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心理学讲义资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302047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PPTX 页数:167 大小:85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性心理学讲义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两性心理学讲义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两性心理学讲义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两性心理学讲义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两性心理学讲义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性心理学讲义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性心理学讲义资料(1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性心理学 性别差异心理学,课程研究内容,研究两性心理及关系的一门学科。 两性关系包括:两性身体结构的相同和差异;两性心理结构的相同和差异;两性在社会共同体中的相处和发展等等 本门公选课主要研究两部分:两性生理、心理结构的相同和差异及其原因 两性的社会性关系中的爱情关系,课程开设意义,促进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为正确认识自身提供理论依据 正确认识两性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正确履行两性交往关系并且对旁人做出正确积极的影响。 增进异性间的了解,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共处 对两性关系产生兴趣,从而进一步研究两性关系。,性别差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性别差异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高尔顿(F.Galto

2、n 1822-1911)开创了个体差异的研究 法兰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 1822.02.161911.01.17)是英国人类学家、生物统计学家、英国探险家、优生学家、心理学家、差异心理学之父,也是心理测量学上生理计量法的创始人。 表哥达尔文 “进化论” 促使其用统计学方法研究智力遗传进化问题。 19世纪后半期 高尔顿开创了个体差异的研究 1882创建“人类学测量实验室” 得出错误的结论: “女子在各种才能上都不如男子” 差异心理学的先驱,麦考比和杰克林的研究 (一)确证的结论: (1)女孩比男孩有较强的语言能力 (2)男子有较强的视觉-空间能力 (3)男子数学能力稍优 (4

3、)男子更有攻击性 (二)有待进一步确证的结论: (1)女孩不比男孩更有“社会性” (2)女孩不比男孩更易受暗示 (3)两性有同样的自我尊重要求 (4)女孩的机械学习和简单重复学习并不更好,男孩在抽象的学习和新内容的学习中也不更强 (5)男孩并非更擅长于分析 (6)男女在受遗传和环境影响上是一样的 (7)女孩并不缺少成就动机 (8)说女孩靠听觉,男孩靠视觉是没有根据的,性别差异理论的主要流派,一、精神分析学派的两性观 1、弗洛伊德 尚男抑女论 弗洛伊德用“去势恐惧”、“阳具羡慕”、“俄狄普斯情结”等概念说明男女性别角色的获得机制。基本假说是包含幼儿性欲在内的“力必多”阶段性发展的理论。 力比多(

4、libido)即性力。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包括性倒错者和儿童的性生活。精神分析学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力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 个体从出生到五六岁,要经过三个固定的连续发展阶段: 口唇阶段吮吸和吞咽获得快感 男女 肛门阶段排泄 相同 性器阶段 男孩“去势恐惧”(阉割焦虑) 女孩“阳具羡慕” 俄狄浦斯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恋母情结、恋父情结,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

5、因。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理论贡献 基本观点:生殖本能 死亡本能 精神层次理论: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人格结构理论:本我 自我 超我 人格发展理论:口唇期 肛门期 性器期 潜伏期 生殖期 心理治疗法:自由联想 释梦 移情,2、多伊奇女性类型说(弗洛伊德关门弟子) 1944年美国精神病学家海伦.多伊奇女性心理学 把女性分为两种类型: 女性型 被动、自恋和受虐 男性型 主动、竞争和攻击性 3、埃里克森内部空间观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内部空间概念是他对两性研

6、究的一大贡献 男女的内部空间决定了人们对外部空间的认识,还决定了人类的生物行为特征和社会角色。 4、阿德勒的男女平等观 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 强调社会文化决定女性心理,提倡男女平等(女权运动的先驱) 女性的自卑、低贱是社会赋予的 阿德勒被认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者之一。,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婴儿期(02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儿童期(24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学龄初期(47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学龄期(7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成年早期(1825岁):

7、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成年期(2550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成熟期(50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两性角色的社会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条件反射理论 1、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箱影响行为的产生或是消退的原理是强化或惩罚。 男孩男性气质 女孩女性气质 环境决定论,二、社会学习理论 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艾伯特班杜拉:社会学家、心理学家 他认为人的学习是一种“观察学习”,又叫“替代性学习”或“无偿试学习”。是一种模仿或建模的过程。 观察学习:个体不用通过尝试而是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以及榜样的行为所得到的奖励或惩罚而获得一种对于某种行为的认知,从而获得对这种行为的学习。,经典试

8、验:波波玩偶试验,注意记忆动机原动力重演 儿童的模仿榜样:父母、老师、有权威的人物 三条途径 模仿他人反馈调整内在标准符合规范 认知、环境、行为相互决定,三、认知心理学的性别理论,1、认知发展理论的两性观 让皮亚杰(美)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巨匠、结构主义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派 智力发展阶段理论 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自我认识 图形知识刺激形状的再认。 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表象和思维的出现 受直觉思维支配不具有可逆性(小棍实验),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思维活动主要依赖于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可逆性 碰球实验和水量多少实验 通过液

9、体和数量的守恒性别恒常性(自我、同性别、异性别)儿童性别形成中的潜在根本动力 父母性别刻板印象男孩女孩别显出明显的性别差异行为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逻辑运演和处理假设的能力,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指对社会群体不准确和简单化的见解,致使旁人依此对其有固定的看待.(Jary & Jary,1998,P. 673).按照这个定义,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则可以理解为对男性和女性的一些独有看法,而这些看法却可能是错误而过於简单化的 性别刻板印象:作为男人(man),就需要具备男性化特质(masculinity),例如独立,理性,主动,有自信等.作为女人(w

10、oman),则需要拥有依赖,感性,被动,柔弱这些女性特质(femininity) (Basow,1992).,劳伦斯科尔伯格(美) 儿童心理学家 将认知原则推广到性别角色领域 基本内容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的性别认同是认知发展的结果。需要经历三个阶段:性别认同、性别分化和亲长认同。,(1)性别认同即儿童将男性和女性进行性别归类,这是性别角色态度的基础。 (2)性别认同是通过对自己发育初期表现出的身体状况和判断而形成,此时儿童接受同性行为,排斥异性行为。 (3)这种认知判断虽是2-7岁儿童形成性别认同的结果,但儿童的性别角色和性别概念往往受环境的某些变化的影响。 (4)基本的自我类型决定基本的价值取

11、向,“男子气”“女子气”的表现在于把自身性别相符合的事物作为追求的目标。 (5)基本的普遍的性别角色发展于幼年期,从男孩女孩意识到彼此的生理差别开始。 (6)这种习惯性概念使儿童产生“男子气”、“女子气”的表现,即与同性人物确立性别同一性。 (7)双亲适当的行为可促进和巩固性别同一性和性别角色价值的形成,这一过程在各种养育条件下都会产生。,(1)性别认同 2岁 认知自己的性别标记 3岁 根据外观特征把性别标记类化到别人身上 4-5岁 明白性别基于身体的构造,认为性别可变 6-7岁 知道性别与解剖结构组织不可变,“性别常性”、“物体常性” 此过程不以提供生理解剖知识而加速,须等待儿童心智发展到足

12、以了解这个事实才能进行。,(2)性别分化 性别分化 行为与性别一致(刻板印象) 男性意象-权力 尊严 侵略性 女性意象-抚养、照顾孩子 男女都有珍视与其性别相一致事物的自然倾向 男孩:自我一致性与权力尊严不矛盾稳定的性别 化偏好 女孩: 两者相互抵触偏好较弱,(3)亲长认同 男孩 “我是男的” 珍视模仿依附父亲 女孩 “我是女的” 想与母亲认同 所有儿童都倾向于模仿与自己性别相同及具有权力尊严的人(并非同一个人)。 渐增的父亲取向与渐减的女性化偏好并没有减弱女性评价和自我肯定,相反稳固 “互补模仿” 将自我与男性化的刻板印象相比,学习以适当的女性化方式和男孩子们相互作用。,2、性别图式理论,图

13、式:人脑中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它涉及人对某一范畴事物的典型特征及关系的抽象认识,是一种包含了客观环境和事件的一般信息的知识结构。 儿童形成与性别相关的认知结果和行为表现是由于儿童形成了特殊的与性别相关的图式。 直接联系特征:生理、分工、个性不同。 间接联系特征:舆论倾向、文化传统、习俗性取向。,3、性别脚本理论,塞克、艾贝尔森提出 脚本:认知心理学把人所从事的某些典型活动,按先后次序所做的有组织的认知称为脚本。脑海中的蓝图、大纲。 性别脚本是对性别图式的延伸。 儿童观察总结性别社会规范(性别脚本) 4点结论:年龄大的孩子有着更完善的性别脚本;,在各自的性别脚本中,男孩的顺序感要比女孩子的强。 男

14、孩观察同性别人 女孩同时观察同性别和异性别人 性别脚本影响记忆。孩子们在回忆与自己同性别的脚本时更加精确。,男女差异心理的起源,第一节 两性差异心理的生物根源 生物学差异两性差异心理发展和展示的前提和最初的开端 一、两性差异的生物学过程 分为几个步骤: 1、受孕时的基因决定性; 2、胚胎发育过程中性腺的作用; 3、经由血液的性激素使男女内生殖系统、外生殖系统和大脑产生分化。,(一) 性别的遗传决定,遗传是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前提,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染色体: 22对常染色体 46条,23对 XX 1对性染色体 XY 性染色体携带着生命所必需的影响性决定和男女分化的基因,(

15、二)性腺与性激素 染色体性腺(6周前未分化;牛非氏系统、苗勒系统) 性激素-两性进一步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男性 睾丸 睾丸酮 女性 卵巢 雌激素和孕激素 注意:睾丸酮、雌激素和孕激素男女都有,只是量上不同。,(三)性激素与大脑分化,1.下丘脑 内脏、内分泌和情绪活动之间维持平衡的中枢,进而影响到垂体激素的分泌,并借此调节其它内分泌腺的活动。 男性持续分泌 女性周期行分泌 2.大脑两半球的分化 大小:男性的大脑比女性的大。,胚胎后期,性激素通过血液作用于脑,对大脑两半球分化产生影响。左半球在还没有雄性激素分泌时就开始发育了。右半球发育晚,在它的发育关键期内已经具有雄性激素,由此它的组织发育较多地

16、受到雄性激素的影响。女性胚胎中的雄性激素的含量不多,受其影响也小。女性比男性但单侧化的倾向更小。女性更倾向于两半球中表现出更平等的语言和空间功能,而男性更倾向于左半球表现语言能力而右半球表现空间能力。,二、性激素与行为 两性分化过程中,染色体形成两性不同的性腺,此后所有的两性生理、解剖学的分化都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完成,而且性激素还对有机体的性行为和其他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两性不同的性激素可能是男女某些行为差异的基础,但这种生物因素只是当环境为之提供条件时才能对人的行为造成影响,性激素和社会环境是在相互作用中决定人的行为的。,三、生物学差异与性别同一性 性别同一性 是指人们对自己性别的意识和体验,是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