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最新版本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6297651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脏瓣膜病最新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心脏瓣膜病最新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心脏瓣膜病最新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心脏瓣膜病最新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心脏瓣膜病最新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脏瓣膜病最新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瓣膜病最新版本(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脏瓣膜病,糜年凤,.,概述,瓣 膜,病 因,结构/功能 异常,瓣膜狭窄、关闭不全,.,正常心脏血液循环,.,心脏瓣膜病受累瓣膜,单纯二尖瓣 70% 二尖瓣并主动脉瓣 20-30% 单纯主动脉瓣 2-5% 肺动脉瓣、三尖瓣 少,.,心脏瓣膜病 病因,风湿(90) 其它: 先天性 钙化/退行性变 其他结缔组织疾病:SLE, RA,.,心脏瓣膜病流行病学变化,病因: 风湿性心脏病 退行性改变(老化) 受累瓣膜: 二尖瓣 主动脉瓣,.,内容:,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病因,常见病因:风湿热 性别:2/3患者是女性 病史:风湿热2年及以上发生

2、,有反复链球菌 扁桃体炎或咽峡炎病史,.,病理,风湿热导致二尖瓣装置不同部位的黏连融合,使二尖瓣狭窄,狭窄的二尖瓣呈漏斗状,瓣口常呈“鱼口”状 瓣膜交界处黏连 瓣膜游离缘黏连 腱索黏连融合 多部位的复合病变,.,正常二尖瓣瓣口面积 4-6cm2 轻度狭窄: 瓣口面积 1.5-2.0cm2 中度狭窄: 瓣口面积 1.01.5cm2 重度狭窄: 瓣口面积 0.12s,伴切迹。(左心房肥大) QRS波群示电轴右偏和右心室肥厚 (右心室肥大) 房颤,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三、超声心动图 为明确和量化二尖瓣狭窄的可靠方法 M型:二尖瓣城墙样改变(EF斜率降低,A峰消失),后 叶向前移动及瓣叶增厚 二维U

3、CG可显示狭窄瓣膜的形态和活动度,测绘二尖瓣口面积,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城墙样改变,.,诊断要点,心尖区有隆隆样舒张期杂音伴X线或心电图示 左心房增大,一般可诊断二尖瓣狭窄 UCG检查可确诊,.,治疗,一、一般治疗 1.预防风湿热复发 一般应坚持至患者40岁甚至终身应用苄星青霉 素120万u,每月肌注一次 2.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3.无症状者避免剧烈体育活动,定期(612个 月)复查一次 4.有临床症状者对症处理,.,二、并发症的处理 1.急性肺水肿 选用扩张静脉系统,减轻心脏前负荷为主的药物,避免使用扩张小动脉为主的药物。 正性肌力药对二尖瓣狭窄的肺水肿无益,仅在快速房颤时可静注西地兰,以减慢

4、心室率。 2.房颤 控制心室率及抗凝 控制静息时的心室率在70次/min左右,日常活动时的心率在90次/min左右;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三、介入和手术治疗 包括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分离术、人工瓣膜置换术。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当二尖瓣口有效面积2.5提示严重反流 五、左心室造影 观察收缩期造影剂由左心室反流入左心房的量,为半定量反流程度的“金标准”,.,诊断,1.心尖区有典型的杂音伴左心房室增大,诊断可成立。 2.确诊有赖UCG。,.,治疗,一、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治疗目的 降低肺静脉压、增加心排血量和纠正病因 内科 扩管药(硝普钠)、利尿剂(速尿)、洋地黄(西地兰)等 外科

5、紧急、择期或选择性手术(人工瓣膜置换术或 修复术),.,二、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一)内科治疗 1. 预防心内膜炎;风心病者预防风湿活动。 2. 无症状、心功能正常者无需特殊治疗,应定期 随访。 3. 心房颤动 复律、控制心室率、抗凝(华法林) 4. 心力衰竭 限钠盐摄入,利尿剂、ACEI或ARB、 阻滞剂、洋地黄 (二)外科治疗 恢复瓣膜关闭完整性的根本措施,.,外科手术方法,1. 瓣膜修补术 瓣膜损坏较轻、瓣叶无钙化、瓣环有扩大、 但瓣下腱索无严重增厚者 2. 人工瓣膜置换术 瓣叶钙化、瓣下结构病变严重、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合并二尖瓣狭窄者,.,预后,急性严重反流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如不及时

6、手术干预,死亡率极高。 年龄50岁,有明显收缩期杂音和二尖瓣反流、瓣叶冗长增厚、左心房增大者预后较差。,.,主动脉瓣狭窄,.,一、风心病 几乎无单纯的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 大多伴有关闭不全和二尖瓣损害。 二、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二叶瓣畸形。 三、退行性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 多见于65岁以上老年人,常伴有二尖瓣 环钙化。,病因,.,病生,成人主动脉瓣口3.0cm2。当瓣口面积减少一半时,收缩期仍无明显跨瓣压差。瓣口1.0cm2时,左心室收缩压明显升高,跨瓣压差显著。,主窄,左室射血受阻,左室肥厚,左心衰,心低排血量,.,临床表现,一、症状:三联征 (一)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 性呼吸

7、困难、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 (二)心绞痛:常由运动诱发,休息后缓解 (三)晕厥或接近晕厥:见于1/3的有症状者。 多发生于直立、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 少数在休息时发生,由于脑缺血引起。,.,二、体征:,(一)心音 第一心音正常,第二心音减弱或消 失,A2逆分裂。可闻及第四心音 (二)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为吹风样、响亮、粗糙。 胸骨右缘第2肋间最响,主要向颈动脉传导, 常伴震颤。 (三)其他 细迟脉、SBP 、脉压,.,并发症,一、心律失常:房颤。 二、心脏性猝死: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律 失常。 三、心力衰竭:主要为左心衰,少为右心衰。 四、感染性心内膜炎 少见。 五、体循环栓塞 少见。,.,实

8、验室和其他检查,一、X线检查 心影正常或左心室轻度增大,升主动脉根部常见狭窄后扩张。晚期可有肺淤血征象 二、心电图 重度狭窄者有左心室肥厚伴STT改变和左心房大。,.,三、超声心动图 明确诊断、确定狭窄程度 二维UCG探测主动脉瓣异常敏感,显示瓣叶数目、大小、增厚、钙化、活动度、交界处融合、瓣口大小和形状及瓣环大小等瓣膜结构,有助于确定狭窄的病因; 用连续多普勒测定通过主动脉瓣的最大血流速度,可计算出平均和峰跨瓣压差及瓣口面积。,.,四、心导管检查 当UCG不能确定狭窄程度并考虑人工瓣膜置换时,应行心导管检查 常以左心室主动脉收缩期压差判断狭窄程度,平均压差50mmHg或峰压差70mmHg为重

9、度狭窄。,.,诊断,典型主动脉瓣狭窄杂音时,较易诊断。如合并关闭不全和二尖瓣损害,多为风心病。 单纯主动脉瓣狭窄、1665岁者,先天性二叶瓣钙化可能性大;65岁者,退行性老年钙化性病变多见。 确诊有赖UCG。,.,治疗,一、内科治疗 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定期复查(包括UCG定量测定); 抗心律失常; 治疗心绞痛; 治疗心力衰竭 。,.,二、外科治疗 包括人工瓣膜置换术及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人工瓣膜置换术为治疗成人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方法。重度狭窄(平均跨瓣压差50mmHg)伴心绞痛、晕厥或心力衰竭症状为手术指征。 无症状的重度狭窄患者,伴有进行性心脏增大和(或)明显左心室功能不全,也应考

10、虑手术。 术后的远期预后优于二尖瓣疾病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换瓣患者。,.,预后,可多年无症状,一旦出现症状,预后不良,出现症状后的平均寿命仅3年左右。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存活率显著优于内科治疗的患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因和病理,病因:风心病 约2/3为风心病所致。 病理:瓣叶纤维化、增厚、缩短、变形、 关闭不全。,.,病理生理,主A血返流入左室,左室扩大肥厚,外周A血供不足,左心衰,灌注不足表现,.,临床表现,1.症状 早期: 心搏出量增加导致:心悸、心前区不适、头部动脉波动感强烈。 晚期: 左心室衰竭的表现。,.,2.体征 1. 血管 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周

11、围血管征常见。 2. 心尖搏动 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 3. 心音 A2减弱或消失 4. 心脏杂音 高调叹气样舒张期杂音,坐位前倾和深呼气时更易听到; 常在心尖区听到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 。 (AustinFlint杂音),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感染性心内膜炎 常见 2.室性心律失常 常见 3.心脏性猝死 少见,3.并发症,.,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X线:左室扩大、呈“靴形” 心电图:左室肥厚、劳损 超声心动图 确诊依据 升主A造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X线检查,左心室增大 向左下增大,心腰加深,似靴形。,男,36岁,风心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左心室80mm,.,诊断,有典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2、的舒张期杂音伴周围血管征,可诊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超声心动图可助诊断,.,参照主动脉狭窄; 人工瓣膜置换为严重主动脉关闭不 全的主要治疗方法。,治疗,.,预后,急性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如不及时手术治疗,常死于左心室衰竭 慢性者无症状期长,症状出现后,病情常迅速恶化,.,、,2333床 童祥华 女 83岁 住院号1416332 以下肢浮肿十余天伴不能平卧三天,拟“瓣膜性心脏病 二尖瓣闭锁不全 心功能3级 持续性心房颤动”于2018-06-16收住我科。患者步入病房,精神一般。入院时T36.8 p 58次/分 R22次/分 Bp 110/72mmHg 患者入科MORSE评45分,BI评55分,B

13、raden评20分,Autar评9分。入院时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无心包摩擦音。查心电图示异位心律,心房纤颤,室性早搏。查心超示左房 左室 右房右室扩大,主动脉弹性减低,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轻至中度反流 肺动脉瓣中度反流 三尖瓣中度反流 二尖瓣重度反流。既往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心房颤动,贫血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近十余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下肢浮肿症状,感气喘伴腹胀,未予治疗;三天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夜间不能平卧。入院后予1级护理 病重 氧气吸入 拜阿 托拉噻米 螺内酯 莫沙必利等口服,米力农泵入,06-18日改予新活素泵入。入院查降钙素为0.22pg/ml 脑利钠肽12000pg/

14、ml 血钾3.25mmol/l 肌钙蛋白0.03ng/ml。入院第二日诉仍时有气急。后未诉胸闷气急,偶有腹胀。予利尿等治疗。06-20查血钾3.95mmol/l,06-21患者仍未排便,排尿正常,睡眠一般,情绪稳定。06-22排便1次。06-25已出院。,病案分析,.,护理诊断,1 气体交换功能受损:与肺瘀血有关 2 潜在并发症:恶性心律失常 感染性心内膜炎 栓塞 猝死 3 焦虑:与疾病所致不适,担心疾病发作及预后有关 4 活动无耐力:与心功能下降,组织缺血缺氧有关 5 排便型态改变 6 知识缺乏,.,护理措施,1 休息与活动:指导病人卧床休息,为病人制定活动计划。监测活动时病人的心律 心率

15、血压,有无胸闷不适。 2 饮食护理:高蛋白 高维生素 富于营养 易消化饮食,避免过饱,多食新鲜蔬菜 水果,忌烟酒和刺激性食物。 3 保持大便通畅:指导病人多进食富含纤维素食物,适量饮水,防止便秘,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通便药。,.,4 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 心衰程度 患者水肿情况 并准确记录出入量,做好记录。观察有无栓塞征象 有无胸闷气急发绀症状。 5 用药护理:指导正确使用药物,密切观察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6 心理护理:解除焦虑,安慰鼓励患者,帮助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健康指导,1 疾病知识指导:告诉病人及家属本病的病因和病程进展特点,说明本病治疗的长期性,鼓励病人树立信心。 2 休息与活动:帮助病人根据心功能情况安排活动与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3 用药指导:告诉病人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并按医嘱服用抗风湿药物 抗心衰药物及抗生素等。,.,4饮食与排便护理:给予高热量 高蛋白 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有心力衰竭时应限制钠盐摄入,少量多餐,多吃蔬菜 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5 预防感染:防止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 咽炎 扁桃体炎等,注意防寒保暖。 6 定时复诊:指导患者定时门诊随访,如有不适及时住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