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 蛋白质教学幻灯片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281257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养师 蛋白质教学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营养师 蛋白质教学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营养师 蛋白质教学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营养师 蛋白质教学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营养师 蛋白质教学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养师 蛋白质教学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师 蛋白质教学幻灯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代谢,熟悉必要的氮损失,氮平衡;掌握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营养评价、EAA及特殊功效氨基酸的功能及营养需要、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及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原理与应用。 【重点难点】蛋白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营养需要;氮平衡;蛋白质的营养评价与食物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原理及应用。,2,一、食物中蛋白质的种类 1、按组成成分分类 单纯蛋白质: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谷蛋白 结合蛋白质:糖蛋白、核蛋白、磷蛋白、脂蛋白 2、按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组分分类 完全蛋白质:豆;蛋;奶;肉 不完全蛋白质:胶原蛋白 半完全蛋白质:谷蛋白、玉米蛋白,3,二、蛋白质的功能(生理

2、功能与加工特性): 1、构成机体与生命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2、建造新组织与修补更新组织 3、供能:4kcal/g 4、蛋白质对毒物具有解毒作用 5、赋予食品重要的功能特性,4,构成机体与生命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1)催化作用:(2)调节生理机能:(3)参与氧的运输:(4)肌肉收缩:(5)支架作用(6)免疫物质(7)遗传物质:(8)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赋予食品重要的功能特性 (1)肉类的持水性与嫩度有关: 2)蛋白质的起泡性:(3)蛋白质的溶胶性质和乳化性质:(4)蛋白质的热稳定性: (5)小麦面筋蛋白质的独特加工性能:,6,三、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 是反映体内蛋白质代谢情况

3、的一种表示方法,可用来评价人体蛋白质的营养状况。指氮的摄食量与排除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氮平衡的三种情况:(1)氮平衡或零平衡 指在特定时间内,若进入机体的氮=排出机体的氮,即摄入氮I=尿氮U+粪氮F+其他氮损失S(由皮肤及其他途径排出的氮),7,体重65Kg的男性,一天共损失氮3510mg,折算成蛋白质22g。 (2)正平衡:IU+F+S (3)负平衡:IU+F+S 氮平衡的意义:,8,四、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EAA) 1. EAA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缬氨酸(Val)、

4、赖氨酸(Lys)、苏氨酸(Thr)、蛋氨酸(Met)、苯丙氨酸(Phe)、色氨酸(Try)、组氨酸(His),以前认为组氨酸对成人为UEAA,现在认为他对婴儿、成人均为EAA。,9,2.半必需氨基酸(Semi-essential amino acids) SEAA: 人体内能合成,但合成的原料是EAA,而其功能起到节省EAA的作用。半胱氨酸 蛋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也有观点认为组氨酸为SEAA。 剩余的9种氨基酸人体自身可以合成,故称非必需氨基酸( non-essential amino acids ,NEAA)。,10,3、氨基酸模式(Amino Acids Pattern ) 某种蛋白质中

5、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称做氨基酸模式。其计算方法是将该种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为1,分别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表4-1几种食物和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11,氨基酸池(amino acid pool):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游离氨基酸,统称为氨基酸池。 限制氨基酸: 指食物蛋白质中,按照人体的需要和比例关系相对不足的氨基酸。其中缺乏最多的氨基酸称第一限制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严重影响机体对蛋白质的的利用,并且决定蛋白质的质量。,食物中最主要的限制氨基酸为Lys.和Met,我国人民膳食中较普遍存在的氨基酸是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

6、,12,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决定于 : 食物的蛋白质含量量;食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模式质;机体对该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程度烹调、人体因素等的影响。因此,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应从以上三个方面考虑。 一、蛋白质的质与量 按蛋白质的质的不同分为三种:,13,一、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含量决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一个方面,因此,具体评价时就不能脱离其量,单独考虑其质。如一斤牛奶含蛋白质500*3.3%=16.5g,一斤标准面粉含蛋白质500*9.9%=49.5g。 微量、常量凯氏定氮 食物中氮含量6.25食物中蛋白质含量 常见食物蛋白质的换算系数,14,二、蛋白质的消化率:(digestib

7、ility ,D) 1、蛋白质的消化率: 真消化率: 表观消化率 D =(食物氮-粪氮)/食物氮,食物蛋白质可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 奶类为97 肉类为9294 蛋类为98 米饭为82 面包为79 马铃薯为74 玉米面窝头66,15,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人体方面的因素: 食物方面的因素:动物性蛋白质植物性蛋白质 摄入能量及共同进食的其他食物的影响。 体力活动。,16,三、蛋白质的利用率 指食物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利用的程度。测定食物蛋白质利用率的指标很多。 1、生物价( biological value, BV ) 吸收氮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 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性氮),17,

8、对肝、肾病人来讲,生物价高,表明食物蛋白质中氨基酸主要用来合成人体蛋白,极少有过多的氨基酸经肝、肾代谢而释放能量或由尿排出多余的氮,从而大大减少肝肾的负担,有利于其恢复。 2、蛋白质的净利用率(NPU) 它是映食物中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它把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两个方面都包括了,因此更全面,18,3、蛋白质的功效比值 (PER) 此指标主要被广泛用来作婴儿食品中的蛋白质的评价。 此实验以标化酪蛋白为参考蛋白,设立对照组。,19,4、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s score , AAS )与经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

9、ids score ,PDCAAS) 氨基酸评分: 由于不同年龄人群的氨基酸构成模式不同,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值则也不同,见下表,理想氨基酸模式采用FAO提出的模式,20,不同人群氨基酸需要模式及几种食物的氨基酸评分,21,蛋白质过量: 动物脂肪及胆固醇摄入量增加 动物蛋白摄入过多含硫AA,加速骨骼中钙质丢失,易产生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加重肾脏代谢负担 碱中毒 肠道癌症,2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The Complementary of Proteins),定义: 不同食物蛋白质中AA的含量和比例关系不同,其营养价值不一,若将不同的食物适当混合食用,使它们之间相对不足的氨基

10、酸互相补偿,从而接近人体需要量模式,提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此即蛋白质的互补作用。,23,食物 豆腐 面筋 豆腐:面筋(42:58) BV 65 67 77 面筋蛋白质缺乏赖氨酸,蛋氨酸却较多,而大豆蛋白质赖氨酸含量高蛋氨酸缺乏。 说明:混合蛋白质的比例不同,B.V不同;能起到互补作用的食物应同时食入,最晚不可超过4小时,否则起不到互补作用。,24,蛋白质DRIS及食物来源,1、供给量: 成人每天摄入约22(45)g蛋白质就可满足零氮平衡,按0.8g/(kgd)摄入优质蛋白质(鱼、肉、蛋、大豆)为宜,我国推荐摄入量RNI为1.16g/ (kgd)(约70g/d)。 成人摄入占膳食总能量的10

11、%12%,儿童青少年为13%14%,老年人为了防止负氮平衡为15%。,25,2、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物及其制品: 各种肉类蛋白质含量10-20%,牛肉含量最高20%左右,猪肉稍低9.5%左右;蛋类蛋白质含量11-14%,鸡蛋最高14.7%左右,鸭蛋最低8.7%左右; 鱼类蛋白质含量20%左右;乳类蛋白质含量1.5-3.8%左右:母乳1.5%左右,牛乳3.5%左右,水牛乳4.7%。动物性食物制品的蛋白质含量不一。,26,植物性食物及其制品: 植物性食物:谷类一般含蛋白质6-10%;薯类一般含蛋白质2-3%;某些坚果类如花生、核桃、杏仁、莲子、松子等一般含蛋白质15-30%;豆科植物如某些干

12、豆类的蛋白质含量高达40%左右,特别是大豆:蛋白质含量高且质量优;富含豆固醇,可抑制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为谷类蛋白质的理想互补品;,27,表 常见几种食物蛋白质质量,28,食用菌作为蛋白资源亦引起各个国家的重视,蛋白质含量5-16%且因其含有真菌多糖更具有保健功能。 降低胆固醇和抑制血压升高:以金针菇作用最强。 增强免疫功能:香菇 猴头、灵芝等多糖作用最强。 抑制肿瘤:香菇多糖作用最强。 抗衰老:灵芝多糖作用最强。 减少尿糖和改善糖尿病:灰树花,29,植物性蛋白质的优缺点: 优点:不含胆固醇;来源经济;植物性蛋白质特别是油料植物蛋白质,具有较好的功能特性(保水性、乳化性、黏结性等),既可单独制成食品,也可同蔬菜和肉类配制成多种多样的食品,用其制作的食品微生物含量少,安全卫生性好。 具体可选用适当的动物性蛋白质与植物性蛋白质混合食用,动物性蛋白质占总蛋白质供给量的20-30%,对蛋白质的利用较好。,30,非传统的蛋白质资源: 叶蛋白、单细胞蛋白、昆虫蛋白。 单细胞蛋白:酵母:产朊假丝酵母 细菌:菌丝、杆菌 藻类:螺旋藻 真菌:洋菇等 叶蛋白:苜蓿、甘薯等 浓缩鱼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