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晏子使楚》同步练习2 长春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233002 上传时间:2020-06-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晏子使楚》同步练习2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晏子使楚》同步练习2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晏子使楚》同步练习2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晏子使楚》同步练习2 长春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晏子使楚》同步练习2 长春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晏子使楚》同步练习2 长春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晏子使楚》同步练习2 长春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晏子使楚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给下列字注音。晏 缚 曷 枳 熙 2解释加点的字。 楚王赐晏子酒 缚者曷为者也 楚王闻之 王曰:“何坐?” 吏二缚一人诣王 晏子将使楚 齐人固善盗乎? 圣人非所与熙也 寡人反取病焉 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意义谓左右曰 古义: , 今义: 。其实味不同 古义: ,今义: 。寡人反取病焉 古义: ,今义: 。4下列句子中与“何以也”句式相同的是( )A晏婴,齐之习辞者 B缚者曷为者也 C圣人非所与熙也 D为其来也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齐人固善盗乎 B缚者曷为者也 C圣人非所与熙也 D略无阙处二阅读理解、分析。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

2、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6下面哪两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 ) 齐之习辞者也 所以然者何?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庞然大物也 幼时记趣生于淮北则为枳 为其来也 今民

3、生长于齐不盗 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坐盗。”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黄鹤楼7翻译“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答:翻译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答:8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楚王的“笑“应该是什么样的笑?表现出楚王当时什么样的心态?答: 9“寡人反取病焉”的结果可用一句成语来概括,那就是 。10文中晏子与楚王形成鲜明的对比,试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分别用两个以上成语概括 )晏子:楚王:11晏婴保护了自己也保全了国家的尊严,靠的是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根据吗?答:三.探究、写作12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 ,把“淮北”比为 ;

4、把“橘”比为 ,把“枳”比为 。你知道吗,从现代植物学看,橘和枳是不同种的,因此“橘化为枳”的说法是不科学的了。那么你能用其他的方法反驳楚王吗?答:13.课文讲晏子使楚受辱,请你结合下面材料,谈谈你的启示。2005年7月26日,数百名中国游客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云顶高原第一世界酒店遭受了侮辱。起因是房卡被画上不雅图案。数百名中国游客强烈要求酒店高层出面解释道歉,并集体前往酒店大堂静坐示威。大家高举房卡,并拒绝接受酒店方提供的水和食物。就在中国游客议论纷纷要求面见管理层时,酒店警卫竟然出动狼狗维持秩序。 14本文晏子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你结合下面的例子说说外交家们外交的品质。一次,周恩来接见的

5、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答: 晏子使楚答案1晏yn 缚f 曷h 枳zh 熙x2赐:赏赐 曷:同何,什么 闻:听到 坐:犯罪 诣:到 使:出使 善:善于 熙:同嬉 病:辱3古义:指近侍;今义:左和右两方面。古义:它的果实;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含转折)。古义:辱;今义:疾病。4B5A6AC7略8尴

6、尬的笑,羞惭的笑,难堪的笑等 自嘲无奈的心态9自取其辱 或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0楚王自作聪明、仗势欺人、心劳舌拙,不堪一击晏子机智善辩、义正词严、不卑不亢,所向无敌。11晏子凭借自己机智善辩的才能和不亢不卑的态度,成功地出使楚国,并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晏子在反驳时,他“避席”以对,显示其庄严的态度,但在说话时,又非常注意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的、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婴闻之”留有余地,用“得无”、“耶”等一类虚词,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他义下辞严而又不亢不卑地折服了楚王。12齐,楚,不盗之民,盗贼

7、只要能举出事例证明有很多事情是后天学的,而不是先天就决定的就行了。13时刻要以维护祖国的尊严为己任 国家发展富强,我们的地位也提高14机智善辩、不卑不亢、具有时刻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情怀。晏子使楚同步练习题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

8、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1.晏子将使楚 2.楚王闻之 3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4.谓左右曰 5.今方来 6.吾欲辱之7.何以也 8.左右对曰 9.为其来也 10.臣请缚一人 11.过王而行 12.何为者也13坐盗 14晏子至 15楚王赐晏子酒 16.酒酣17.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18吏二缚一人诣王19缚者曷为者也 20王视晏子曰 21齐人固善盗乎 22晏子避席对曰 23晏闻之 24橘生淮南则为橘25生于淮北则为枳 26叶徒相似 27其实味不同 28所以然者何 29水土异也 30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31入楚则盗 32寡人反取病耶 33圣人非所与熙也二. 通假字:(写出其音、形、义)1. 缚者曷为者也?曷: 2. 圣人非所与熙也。熙:三. 古今异义词1. 何坐 坐:(古) (今)2. 其实味不同实:(古) (今)3. 寡人反取病焉 病:(古) (今)4所以然者何所以:(古) (今)四、翻译以下句子。(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