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战略管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258144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战略管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有效教学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战略管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有效教学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战略管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有效教学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战略管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有效教学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战略管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有效教学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战略管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战略管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有效教学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武 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发现有很多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比如,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虽教学难度降低、教学内容删减,但并没有改变多数学生厌烦学习数学、学生的负担过重的现状。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是关键。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所谓“教学”,是指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因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二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到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只有知道学了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去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为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等。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要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学。教师不是评判者

3、,也不只是对学生提出要求,教师更多的是学生的服务者,他的职责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通过教师的努力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教师应努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使他们能自觉热爱学习,在学习中去体验快乐。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达到目标,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获得成功,这样的教学才会是有效的、高效的,才会是受人欢迎的。以往教师都能把所教内容准备得竭尽所能,讲课时也能做到如行云流水一样畅通,尽力处处讲到,常常是自我感觉惬意,却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忽略了学困生的困惑。这种单纯传授知识却忽略了对学生主体作用的指导和发挥,这就会让我们的教学常常处于尴尬境地的症结所在。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愉悦自己的过程

4、,而是为学生服务的过程,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努力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对事物认识、分析、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成功的喜悦中激发热爱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实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环境、评价体系等都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而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影响着课堂的进程与质量。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学的有效性看起来是对课堂而言的,实际上教学的有效,必须把握好教学各环节的有效,只有各环节的有效,才能促进课堂整体的有效和高效,因而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也

5、必须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从课前、课中、课后整体规划。一、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独立的主体,教师是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有效教学设计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保证。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

6、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具体教学设计时,要做到:1、心中有书分析和研究课程标准及教材。在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教与学的目标,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教师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精神,挖掘教材蕴含的真实意义,探寻问题,提炼问题,提升意义,准确地反映教材。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处理、调整、筛选、收集和利用有关资料信息,充实、延伸、拓展教学内容,形成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内容。2、目中有人了解和研究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设计时要了解学生内在的特点和差异,了解学生的问题和疑难,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弄清学生

7、对文本的认识基础,存在的障碍和认知要求。同时又不一味迁就学生的既有水平,降低教学要求,而要不断挖掘学生的认识潜能,为学生的发展创设适度空间。3、手中有法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时要做到教学方法的设计从课堂实际出发,体现方法决定效果,既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和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又要考虑到学生实际和教师的特点、风格和能力。切忌刻意求新、求异、求巧、华而不实的现象。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设想课堂生成的可能性,追求一个“活”字。4、脑中有时科学合理安排时间,追求效益最大化。在教学设计时要做到合理优化和科学安排课堂各教学环节的时间。杜绝时间安排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准确把握最佳授课时机

8、,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在讲精的基础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思考、质疑、讨论、互教互学、训练巩固。二、营造课堂氛围,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2.1、平等对话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课堂教学改革涉及多方面的问题,而如何建构师生之间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育人环境,营造师生教学“温馨共同体”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建构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师生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的课堂情景,就会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就绝不会轻易棒杀与自己教学思路不一致的笨拙的奇想怪想。例如,多边形内角之和这一课,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求出n边形内角之和为(n-2)180,然而却

9、有一个学生突发奇想,他不从顶点出发,而是从任意边上任意一点出发连接其他顶点,分割成三角形,教师与他热情对话,鼓励学生说理,找出这样作出(n-1)个三角形后n边形的内角和多了180度,应减去多余的180度,结果还是(n-2)180度,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仅使这位学生受到了鼓舞,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探究热情。2.2、.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时空,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去推导。教

10、师只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 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比如在进行“概率的意义”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随机抛掷一枚硬币,尽管事先不能确定“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但大家很容易猜到这两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各占一半。那么,大家的这种直觉是否正确呢?然后,教师布置试验任务,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在各组将测得的数据填写在教材上的表格后,教师将各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全班学生对数据进行统计,最后让全班学生进行总结交流。由于试验次数较少,有可能获得“正面朝上”的频率与猜想有出入,教师应启发学生分析产生差异

11、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每次随机试验的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发现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也具有规律性。像这种改变“在听中学”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做中学”、“尝试中学”、“体验中学”的机会,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培养能力的主阵地,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三、适时全面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新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归根到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实实在在的发展。评价应该是在客观公正的原则上以鼓

12、励为主。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滥用表扬评价,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作出相应的评价;对那些有错误但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断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孩子若生活在批评中,他学会谴责;孩子若生活在赞美中,他学会充满自信心。” 对学生进行赏识表扬是激励学生获得心理需求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适度的表扬评价,能强化学生自信、自爱、自尊的信念,化作一股强大的学习动力,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成效。四、有效作业训练,数学有效学习的保证。课堂

13、练习是检查认知目标的主要手段,安排一个紧凑、短时、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练习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练习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手段。课堂练习时间以十五分钟左右为宜。因为在课堂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既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成,又要进行课堂练习。而有效的课堂练习必须紧扣教学目标,选择练习的数量与质量要精致。有效的课堂练习要运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实施分层练习。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的讲授中,教师按同一目标发展,必然导致有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又“吃不了”。而实施分层练习具体可以这样操作

14、:将练习分成A、B、C三个层次,并且对应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A层为基础层,要求必须完成;B层为提高层,要求大多数同学完成;C层为创新能力层,要求学有余力的少数同学完成。分层递进练习是班级授课制中实施个别化辅导教学的新探索,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深化和具体应用。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使学生对知识形成真正的理解。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可以这样来判断:能否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所学知识,能否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能否运用知识解决变式问题,能否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五、优化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方面要坚持培养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并不断优化,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良好习惯,如:

15、课前预习与自学,课堂上如何听课,怎样使眼、脑、手、协调同;如何获取有用信息;练习后的复习、独立作业反思、归纳;知识网络的构建;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学会批判性地思考等等。另一方面又要培养学生,在教师应用“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和“自主型”教学方法的时候能有与之应对的学习方法。如,接受性学习,社会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使这三种教法与学法在相互作用下形成一个连续体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六、持续的“有效反思”与创新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助推剂,同时寄寓了教师职业的人生价值。这堂课里,孩子们学到了什么?掌握得怎样?孩子们学得快乐吗

16、?教学预设合适吗?我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机智孩子们身上有哪些闪光点?在这样的反思过程中培养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能力和习惯,以及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的效果,真正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有效教学策略需要我们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最终服务于新课程的数学课程目标: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追求有效,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老师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崔允漷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13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中国人事出版社4、初中数学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