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314122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doc(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的思考商学院 吴丽华摘要: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高校作为培育拥有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等高层次人才的高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应主动占的新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加强高校思想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一个思想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崭新课题。本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上,着重思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媒介、高校思想政治教

2、育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坚实精神砥柱,是统一和凝聚社会各种价值观和意识流的思想武器。高等院校作为教育事业的最高层次,是培育拥有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等高水平人才的高地,是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家园。随着迅猛的全球化浪潮和高速的网络科技发展,在网络多元文化的渗透

3、冲击下,高校的思想教育阵地面临“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式越来越灵活,渗透越来越深入,管控越来越困难,影响越来越深远”1的挑战。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如何找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切入点,如何准确把握两者有效融合的途径、方法,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一、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价值困境1、网络的全球性和虚拟性,导致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混淆由于网络无国境的特点,使得网络中任何信息以及作为隐形内核的意识形态的广泛传播不受地域或国界的限制。某些国家或敌对势力利用信息技术优

4、势,在网络上推行文化霸权,企图将不实信息或他国的价值观强加于网民,从而达到他们政治垄断的目的,这种情况下不同政治的价值观冲突和摩擦不可避免。当代大学生中一部分人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防范意识和鉴别免疫能力差,当其从一元的价值观教育进入到多元的价值观并存的网络生活方式时,易被网络上意识形态渗透和控制,造成思想的混淆和反叛,导致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减弱,这些都隐含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不断侵蚀2。2、网络的隐蔽性和匿名性,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弱化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像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高校教育管理效率,如飞信群通知、学生信息的管理、网络咨询服务等;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

5、挑战。在网络上,可以匿名,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隐蔽起来。这导致有些大学生在网络上会发布不实消息,或在网上对他人人身攻击,甚至当考试枪手,论文抄袭者等。网络“自由”国度里,某些大学生特立独行,不喜欢受道德、法制或规章制度约束时,道德观念危机就悄然而至了。若不及时对这些人进行思想教育,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将会妨碍他们正常的人格成长。会表现为在网络中不顾及社会的道德规范,充满攻击性,甚至会主动发布不良信息或参与组织网络违法犯罪,对网络的秩序安全造成隐患和威胁。扰乱网络世界和谐有序。3、网络的依赖性和诱导性,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大学自我安排的时间较多,学生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又较差,若平时缺乏有效的监管,

6、不少大学生都会沉迷在网络游戏、网络电影电视、网络歌曲、网络聊天中。有研究表明,上网时间与孤独抑郁有显著的关系,上网时间越久,孤独抑郁的情况越严重。与网络相关的心理疾病还有网络依赖症、网络强迫症。不少大学生因沉迷电脑而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甚至导致荒废学业。还要些学生在学习和感情上遇到挫折,选择在网络世界中逃避现实,麻醉自己。其实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和控制在于学生缺乏学习目标和生活动力,没有树立长远的理想抱负。若长期发展下去,网络将导致学生的人际交往萎缩、自我的分裂等严重精神疾病,这对当代大学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最终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完全缺失。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1

7、、核心:思想政治教育、法制与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部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法制与道德教育以及网络道德教育。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基础,基础不稳地动山摇。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队伍的重要储备力量。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坚定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决定。让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需要广大青年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毕业后投入国家的建设,到祖国需要的地方,为国家强盛贡献自己力量。 法制与道德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是人们在日常或上网时的行为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政教育时,应针对十八大提出的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安排教学内容。如

8、通过网络媒介,宣传学校方针政策,培养学生良好学风。如可以发布博文等写井冈山大学开展晨读晨练晚自习的工作,尤其特色工作。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杜绝考试作弊现象,教育贫特困生要感谢国家的资助,不是国家的资助根本不可能有学习的机会,同时感谢父母的养育和培养,感谢他们为子女付出的一切真情和爱。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以及党员建立网上家园,始终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进行思想导航。针对广大学生,也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心,为祖国的富强、民主、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2、重点:心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心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综合素质教育、

9、传统文化教育。如今,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非常重视,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应教育、问题干扰教育等,通过网络及时疏通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理想信念教育是当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部分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差,其本质就是因为没有树立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邓小平曾说:“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3”,当年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历尽千辛万苦和千难万阻,终于带领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是因为老一辈革命家心存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综合素质教育要求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江泽民曾指出,“对学生必须认真进行中国历史、地理、文学

10、知识和政治知识的教育,”“没有这些知识的武装,人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难以确立起来的”4,加强学生文、史、哲、地等人文情怀的培养,将有效地增强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并提升自身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的精神,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在学习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理论的同时,也要善于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关于十八大指出的“爱国”和“诚信”,吉安庐陵文化中有大量故事,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爱国故事。3、落脚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国家的安定团结,稳定发展关键在于人民群众是否愿意认同和接受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因此,

1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的重要课题,在新形势下,别国的意识形态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渗透,某些人易被某些错误倾向和价值观迷惑,甚至对西方价值观念产生信任和依赖。马克思曾指出“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敌对势力要颠覆一个政权,是先从意识形态开始的。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占领网络这块重要阵地,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接受。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对策1、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核心体系与网络思想教育融合的新思路随着网络使用群体在大学生中迅速扩张,善于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在新形势下,除熟练掌握

12、网络媒介的特点,熟练地使用各类软件,善于撰写各类博文和微博等网络文体外,还要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网络思想教育建设的有效融合,通过制定相关方案推进思政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为网络思想教育平台提供必要的经费投入,在各方的网络信息平台上,形成正确的舆论引导,建设有鲜明特色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用正确、积极、健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高地。同时网络软件研发人员也应该积极思考,基于互联网或智能手机的平台,精心设计出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和互动性于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软件或游戏,使校园思想政治网络平台能吸引广大的大学生关注,真正成为学

13、生的精神乐园。2、育人者先育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辅导员作为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更好地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指导者和引路人的重要作用,必须与时代相适应,尽量多地了解网络相关知识和热点,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认识。在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网络能力、谈心谈话能力、管理能力、文字能力上努力提升。只有思想政治工作者先做到十八大报告中的三个倡导,才能培养好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融入网络思政教育里。同时,辅导员应主动开通博客或微博,努力在网络平台时实践中找到可行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网络思政教育融合的途径。比如我发现生动的图片、幽默的网络语言、大量的案例或

14、故事和主题鲜明的专题都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浏览,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我积极探索,并在中国大学生在线的博客版块开设“班星秀场”,该版块的博文通过述说所带学生的真实事例,运用报道+书信的方式,引出自己想告知给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同时也对学生做的好的地方予以表扬,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如引导学生践行新二十四孝的博文悠悠寸草心 感恩父母情井冈山大学学子践行新“24孝”、激励困苦的寒门学子认真学习青春放飞梦想 寒门学子当自强以及鼓励女生自强自立的博文坚强自立,让女孩如此美丽等。与学生积极互动也很重要,要注意收集和分析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及时处理学生的需求,发现学生问题根源,防范大学生

15、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如我暑期博文暑期的工作未来的路、暑期打工安全很重要以及请同学们防范“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等,这些博文解答了大学生对暑期工作和未来工作的选择困惑,以及警示防范暑期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也获得学生的高关注度。使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矛盾化解和问题解决的优势真正体现出来。3、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的监督和导向作用,构建公正、民主、平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网络的“去中心化”的交流方式营造了“平等”的话语语境。在辅导员开设的微博或博客等网络平台上,学生与老师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当代大学生喜欢在网络上了解国家和社会的最新资讯,或发布或扩散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对学生的言论要及时回复,

16、要善于利用时事热点引导学生主动以主人公的姿态来参与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学校各方面服务的改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从而构建一个公正、民主、平等的网络平台,比如暑期正值伦敦奥运会开幕,奥运主题为“激励一代人”,我撰写从中国体操五虎将奥运夺冠到班级团队精神、伦敦奥运 激励你我等博文教育引导学生要重视集体荣誉,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要积极奋进。当今,由于网络的传播的离散、裂变特点,堵截的方式是难以控制网络不实信息或谣言传播,若出现突发事件或网络出现错误言论时,必须用疏导的方式,第一时间在网络上发布官方权威信息回应网上质疑,及时有力地抢占信息话语权的制高点,疏导大学生心中疑惑。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主动通过网络平台收集和掌握学生最近思想和心理动态,从而对校园舆情有效预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