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 在柏林|部编版 (1)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36316204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 在柏林|部编版 (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 在柏林|部编版 (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 在柏林|部编版 (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 在柏林|部编版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 在柏林|部编版 (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1-教学设计在柏林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感受战争的残酷。2、尝试用比较、讨论等方法体会小说的技法。教学重难点:1、尝试在学习中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重点)2、通过对文本进行多角度比较去体会小说写作的重要技法。(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战争伴随人类社会直至今日,人类不停地想要平息战争却又不停地引发新的战争。于是,古今中外,战争成为了艺术创作的永恒话题。二、检查预习1、学生回答学习单预习部分内容。2、陈述两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三、阅读-比较-分析-研讨(一)阅读文章,比较故事情节和主旨1、概括故事的内容2、提炼文章的主旨小结:主旨一致,人物遭遇有相似,情节更生动、有起伏(

2、二)圈划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及作用1、按人物的重要性将人物分级2、圈划主要人物的描写成分,分析人物形象及作用3、概括描写次要人物的文字,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小结:人物描写更加具体,不仅塑造了人物形象还有结构上的作用(三)自由阅读,小组交流研讨,体会文章表现主题的方法1、自读文章,组内研讨(教师巡视点拨,提示分析角度)2、伏笔与悬念多处3、环境与对比两次“静”的对比,静与动的对比,战争前后方的对比,老妇与姑娘的对比4、结尾的设计既给与读者想象的空间,又统一了读者的思想小结:情节的构思更巧妙,写作的技法更丰富四、感受其他艺术形式对战争的控诉1、练习:欣赏名画,选择其中一组人物或一个场景进行人物描写

3、或场面描写并交流(视时间)。2、作业:欣赏黑豹乐队别去糟蹋同在一片天空下并结合课文写一段话表达你对战争的理解。教学反思:1、贯彻生命教育的同时淡化德育,做到渗透德育而不是“浸润”德育。回归语文课堂,让学生知道语文课学什么。2、不小心选了这篇文章是因为发现与石壕吏所表现的主题相同,甚至在细节上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而两篇文章在叙事上不同的表现手法恰好能凸显出小说不同于普通记叙文(叙事诗)的独特写作技法。备课时却发现自己选择了这类主题的文章无异于自己打脸,要让学生明白战争的残酷就不能否认哪怕是正义的战争也会让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想要把目标改成非正义的战争是残酷的,却又唯心地篡改了战争的本质。以后不

4、上了附2-课文及比较文本在柏林美奥莱尔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卡嚓卡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考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夫人就是我的妻子

5、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石壕吏唐 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译文: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

6、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附3-比较学习单使用说明:选项请事先预习完成 选项请事先预习思考 选项预留上课讨论篇目在柏林石壕吏作者国籍/朝代创作背景情节概括(梳理)反映主题人物分析主要人物次级人物表现手法我的其他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