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6飞向太空的航程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236224 上传时间:2020-06-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16飞向太空的航程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16飞向太空的航程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16飞向太空的航程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16飞向太空的航程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16飞向太空的航程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6飞向太空的航程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16飞向太空的航程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 飞向太空的航程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橘红( ) (2)翌年( ) (3)乾坤( )(4)酝酿( ) (5)横亘( )答案:(1)j (2)y (3)qin (4)yn ning (5)gn2.导语是新闻开头的一段话或一句话,它的特点是概述_。解析:主要是通过此题掌握新闻稿导语的特点。答案:新闻的主要内容3.主体是新闻的主干、核心。它要求围绕导语具体介绍新闻事实。在介绍事实时,通常采用主次结构,又叫_结构。解析:主要是通过此题掌握新闻稿主体的特点。答案:“倒金字塔”4.通讯和消息一样,也是用_说话,不同的是,通讯的内容比消息_、_、_。通讯的实效

2、性不及消息,但可以有_。解析:主要是通过此题掌握通讯和消息的区别。答案:事实 详尽 具体 形象 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解释词语。(1)不同凡响:答案:不同于一般的声响。比喻人或事物不平凡。凡响,平凡的音乐。(2)惊天动地:答案:使天地为之震惊。形容声音巨大或声势浩大,也形容意义伟大或变动剧烈。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实词,正确的一项是( )(1)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_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2)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_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3)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

3、委召开会议,作出_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4)1970年,19位优秀的飞行员被列入了预备航天员的名单,他们都经过了近乎_的各种身体测试。A.托举 震惊 实行 苛刻 B.带着 震动 实行 苛求C.托举 震动 实施 苛刻 D.带着 震惊 实施 苛求解析:“托举”把火箭推动飞船飞上天的状态很形象地表达出来,而“带着”则应是火箭在前,飞船在后,这不符合实际情况,用词不准确;“震动”,(重大的事情或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震惊”则是使大吃一惊的意思;“实施”虽也有实行(法令、政策等)的意思,但它比“实行”更正规一些,它后面往往跟的就是“法令”“政策”等;“苛求”后面往往有宾语,而“苛刻”一般没有。

4、答案:C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B.科学家们研究了许多防热材料;做了许多大型试验;甚至连飞船运输车和航天员吃的食品都做了出来。C.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D.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解析:B项两个分号应改为逗号,C项书名号应改为引号,D项“发射探空火箭”后、“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

5、后应为分号。答案:A4.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解析:A项有歧义,是“政府颁布法令,取缔药品交易市场”,还是“政府颁布法令,对取缔药品交易市场的任何做法,加以禁止”,表意不明确。C项也有歧义,是“独联体国家瞧不起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还是“独联体国家收看不到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表意不明确。D项歧义在于是“警方愤慨的对象是报案人”,还是“警方愤慨的对象是围观者”。答案:B5.这则新闻主体部分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

6、有什么特色?答案:新闻的主体部分,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这一部分所占篇幅最长,引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这就使得本文和同题材的其他新闻报道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多数新闻都是很详细地描述火箭发射的过程,党中央以及国人对于此事的关注,飞船上天后杨利伟的所见所感,即使有一些背景资料,也只是寥寥几笔。本文作者立意的角度更高,他们认识到“神舟”五号发射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是关注这样一些琐碎的场景,读者急需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故事。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

7、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为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才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凝重。6.“新华社酒泉10月16日电”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解析:这是“电头”。“电头”是很重要的,即使广播也不略去,播音员要在这条新闻之前播讲。外面加括号,是为了与正式电文区分开来,现在的报纸已换用另一种字体(如黑体字)表示,作用是一样的。参考答案:说明后面的新闻是由“新华社”(新华通讯社的简称)在“酒泉”于(2003年)“10月16日”发出的电文。其中包含了“谁”、在什么“地方”、何“时”三个内容,这是缺一不可的。有了“电头”,读者可以明白新闻的来处(新华社)、具体的日期和时间(因为新闻的时间性很强,过

8、了某一时间情况就可能发生变化)。电头的作用是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快乐时光 哥尔登在整个拳击比赛中,一直眉开眼笑。 他身旁的人问他:“你也是拳击师吗?” 哥尔登回答道:“不,我是牙科医生,这座城市里收费最低的牙医!”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载货 登载 刊载 转载 B.落伍 落选 落枕 落炕C.直角 画角 口角 角色 D.喷壶 喷泉 喷射 喷嚏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对语音的掌握情况。A项读音依次为“zi”“zi”“zi”“zi”;B项读音依次为“lu”“lu”“lo”“lo”;C项读音依次为“jio”“jio”“ju”“ju”;D

9、项全读“pn”。答案:D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静侯 落伍 测试 一鼓做气 B.翌年 开僻 尘封 不同凡响C.透露 联名 苛可 惊天动地 D.酝酿 横亘 辉煌 耸入云天解析:A项中“侯”应为“候”,“做”应为“作”。B项中“僻”应为“辟”。C项中“可”应为“刻”。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新式标点符号指的是萌芽于清末,诞生于“五四”,_到现在的标点符号系统。(2)就在两千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碧江谷地_,一天内攀登500米高的山岭,又降到1000米深的峡谷。(3)他们请一些有经验的儿科大夫担任“电话医生”,就有关儿童保健方面的问题_咨询

10、,解答家长们提出的问题。A.延续 考察 进行 B.沿用 考察 提供C.沿用 考查 提供 D.延续 考查 进行解析:“延续”指“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延长下去”,“沿用”指“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根据(1)句句意应为“沿用”。“考察”强调实地性,“考查”强调“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根据(2)句句意应为“考察”。(3)句根据句意应是大夫提供咨询,家长进行咨询,所以选“提供”。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

11、观众深受教育。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解析:A项“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此处误用。C项“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此处使用不当。D项“左右逢源”比喻事情无论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此处与句意不相符。答案:B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

12、送入太空的国家。 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5.目前,在世界上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是哪三个?答案:俄罗斯、美国和中国。6.上文中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解析:要了解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与描写。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即可。答案:描写和议论。7.把第一段的文字改为“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巨响,运载火箭喷射出火焰,飞船升空”,表达效果如何?解析:先确定表达方式,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差别,写出效果。参考答案:改后文字是叙述,运用叙述文字虽然简洁,但其表达效果太平淡。而原文运用的是描写手法,描写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13、描绘出了飞船升空时的声音(惊天动地)、色彩(橘红色)、动态(拔地而起、直刺九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火场最重要处是火线,而武警战士,就搏斗在火头上。 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战士啊,大的十八九岁,小的只有十五六岁,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他们的教导员汪松临告诉我:在死守秀峰二支线时,这些战士每人背负2030公斤,迎着火头上。风力灭火机震动两个小时,耳朵就什么也听不见了。他们敢冲、敢拼、敢和火头正面搏击用十几台风力灭火机把几丈高的火头撕开缺口,10分钟内就把火头掐住。 那是何等骇人的搏斗,在与大火相距一米处搏击,打着打着,有什么东西贴在脸上了,一摸,原来硬盔被烤化了,手一捅一个窟窿

14、。 前面的人用风力灭火机灭火,由于离火太近,会被烤得皮化肉焦,于是,有人用水枪往扑火者身上喷水,水喷上就被烧干,干了再喷,就这样边喷边打,身边雾气腾腾,可人还是烤得受不住。 站着打,斜着打,在低矮浓密的马尾松中人穿不过去,就把灭火机伸出去,躺在地上打。有的战士12个小时没下火线,手勾不动灭火机,一头栽倒在地,累得想爬也爬不起来;临来时背着的水壶,谁也没舍得喝一口,都浇到倒木上去了(不浇灭刚扑息的倒木,马上在身后就会燃烧起来),渴得嘴唇像兔子嘴一样,裂几道口子。岭北水金贵,渴得实在耐不住了,就把草皮子扒开,把脸在草棵子上阴一会;脚窝里渗出一点儿水,忙把手帕浸湿,拣出水里的虫子,喝一口。(摘自大兴安岭森林火灾)8.通讯往往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来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请你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