要贡献及思想提示:柏拉图学园的“头脑”:家庭出身,奠定良好素养;思想中的唯物论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哲学思想:世界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精神世界不可分割。政治思想: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等,法治优于人治。伦理思想:中道理论。角度3 关于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提示:(1)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2)不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想,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角度 孔子的教育成就(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