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

上传人:大宝****b 文档编号:136279269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第3课时) 模式介绍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则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教材分析元素周期表是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所有的化学知识都会用到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科的基石,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本章知识的学习也后面的选修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基础

2、。 思路分析从碱金属元素的发现史引入,简要地说明了碱金属元素的用途。引导学生通过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对它们的性质进行讨论。并通过钾与氧气燃烧实验,钾与水反应实验来验证讨论结果。接下来通过与水,与氧气反应的实验,讨论总结同一主族的金属化学性质的变化,了解元素金属性判断标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以IA族元素为例,掌握同族元素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获取大量事实和数据等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2、通过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并且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等科学抽象的方法【情

3、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化学史知识,能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发展的;任何科学的发现都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碱金属元素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会用图表等方法分析、处理数据,对数据和事实进行总结、概括从而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板书】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问】碱金属元素及卤素包含那些元素?碱金属元素:锂、钠、钾、铷、铯、钫;卤素:氟、氯、溴、碘、砹。【阅读资料】碱金属的发现史:1.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H.Davy,1778-1829)发现了钾、钠。 2.1817年瑞典化学家阿尔费德(Arfvedson)发现了锂。3.1860年本

4、生(W.Bunsen,1811-1899)发现了铯。“铯”也是本生和基尔霍夫共同发现的。4.1861年基尔霍夫(Gustar Robert Kirchholf,1824-1887)和本生发现了铷。 5.1939年法国女科学家佩雷(M.Perey)在研究铀的天然放射系中发现该元素,为了纪念她的祖国而命名的“Francium”,意为“法兰西”。中文译为“钫”碱金属的用途:1.锂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锂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催化剂。锂制造氢弹不可缺少的材料。 锂是优质的高能燃料(已经用于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和超声速飞机)2钾的化合物最大用途是做钾肥。硝酸钾还用于做火药。3铷铯主要用于制备光电管、真空管。铯原子

5、钟是目前最准确的计时仪器。【板书】1、碱金属元素【科学探究】1、查阅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填写下表。元素名称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碱金属元素填写情况,总结异同点。【板书】(1) 在结构上:结构异同:异:核电荷数:由小大;电子层数:由少多;同: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个。最外层都有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递增,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讲】金属性:指气态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大小的性质(由电离能的大小确定)。还原性:指含有易失电子元素的物质的性质。具有还原性的不一定有金属性【思考与交流】物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6、从碱金属原子的结构可推知其化学性质如何?是否完全相同? 最外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阳离子,并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元素及水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实验】钾与氧气燃烧实验【问】钾的保存及取用方法煤油中;镊子夹取,玻璃片上小刀切割,滤纸吸干煤油。演示实验,观察现象与钠与氧气反应对比,有何不同?燃烧更剧烈,火焰紫色。【讲】钾与氧气反应生成比过氧化物更为复杂的氧化物(超氧化物)【投影】 (一个氧分子得1个电子)(在这些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探究实验】钾与水反应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巡视并强调取用绿豆大小及吸干煤油(注意安全);请学生观察,与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作比较.

7、钾与水反应 钠与水反应现象:钾比钠活泼,轻微爆炸.【思考交流】钠与钾性质有什么相似性与不同?这与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投影】 【思考与交流】根据实验讨论钠与钾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性。你认为元素的性质与他们的原子结构有关系吗?其余碱金属的性质又如何? 钠与钾都能与氧气、水发生反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投影】视频演示Li、Rb、Cs与水反应的实验【板书】 (2) 碱金属元素在化学性质上的规律:相似性:均能与氧气、与水反应,表现出金属性(还原性); 4Li + O2 = 2Li2O(白色、氧化锂) 2Na + O2 = Na2O2(淡黄色、过氧化钠)2Na + 2H2O = 2NaOH + H

8、22K + 2H2O = 2KOH + H2递变性:与氧气、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有所不同;在同一族中,自上而下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大; 【随堂练习】完成下列方程式:Rb与Cs与水反应的方程式【投影】与氧气反应差异性:(橙黄色,超氧化钾)(棕色、超氧化铷)(红黄色、超氧化铯)与水反应差异性:(剧烈燃烧、轻微爆炸) (更猛烈、燃烧、爆炸)【投影并小结】【知识拓展】元素金属性判断标准:【板书】 (3) 元素金属性判断标准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点击试题】已知NaOH为

9、强碱、Mg(OH)2 为中强碱、 Al(OH)3 为两性氢氧化物,则Na、Mg、Al的金属性强弱顺序如何?【板书】 、可以根据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元素金属性越强。 【点击试题】氧化性Al3 Mg2 Na+ ,则元素金属性顺序为_。【阅读】P7第二自然段:碱金属物理性质,并进行总结。【投影】碱金属的物理性质【投影】【板书】结论:同一主族的金属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随着金属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大,单质的金属性(还原性)逐渐增强。【小结】碱金属元素作为金属元素代表性的一族,由于其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了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在学习时要注意,结合钠的性质,然后与其他的碱金属相比较就会体会到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性所在。 教学反思略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