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201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232999 上传时间:2020-06-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201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201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201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201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201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201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201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2012年第一次模拟考试初三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6 0分钟 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Mg-24Zn -65 Cu-64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注意: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第1题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蛋清溶液中滴加饱和硫酸铵溶液 B日本核电站工作人员给核电机组注水降温C炼油厂蒸馏原油获得汽油、煤油等产品 D露置于空气中的铁片表面逐渐出现红棕色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米汤中加入碘

2、酒,呈现蓝色C把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银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D滴有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蓝色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硝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 B氧化物是指含氧元素的化合物C用盐酸鉴别黄铜(铜锌合金)冒充的假黄金 D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三价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5下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 B可用灼烧法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C只能通过吃药的方法补充钙元素 D用碳酸钙用作食品干燥剂6下列物质长久盛放在敞口的容器中,会变质且质量变大的是A浓盐酸 B浓硫酸 C生石灰 D食盐7下列应用化学科学对物质进行研究

3、的基本方法或所得的结论,错误的是A氢气和甲烷的密度都比空气小,所以都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所用的烧杯必须是干燥的C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D通过测定两种稀盐酸的pH,可以比较它们的酸性强弱8下列物质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ANa2CO3 NaOH BCO2 O2 CCaCO3 CO2 DKNO3 KCl9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B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C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10下列关于分子

4、、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可以转化成离子,离子不能转化成原子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C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第11题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11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AKCl(K2CO3)加适量稀盐酸,蒸发BCO2(CO)点燃CNaCl(CuSO4)溶解,加适量Ba(OH)2溶液,过滤、蒸发D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12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关于甲、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甲为单质,丙为单质,则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B若

5、甲为碱,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C若丁为水,则甲、乙中至少有一种物质为酸或碱D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生成的C、D质量的总和不一定等于20g13下列叙述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固体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B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变浑浊 C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加入Fe(OH)3,溶液显红色 D用PH试纸测得某地雨水的PH为6.514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ANH4NO3、KOH、NaCl、Fe2(SO4)3 BK2CO3、Ba(NO3)2、HCl、Na2SO4CCuSO4、H2SO4、NaOH、HNO3 DNa2SO4、MgCl2、KN

6、O3、NaOH15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CDBA A在一定量的H2SO4和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D等质量块状CaCO3和粉末状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16(5分)用数字和符号表示(1)2个氢分子_ (2)3个铵根离子_(3)2个硫原子_(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17(4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1)电解水 正极与负极气体的体积比为 (2)氢氧化钡溶

7、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此时液体的导电性比反应前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18(3分)2010年4月26日福厦高铁通车,为国家沿海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路段,铁路全长273公里,技术标准为I级双线电气化,时速250公里。(1)铁路建设中使用大量材料:铺路基的石子 垫在石子上的钢筋水泥柱 钢轨等其中钢筋水泥柱属于_ 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2)施工建设中,常用点燃铝和氧化铁(Fe2O3)的混合物,生成氧化铝和熔融状态下的铁,利用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进行焊接铁轨中的缝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过程中 能转化为热能。19(3分)右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8、,回答下列问题:(1)_时,A、C的溶解度相等。(2)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如采用改变温度的方法,则应_(填升温或降温)。(3)在t3时,现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90g降温至t2时,可析出晶体A(不含结晶水) g。20(4分)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请回答:(1)G的化学式为_,E与F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_;(2)C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1(3分)高纯度的氧化铜可用作颜料、有机合成催化剂等,以下是用粗铜氧化法获取高纯度氧化

9、铜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写出固体B所含的物质:_。(3) 洗涤固体B应使用的试剂是_。22(7分)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得知CO2在高温时能与木炭反应生成CO,他决定对该反应进行探究。【提出问题】CO2与木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是否生成CO?【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下图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1)A中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_(3)B中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其作用是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C中装有浓硫酸,其作用是_(4)E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实验结论】经检验F处的气体为CO。结论:CO2

10、在高温条件下与木炭反应生成了CO。【实验反思】有同学对A装置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改进后的优点是_。【实验拓展】撤去B,按ACDE顺序连接。然后A中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生成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此时要检验该实验条件下D中木炭所发生反应的所有生成物,除在F处点燃并检验生成物外,还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实验是_。23(5分)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 常见的固体物质。【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右图所示。(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

11、到烧杯内壁有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他们猜想的依据是 。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并填入下表实 验 操 作预期实验现象结 论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24(6分)为测定铜锌合金的组成,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将200克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到40克合金中,得出如下数据和图像。请计算:(1)a的数值为 。(2)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3)计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命题:屈红梅

12、审核:李冬生 (化一模) (01机 2012春)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2012.51-5 DBBAB 6-10 CCDDC 11AC 12C 13A 14AB 15BD通电16(1)2H2(2)3NH4+ (3) 2S (4)N2 (5)Al2O317(1)2H2O=2H2+O2 1:2(2)Ba(OH)2+H2SO4=BaSO4+ 2H2O减弱18(1)D (2)2Al+Fe2O3 2Fe+Al2O3 化学19(1) (2)升温 (3)20 20(1)H2 化合反应 灭火、人工降雨等 (2)CO+CuO=Cu+CO2(其它金属氧化物也对)21(1) CuO+ H2SO4=CuSO4+H2O (2)Cu、Fe (3)稀硫酸22【实验探究】(1)CaCO3+2HCl=CaCl2+H2O+CO2 (2) 略 (3)干燥O2 (4)吸收CO2 【实验反思】 可通过控制加酸的量,控制产生气体的快慢;同时起到液封的作用。MnO2【实验拓展】2H2O2=2H2O+O2在D、E之间增加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来检验CO2气体23(1)水珠 (2)CO2+Ca(OH)2=CaCO3+H2O(3)化学变化前后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