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2013高中生物总复习 课时作业35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 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267283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指导】2013高中生物总复习 课时作业35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优化指导】2013高中生物总复习 课时作业35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优化指导】2013高中生物总复习 课时作业35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 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优化指导】2013高中生物总复习 课时作业35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 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优化指导】2013高中生物总复习 课时作业35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 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指导】2013高中生物总复习 课时作业35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指导】2013高中生物总复习 课时作业35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 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指导】2013高中生物总复习 课时作业35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 人教版 一、选择题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植物都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 B C D答案:A2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图中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4个营养级图中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的数目短期内将不发生变化图中信息已体现出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图中食虫鸟与蜘蛛既有竞争又有捕食关系图中有一条食物链

2、为:草昆虫蜘蛛蟾蜍蛇ABCD解析:图中,食草鸟为初级消费者;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被猫头鹰捕食的机会增加,数目短期内将会减少(昆虫减少对草的影响较小);图中信息只体现出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而未体现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其中一条食物链应该为”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中所指不完整。答案:B3在一个光照和水肥充足的小岛上,各种植物生长茂盛。在树上有飞翔的小型益鸟、猫头鹰,地上有鼠、蛇及蛙等动物在活动,还有许多昆虫、真菌和腐烂的动植物尸体。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岛上全部的动物及绿色植物构成了生物群落B岛上全部的动物及绿色植物构成了生态系统C岛上全部的生物及腐烂的动植物尸体构成了生态系统

3、D岛上的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病毒及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解析: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答案:D4下列有关食物链或食物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复杂,食物链越多,其抵抗力稳定性也越高B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越来越大C在食物网中,根据动物的食性,每种动物只能归属于某一特定的营养级D生态系统中引入的某种生物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解析:在食物网中,有些动物可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沿着食物链的方向,营养级越来越高,但动物个体不一定越来越大;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

4、力稳定性。答案:A5下图中a、b、c、d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箭头表示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和c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碳元素在c1c2中的传递形式是有机物,其传递是单向的Cd表示的是微生物Dab说明物质和能量在a和b之间是双向流动的解析:由图可知,a是生产者、b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群落包含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c1c2表示食物链,它本身是单向的,故碳元素在其中的流动也是单向的,碳元素流动的动力是各营养级生物对食物(有机物)的需求,故碳元素的传递形式是有机物;d表示分解者,有些动物如蚯蚓、蜣螂等也是分解者;能

5、量的流动方向是单向的。答案:B6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B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C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D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解析:根据上述的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青蛙和蜘蛛都以蝗虫为食物,青蛙还捕食蜘蛛,所以二者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蛇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生物群落在上述的食物网的基础上还应该包括这个环境中的所有其他生物。答案:B7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的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

6、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解析:此题考查对生产者的理解。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一定处于第一营养级,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把CO2和H2O制造成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绿色植物,但也有像硝化细菌等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答案:D8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有机物质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解析:生态系统中无机物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进入生物群落,而有机物主要通过分解者的分解活动以无机物形式返回无机环境。答案:D9(2012梧州模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对其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残枝落叶中的有机物通过

7、微生物的分解产生的物质可提高土壤肥力B土壤中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圆褐固氮菌、反硝化细菌等都是需氧型生物C“中耕松土”有利于土壤中各种微生物的活动D土壤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都是分解者解析:残枝落叶中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产生的无机物可被植物利用,因而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土壤中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圆褐固氮菌是需氧型生物,而反硝化细菌是厌氧型生物;“中耕松土”主要是增加了土壤中氧气的浓度,因此有利于土壤中需氧型微生物的活动但会抑制厌氧型微生物的活动;土壤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并非都是分解者,有些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等,有些是消费者,如根瘤菌等。答案:A10如图为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

8、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11下列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部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 B C D解析: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这主要是因为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能量)一部分用于满足其自身生长发育和

9、繁殖的需要,另一部分用于维持生态系统中除生产者以外的全部生物的生命活动。答案:D1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养型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一般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理解。自养型生物都属于生产者,但不一定都进行光合作用,如硝化细菌进行的是化能合成作用;动物不一定都是消费者,如蚯蚓属于分解者;分解者一般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通过它们的活动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非

10、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阳光、水、空气、无机盐等,细菌是生物,不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答案:C二、非选择题13(2012崇左模拟)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据图回答:(1)既属于三级消费者又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有_,该食物网没有列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有_,它们是否能参与构成食物链、食物网?_。(2)由于某种原因戊全部死亡,而壬的数量却保持稳定,则丙的数量将会_(增多、不变、减少),理由是:_。(3)图示中所有生物共构成了_个种群,图中共有_条食物链,共有_种生物关系。答案:(1)辛和壬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否(2)增多戊全部死亡使庚的数量减少,壬捕食较多的己和辛,减少了己对丙的捕食(3)

11、95214请据图示回答:(1)图解表示一个_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阳光是它的_。(2)图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类群是_,含能量最少的生物类群是_。(3)蛇占有_条食物链,占有的营养级有_。(4)若螳螂全部迁走,则黄雀的数量将会_,原因是_。(5)动植物尸体是图中的_通过_和_这两种作用分解的。答案:(1)生态系统能源(2)绿色植物蛇(3)2第四和第五营养级(4)增多黄雀由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变成了单纯的第三营养级,减少了能量的损耗(5)细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15(探究创新题).根据温带落叶林生态系统食物网的部分图解,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此食物网中狼共占有_个营养级,分别属于_消费者;(2)狼和红狐在食物网中的种间关系是_;(3)此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可以构成一个_;(4)在此食物网中,对狼来说,能量损失最少的食物链是_;(5)占有两个及两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_;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种,若在一段时间内,灰狐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鸟、兔的数量将怎样变化?_。.拟调查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请根据图示及提供的实验器材,写出调查项目。地点:池塘。器材:温度计、光照强度测定仪、酸度计、溶氧测定仪、水网、显微镜、放大镜、笔、记录本等。调查项目:(1)非生物因素:_。(2)生物成分:_;_;_。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