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讲义教材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6267032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讲义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肾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讲义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肾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讲义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肾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讲义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肾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讲义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肾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讲义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讲义教材(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肾脏疾病 的实验室检查,2,3,肾脏功能,排泄水分、代谢产物、废物,保留有用物质 调节水分和渗透压 调节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制造某些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第一节 肾小球 功能检查,6,肾清除率可分别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肾小管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全部由肾小球滤出,肾小管不吸收、不分泌,如菊粉,可作为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理想物质,能完全反映肾小球滤过率 由肾小球滤出,肾小管也排泌,如尿素、肌酐等,反映肾小球滤过率不如菊粉准确 全部由肾小球滤出,又被肾小管全部吸收,如葡萄糖,可作为肾小管最大吸收率的测定 除肾小球滤过外,大部分通过肾小管分泌排出,如对氨马尿酸等,可作为肾血流量的测定,7,

2、1.内生肌酐清除率,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的较好指标,原理 血浆肌酐种类:内源性和外源性 血浆肌酐的代谢:大部分从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且肾小管的排泌量很少 条件:在严格控制饮食和肌肉活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血浆肌酐的生成量和在尿中的排出量较恒定,其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内源性肌酐的影响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指肾单位时间内,清除多少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8,病人检查前的准备 病人连续进食低蛋白食物3天,每天蛋白质摄入量40g,禁食肉类、禁饮浓茶、咖啡,避免剧烈运动 标本采集 第四天早晨8时开始收集24小时尿液(加入甲苯防腐),当日内任何时间抽血2ml与尿液(测量尿液的总体积)同时送检 计算

3、公式 每分钟肌酐清除率=尿肌酐浓度每分钟尿量/血浆肌酐浓度(单位:ml/min) 正常参考值 80-120 ml/min,9,临床意义 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可较早判断肾小球损害 对肾功能的初步估价,可作为观察肾移植成功与否的客观指标,移植成功,该指标逐步回升,发生排斥,则下降 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药物使用的参考 慢性肾炎临床分型的参考,10,2.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的测定,原理 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主要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液排出,在肾实质受损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BUN和Scr在血中的浓度增加 参考值 BUN 3.27.1 mmol/L Scr 男性 53 106 mol

4、/L 女性 44 97 mol/L,11,临床意义 各种严重肾脏疾病引起肾功能不全时可增高; 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和饮食中蛋白质过多,也可导致BUN暂时升高; 由于血肌酐受其他影响较小,能反映患者肾功能情况, Cr 明显升高,提示预后差,12,3.血尿酸(UA)的测定,原理 UA是体内嘌呤代谢终产物,小部分经肝分解破坏,大分部经肾小球滤过,在近端肾小管中98-100%被重吸收,故正常情况下UA的清除率较低 参考值 男性 268-488 mmol/L 女性 178-387 mmol/L,13,临床意义 血液尿酸增高常见于肾脏疾病、痛风、子痫、白血病与肿瘤J及其他疾病如慢性铅中毒引起的肾损害、长

5、期禁食等,14,4. 2-微球蛋白,原理 2-M是体内有核细胞产生的一种小分子蛋白,正常人血中2-M浓度很低,可自由通过肾小球,然后在近端肾小管几乎被全部重吸收 参考值 0.8-2.4 mg/L 临床意义 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2-M水平升高,第二节 肾小管功能试验,16,肾小管的功能较多,除了具有强大的重吸收水份与一些物质的能力外,还具有选择分泌和排泄一些物质的能力 目前为止没有理想的功能试验适用于临床 以尿液浓缩-稀释试验和酚红排泄试验作为肾小管的功能试验 近年来尿酶和自由水清除值等的测定使肾小管功能试验变得简单、灵敏、快速,17,1.浓缩稀释试验,评价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在日常或特定的饮

6、食条件下,观察病人的尿量和尿比重的变化,用以判断肾浓缩与稀释功能的方法称为浓缩稀释试验(concentration dilu-tion test),18,原理 肾脏调节水份和渗透压的功能决定机体的尿量和尿比重的变化。当大量饮水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吸收减少,排尿增多,比重降低,表示其稀释功能良好;限制饮水后,对水的吸收增加,排尿减少,表示其浓缩功能良好。在肾脏疾病时,由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损伤,对水的重吸收功能减退,其浓缩-稀释功能发生障碍,19,方法 莫氏(Mosenthal)试验:病人正常饮食,日食三餐,每餐含水量不超过 500-600ml,此外不在进食和饮水;注意饮食,其中要求水含量

7、在500 - 600ml间,早晨8时到晚上8时,每2小时收集一次,晚8时到次晨8时12小时全部收集在清洁的标本瓶中 改良的昼夜尿比重试验:病人饮食和生活习惯如常,20,注意事项 每次排尿必须排空膀胱,白昼尿分别收集于6个标本瓶中,并注明时间,夜间尿收集在一个容器内,注明“夜间尿” 尿液的收集,时间一定要准确,夜间尿要包括次日8点在内的尿液 尿量的测定一定要准确 水肿病人因有钠、水潴留,影响结果,暂时不宜作此实验,21,正常参考值 24h尿量1000-2000 ml 昼夜尿量之比3-4:1 12h夜尿0.009 临床意义 肾功能不全时,夜间尿量可超过750ml 最高比重小于1.018表示身浓缩功

8、能不全 尿比重相差很小,比重固定在1.010左右,表示肾浓缩功能严重障碍,22,2.尿渗量(渗透压)的测定,原理 液体的渗透压是由溶液中溶质的毫摩尔浓度决定的。尿液渗透压反映尿中物质的摩尔数。而与物质微粒的种类及性质无关,测定尿渗量比测定尿比重更好地反映肾浓缩和稀释能力 正常参考值 尿液为600-1000mOsm/kgH2O,平均800mOsm/kgH2O, 血浆平均值为275-305 mOsm/kgH2O 尿渗量与血浆渗量比值为3-4.5:1,23,临床意义 判断肾浓缩功能:尿渗量只受溶质数量的影响而变化,受蛋白质、葡萄糖等大分子物质影响较小。因此尿渗量反映肾浓缩和稀释功能比尿比重更好 肾病

9、变:如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等慢性间质性病变,由于肾浓缩功能障碍,尿渗量可显著降低,尿渗量和血浆渗量比值明显减小慢性肾炎如累及肾小管和间质后,尿渗量也可降低 可作为判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变化的灵敏指标,第三节 其他肾功能实验,25,1.肾血流量的测定,肾血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双肾的血液量 如果某种物质既可由肾小球滤过,又可由肾小管排泌,其清除率为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排泌的综合结果。对氨马尿酸(PAH)就具有这种特性,因此就可用PAH的清除率代表单位时间肾的血流量,26,原理 PAH静脉注射入人体后,当其浓度较低时(50mg/L),经肾一次循环,20%由肾小球滤过,80%由肾小管排泌,

10、几乎完全被清除掉。因此PAH的清除率就代表肾血流量。正常时80%的肾动脉血供应肾包膜和结缔组织,未流经肾的血液无清除作用,所测定的肾血流量,仅代表肾泌尿部分的血浆流量,称为有效肾血流量。肾全血流量可用肾血浆流量和红细胞比积计算,27,正常参考值 RPF为600-800 ml/min;RBF为1200-1400ml/min 临床意义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由于肾充血,肾血流量可正常或超过正常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血管受损,肾血流量可降低 肾盂肾炎早期RPF可正常,如伴有发热可增高,晚期可降低。 高血压的早期,由于血管痉挛、肾动脉硬化、有效血管减少,均可引起肾血流量减少,28,2.酸碱失衡的实验室检

11、查,肾在机体的酸碱平衡调节的作用很强。当肾受损时, 肾小管和集合管调节酸碱平衡的功能发生障碍,体液的酸碱度会发生变化,临床采用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测定、尿液PH的变化来进行酸碱失衡的诊断,29,2.1 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测定,原理:电极法 标本采集:静脉抽血2.0ml于草酸钾抗凝的试管中,试管内加中性液体石蜡 正常参考值:血浆22-31 mmol/L,30,3.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的测定,1、方法:酶联免疫的方法 2、正常参考值:正常为50-400ng/L 3、临床意义 (1)在肾脏疾病早期,尿常规阴性,即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而肾小管未受损,尿中2微球蛋白和THP含量正常时,检查尿微量蛋白是肾小

12、球病变的早期诊断指标,31,可推测肾小球病变的程度:肾小球轻度病变时,尿白蛋白升高;肾小球进一步损害,尿IgG、IgA升高;肾小球严重病变时,IgM增高 尿白蛋白和IgG的出现提示病变向慢性过度,尿IgM出现对肾预测肾衰有重要价值 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尿中出现白蛋白、IgG作为肾小球受损的过筛实验,尿IgA增高可见于炎症性小管及间质性病变尿常规阴性的病人,32,4. 血糖,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葡萄糖在小肠被吸收,经门静脉入肝。 肝是调节糖代谢的重要器官,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是血糖代谢的主要激素。 在正常情况下,糖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保持动态平衡,故血糖的浓度

13、也相对稳定。测定血糖对于判断糖代谢的情况及其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正常参考值: 3.96.1mmol/L果(葡萄糖氧化酶法),33,增高:分为生理性增高和病理性增高 ,轻度升高为7.37.8 mmol/L,中度升高为8.410.1 mmol/L,重度升高为超过10.1 mmol/L。 (1)生理性血糖升高:多见于饱食或高糖饮食及剧烈运动后或情绪紧张等。 (2)病理性升高:a 糖尿病;b 其它内分泌疾病如甲亢、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c肝硬化病人。,34,5. K+、Na+ 、Cl-的测定,该指标反映机体电解质的含量,为补充电解质提供依据 标本采集:

14、空腹静脉血3 ml,避免溶血 参考值: K+ 3.5-5.1 mmol/L Na+ 136-147 mmol/L Cl- 95-105 mmol/L,35,K+:对于维持细胞代谢、细胞内外渗透压以及酸碱平衡、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及心肌的功能均有重要作用。其升高见于尿少、尿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心力衰竭及补钾过多;其降低见于呕吐、腹泻、大量利尿及应用胰岛素。 Na+ :其功能是调节细胞体内外液体的正常分布,增高见于折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降低见于严重呕吐、大量出汗和长期腹泻。 Cl-:血浆的主要阴离子,其增高或降低的临床意义与Na+ 相同;,36,6. Ca2+和 P测定,标本的采集:空腹静脉血3 m

15、l,不抗凝 参考值: Ca2+ 2.25-2.75 mmol/L P 0.80-1.60 mmol/L 临床意义: Ca2+ 升高见于甲旁功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 Ca2+降低见于甲旁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急性出血性胰腺炎、低蛋白血症。 P 增高见于甲旁功能减退、严重肾功能衰竭 P降低见于甲旁功能亢进及血钙增高时,37,7.尿液酶的测定,尿液中含有数十种酶 血清酶进入尿液:当肾小球滤过增加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紊乱,血清酶进入尿液,活性增强 细胞酶释放入尿液:肾小球病变、肾小管细胞破坏,间质炎症等使细胞破坏,细胞酶释放入尿液使溶酶体酶增加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炎症、红细胞、细菌等也可使尿酶增

16、加 常见的测定酶 N-乙酰-氨基葡萄糖(NAG)、LDH、 - 谷氨酰转移酶、溶菌酶,第四节 肾功能实验室检查的选择原则,39,肾脏具有强大的储备能力,当肾脏损害轻微或较局限时,各种试验检查结果仍可正常,故不能据此排除肾脏疾病的诊断 肾功能检查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疾病的早期诊断,而是用来协助了解病情、估计预后、制定治疗措施、观察疗效 一些肾外因素,如心功能不全、贫血、水肿、药物、输尿管梗阻等都可影响肾功能试验的结果 在试验检查结果分析时,必须要结合临床资料、其它辅助检查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第五节 病例分析,41,病例1 某女,52岁,乏力,多尿 讨论:血浆BU及Cr均升高4倍多,伴有K+升高、CO2,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结果支持肾小球性(肾炎)功能障碍 诊断:慢性肾小球性功能障碍,钾 5.4mmol/L 钠 132.0 mmol/L 氯 98.0 mmol/L 二氧化碳结合力 14.0 mmol/L 尿素 34.6 mmol/L 肌酐 47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