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2020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运行导则.docx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6315941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L2020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运行导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DL2020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运行导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DL2020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运行导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DL2020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运行导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DL2020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运行导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L2020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运行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2020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运行导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LICS XXXF XX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DL/TXXXXXXX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运行导则Guidefor operation of combined wind turbine,Photovoltaic and batteryenergystoragepowergeneration system(征求意见稿) 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目 次前 言11 范围22 规范性引用文件23 术语及定义24 基本规定45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运行条件46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运行模式57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运行监控78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运行巡检79 异常运行及故障处理8附录A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运行巡检

2、具体要求9附录B 储能系统典型异常情况17附录C 储能系统典型故障处置表18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风光储联合发电站的运行原则、发电设备正常运行条件、联合发电站运行模式以及运行操作、监视、巡检、异常运行及故障处理的技术要

3、求。本标准适用于通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陆地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风光储联合发电站,风光、风储、光储等其他类型的联合发电站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DL/T969变电站运行导则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4549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7260.1不间断电源设备第1-1部分:操作人员触及区使用的UPS的一般规定和安全要求DL/T666-2012风力发电场运

4、行规程GB/T31464电网运行准则GB2686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GB18451.1风力发电机安全要求GB/T35694光伏发电站安全规程DL/T1253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DL/T741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544电力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516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规程GB/T38335光伏发电站运行规程NB/T31065-2015风力发电场调度运行规程NB/T31047-2013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范GB/T19963-2011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NB/T31046-2013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GB/T1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

5、定GB/T31365-2015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检测规程NB/T32025-2015光伏发电站调度技术规范NB/T32011-2013光伏发电站功率预测系统技术要求GB/T31366-2015光伏发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T13729远动终端设备GB/T31366光伏发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DL/T476-2012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DL/T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5103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DL/T5149220kV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NB/T42090电化学储能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3 术语及

6、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combined wind turbine, photovoltaic(PV)and battery energy to rage power generation system由风能、太阳能、储能等能源类型联合运行和协调控制,并归口调度部门统一调度的发电系统。3.2 风电分系统wind power subsystem联合发电站中,由风力发电能源类型构成的发电系统。风电分系统由所有类型的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压器、汇集线路、汇集线路开关柜、风机监控系统组成。3.3 光伏分系统photovoltaic(PV)power subsystem联合

7、发电站中,由光伏发电能源类型构成的发电系统。光伏分系统由光伏组件、汇流箱、直流配电柜、逆变器、升压变压器、汇集线路、汇集线路开关柜、光伏监控系统组成。3.4 储能分系统energy storage subsystem联合发电站中,由各种储能设备构成的系统。储能分系统由储能元件及其控制系统、储能变流器、升压变压器、汇集线路、汇集线路开关柜、储能监控系统组成。3.5 发电单元generation unit由电源、连接电缆、变流器及其它辅助设备等构成,将发出的电能传输至升压变压器低压侧的一个单元。3.6 风力发电机组wind turbine generator将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3.7 光伏

8、单元photovoltaic(PV)unit一定数量的光伏组件通过串并联方式,通过直流汇流箱和直流配电柜多级汇集,经光伏逆变器将发出的电能逆变成交流电,可以作为独立电源被光伏分系统监控系统直接调度的单元。3.8 储能单元energy storage unit由储能变流器及储能元件构成,可以作为独立的负载或电源被储能分系统监控系统直接调度的单元。3.9 联合发电监控系统combined genera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与风电分系统监控系统、光伏分系统监控系统、储能分系统监控系统、升压站监控系统以及其它自动化和通信系统进行通信,发送遥控、遥调指令以及

9、接受遥测、遥信信息,将各分系统进行智能协调控制,并接受调度部门统一调度的监控系统。3.10 风功率预测系统wind power forecasting system以风电场的历史功率、历史风速、地形地貌、数值天气预报、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等数据建立风电场输出功率的预测模型,以风速、功率、数值天气预报等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结合风电场机组的设备状态及运行工况,预测风电场未来的有功功率的预测系统。3.11 光功率预测系统photovoltaic(PV)power forecasting system以光伏电站的历史光辐射数据、数值天气预等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根据光伏电站运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10、预测光伏电站未来的有功功率的预测系统。3.12 有功功率自动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根据风光储联合发电站监控系统实时采集数据,采用设定控制规律在线计算有功控制策略并自动下发至风电机组、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等设备执行,使整个风光储联合发电站有功在规定时间内满足上级调度或设定目标要求。3.13 无功电压自动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AVC)根据风光储联合发电站监控系统实时采集数据,采用设定控制规律在线计算无功控制策略并自动下发至风电机组、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及无功补偿装置等设备执行,使站内各母线电压满足运行上下限约束,

11、并网点电压或无功在规定时间内满足上级调度或设定目标要求。3.14 监控子站Slave Station for Local Level Supervisory and Control风光储联合发电站监控系统的局域监控层,负责对按地域划分的多个风力发电单元、光伏发电单元、储能运行单元及变电站配电装置间隔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视和控制。3.15 监控主站Master Station for Plant Level Supervisory and Control风光储联合发电站监控系统的站域监控层,负责对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充放电及升压变电站进行综合监视和协调控制,并接受上级调度部门统一调度。4 基本

12、规定4.1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主要设备选型和布置应符合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设计规范要求。4.2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投运前应根据GBT51311进行调试及验收。4.3 接入10(6)kV及以上公用电网的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应根据GB/T31464与电网调度机构签订并网调度协议。4.4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应根据GB26860制定操作票和工作票制度,并根据现场运行特点,制定值班管理制度、日常管理规范、交接班制度、设备巡回检查制度、设备定期维护及轮换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运行分析制度、培训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制度、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反事故措施规定、事故应急预案等。4.5 风力发电站安全制度应符合GB18451.1的

13、规定。光伏发电站安全制度应符GB26860和GB/T35694的规定。储能电站安全制度应根据具体采用的储能类型和应用模式制定。4.6 运行人员应经过岗前培训,且健康状况符合上岗条件。运行人员应熟悉电力安全工作要求,了解并掌握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设计要求和技术资料以及生产设备的技术要求、运行状况、操作方法和一般故障处理方法,具备分析各种类型状态信息、故障信息和判断一般故障原因的能力,熟练掌握触电现场救援方法,掌握安全工具、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4.7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投入运行后应建立完整的生产运行记录,生产运行记录应包括电站运行状况以及异常运行和故障处理情况,并对运行数据

14、进行备份、统计、分析和上报。4.8 升压站和就地升压系统的高低压电气设备、二次设备及公用设备的运行、巡视检查和日常维护、异常运行和故障处理应符合DL/T969的规定。4.9 集电线路的运行、巡视检查和日常维护、异常运行和故障处理应符合DL/T1253和DL/T741的规定。4.10 电力通信系统的运行应符合DL/T544和GB/T31464的规定。4.11 调度自动化的运行应符合DL/T516和GB/T31464的规定。4.12 联合监控应符合风光储联合发电站监控系统技术条件要求。5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运行条件5.1 一般规定5.1.1 电站设备应有完整的铭牌、规范的运行编号和名称,相色标志明显

15、,其金属支架、底座应可靠接地。长期停用的设备在投入运行前应检查绝缘,合格后才允许启动。经维修的设备启动前,设立的各种安全措施需保证均已拆除。5.1.2 电源相序正确,控制电源处于接通位置,控制装置正确投入,且控制参数均与批准设定值相符。各发电单元中央监控、控制装置,显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5.1.3 整站升压站并网点电压宜处于90%Un110%Un范围内,升压站并网点频率处于49.550.2Hz范围内。升压站并网点的闪变值满足GB/T12326、谐波值满足GB/T14549、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满足GB/T15543的规定。5.2 发电单元运行条件5.2.1 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条件5.2.1.1 停运和新投入的风电机组在投入运行前应检查发电机定子、转子绝缘,合格后才允许启动。5.2.1.2 外界环境条件符合风电机组的运行条件,温度、风速在机组设计参数范围内。5.2.1.3 手动启动前叶轮表面应无覆冰、结霜现象。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