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棉区麦后直播短季棉生产技术规程》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6314126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北棉区麦后直播短季棉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淮北棉区麦后直播短季棉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淮北棉区麦后直播短季棉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淮北棉区麦后直播短季棉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淮北棉区麦后直播短季棉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北棉区麦后直播短季棉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北棉区麦后直播短季棉生产技术规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DB34/T *-20*ICS 65.060.40B 91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133620*代替DB34/T 1336-2011 淮北棉区麦后直播短季棉生产技术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cultivated technology of cotton by direct seeding after wheat harvest in Huaibei(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20年5月31日)20*-*-* 发布 20*-*-*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1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34/T 1339-

2、2011淮北棉区麦后直播短季棉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34/T 1339-201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麦后直播棉花栽培技术规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删除了转基因抗虫棉、缓释肥料、盛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的术语定义,修改了短季棉的术语定义,增加了麦后直播的术语定义(见3.1、3.2);增加了气候条件(见4);增加了棉田与土壤(见5);增加了前茬小麦的产量目标,修改了棉花的产量目标(见6);增加了前茬小麦品种、播种及收获方式、收获时间、秸秆处理(见7.1、7.2、7.3、7.4);修改了棉花品种选择的基本要求和质量要求(见8.1、8.2);增加了播种底墒要

3、求,修改了播种方式,增加了播种量要求(见9.1、9.3、9.4);修改了种植密度要求(见9.5);删除了常规施肥,增加了施肥基本原则, 增加有机肥施用,修改了缓释肥用量及叶面水溶肥用量(见9.6.1、9.6.2、9.6.3、9.6.4);增加了除草剂土壤处理(见9.7);修改了补苗与间苗要求(见9.8);修改了除草药剂与用量(见10);修改了病虫害防治(见11);增加了化控与封顶(见12);增加了脱叶催熟的施药条件、时间及用量(见13.1、13.2、13.3);修改了收获(见14)。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4、棉花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阜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小玲、郑曙峰、周治国、李亚兵、阚画春、徐道青、陈敏、王维、李淑英、程福如、路曦结、闫旭、赵丽。淮北棉区麦后直播短季棉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麦后直播棉花生产的气候条件、棉田与土壤、产量目标、前茬、棉花品种、播种和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化控与封顶、脱叶催熟、收获等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小麦收获后直播棉花。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5、用于本文件。 GB 4407.1 经济作物种子 第1部分:纤维类GB/T 23348 缓释肥料NY 525 有机肥料DB34/T 866 棉花抗虫棉生产技术规程DB34/T 1337 棉田全程安全化学除草技术规程NY 1428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NY 1107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Y 1106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NY 1429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DB34/T 2652-2016 机采棉花生产技术规程DB34/T 3133-2018 棉花轻简绿色增产增效生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短季棉指早熟类型15活动积温3000 3600 ,生育期100 d124 d的早熟棉花品种

6、。3.2 麦后直播在前茬小麦收获后,于预留行上板茬直播棉花的一种麦棉两熟种植模式。4 气候条件无霜期220 d230 d。日平均气温10 活动积温4500 4900 、15 活动积温大于3500 ,天数160 d以上。年日照时数2200 h2500 h。年降雨量700 mm1000 mm。5 棉田与土壤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排灌良好、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块。土壤土层深厚,通透性好,抗旱能力较强。6 产量目标 小麦产量6000 kg/hm27500 kg/hm2,籽棉产量3750 kg/hm24125 kg/hm2,皮棉产量1425 kg/hm21650 kg/hm2。7 前茬7.1 小麦品种选用

7、早熟类型、生育期在100 d以内的春性小麦品种。7.2 小麦播种及收获方式选择机械条播方式,采用浅茬收割。7.3 小麦收获时间5月下旬至6月初。7.4 小麦秸秆处理小麦秸秆粉碎还田,铺设较为均匀。8 棉花品种8.1 基本要求 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生育期在110 d以内、生长一致性好、早发性好、整齐度高、株型紧凑、吐絮集中、耐密植的棉花品种。8.2 质量要求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7.1的要求,种子纯度达95%以上。9 播种和施肥9.1 底墒要求 小麦收获后,抢墒或造墒播种。9.2 播种时间 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9.3 播种方式 采用免耕单粒精量旋播机种肥同播。9.4 播种量 按照每

8、公顷9万株12万株的种植密度,每公顷需种子量30 kg45 kg。9.5 密度 采用76 cm 等行距种植,每公顷9万株12万株。9.6 施肥9.6.1 基本原则施用缓释肥料、有机肥料与水溶肥料,缓释肥料应符合GB/T 23348的规定,有机肥应符合NY 525的规定,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和氨基酸水溶肥料等叶面水溶肥料应分别符合NY 1428、NY 1107、NY 1106和NY 1429的规定。9.6.2 有机肥施用 每公顷施有机肥600 kg750 kg,播种时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9.6.3 缓释肥料施用9.6.3.1 配方 按DB34/T 2652的要求。

9、9.6.3.2 用量每公顷施棉花专用缓释肥750 kg900 kg,在机械播种的同时一次性施入。9.6.4 叶面水溶肥追肥 用2尿素和0.5磷酸二氢钾溶液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进行叶面喷施,或用已登记适用于棉花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与氨基酸水溶肥料等,每7 d10 d喷1次,全生育期喷2次3次。9.7 除草剂土壤处理 播种后当天,棉田要进行封闭除草,以禾本科杂草为主,每公顷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1800 ml2250 ml,兑水225 kg300 kg或者每公顷用90%乙草胺乳油250 g300 g,兑水50 kg60 kg进行土壤喷雾。9.8 补苗与间苗不补苗,不间苗。10

10、 除草于2至3叶期每公顷可用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500 ml750 mL,兑水225 kg300 kg,4到5叶期每公顷可用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750 ml1 000 mL,兑水225 kg300 kg,5到6叶期每公顷可用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10001200 mL,兑水225 kg300 kg,进行杂草茎叶或土壤定向喷雾。11 病虫害防治按DB 34/T 31332018第11章执行。12 化控与封顶在棉花 45 叶期、蕾期、初花期、盛花期、于7月25日至8月5日或达10台左右果枝时,每 667 m2 用 98甲哌鎓 0.5 g、0.5 g1.0 g、1.0 g2.0 g、2.0 g3.0 g、5.0 g10.0 g 兑水喷雾。13 脱叶催熟13.1 施药条件施药前3 d5 d日最低气温不低于12 ,施药后连续7 d10 d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8 。13.2 施药时间10月中上旬,或收获前20 d左右,或棉花自然吐絮率达30%40%。选在晴天午后进行喷药。13.3 用量每公顷用40%乙烯利22503000 g和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450 g600 g,兑水225 kg喷施12次。14 收获 喷施脱叶催熟剂23周后,根据吐絮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一次性人工或机械采收。_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