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项目管理)公安地下管线普查项目技术设计书-汪生轩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231139 上传时间:2020-06-2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8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项目管理)公安地下管线普查项目技术设计书-汪生轩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20年(项目管理)公安地下管线普查项目技术设计书-汪生轩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20年(项目管理)公安地下管线普查项目技术设计书-汪生轩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20年(项目管理)公安地下管线普查项目技术设计书-汪生轩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20年(项目管理)公安地下管线普查项目技术设计书-汪生轩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项目管理)公安地下管线普查项目技术设计书-汪生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项目管理)公安地下管线普查项目技术设计书-汪生轩(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安县城区地下综合管线探测及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 技术设计书公安县城区地下综合管线探测 技术设计书武汉市创优贝斯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二零一六年七月份目 录一 工程概况1二 作业依据1三 地下管线普查2(一)总体要求2(二)精度要求3(三)地下管线探查3四 内业数据处理和管线图的编绘27(一)数据处理及图件编绘工作流程27(二)地下管线数据库建设27(三)地下管线成图29(四)地下管线图编绘29(五)综合管线图的编绘31(六)专业地下管线图的编绘33(七)局部放大示意图及断面图的编绘33(八)地下管线图编绘检查34(九)地下管线探测的接边技术措施34(十)地下管线成果表的编制35五 成果资料的验收和

2、归档36(一)验收36(二)资料进馆37六 提交资料38第 17 页 共78 页公安市城区地下综合管线探测及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技术设计书一 工程概况公安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南部,隶属荆州市,位处长江中游南岸,东联汉沪,西接巴蜀,南控湘粤,北通陕豫,有“七省孔道”之称,与洞庭湖平原一衣带水,与荆州古城一桥相连。武汉科岛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受公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委托,负责实施公安市城区地下综合管线探测及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工程,本工程探测范围为公安市主城区约65平方公里范围内5米及以上宽度道路(含人行道)上的地下管线。工作内容:1.需查明的地下管线包括:给水、排水(雨水、污水、雨污合流

3、)、燃气、电力、通讯、工业、热力、综合管沟和不明管线;2.管线普查应查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埋深(或高程)、走向(流向)、规格、材质、性质、权属单位、埋设时间、埋设方式以及管线附属物、构筑物信息;3.对所查明的管线编制管线点成果表,编绘地下管线图,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公安市地下管线探测坐标系统采用国家统一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管线图的分幅与公安市地形图分幅一致,成果图件综合管线图比例尺为1:500,专业管线图比例尺为1:1000,局部放大图或断面图采用1:501:200比例尺。二 作业依据1.CJJ 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2.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3.GB/T

4、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4.GB/T 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5.GB/T 14395-2009城市地理要素编码规则 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市政工程管线;6.CJJ/T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7.CJJ 100-2004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8.GB/T 24356-2009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9.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10.公安市地下管线普查及系统建设技术规程(公安市城区地下管线普查领导小组制定)。三 地下管线普查(一)总体要求1、地下管线普查的对象:敷设于

5、公安市主城区内的地下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热力、通讯、工业、综合管沟和不明管线等。2、地下管线探测范围为:公安市主城区的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以下简称街巷)宽度大于5米的已形成道路(含人行道),以道路两侧第一排建筑物外边线为界;开放式小区具有社会功能的道路,以道路两侧第一排建筑物外边线为界;穿过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其他居民区等(以下简称面积单元)的具有转输功能的管线(给水、燃气的干管,排水管管径300mm、方沟400 mm400mm)。3、地下管线探测的管线类别和取舍标准按下表执行。地下管线普查取舍标准No.管 线 类 别区域取 舍 标 准1给水至街巷、面积单元的进口管径10

6、0mm2排水(含雨水、污水)至街巷、面积单元的进口管径300mm,方沟300mm300mm3燃气至街巷、面积单元的进口全测4电力至街巷、面积单元的进口全测5通讯(电信、移动、联通、有线电视、军用光缆等)至街巷、面积单元的进口全测6工业至街巷、面积单元的进口全测7热力至街巷、面积单元的进口全测8综合管沟全测9不明管线全测注:排水管道的管径指的是内径,其它管道的管径指的是不含保护层的管道外径,有保护材料的管线断面尺寸指的是管块或管沟的内壁尺寸。5、各外业组测区划分后,可同时进行测区控制测量和管线普查,普查过程中,要同步誊写明显管线点调查记录表或地下管线探查记录表,并绘制管线草图。测区工作达一定工作

7、量后,外业组对探测成果要进行质量自检,自检管线点数量要符合规程要求,自检合格后,外业组要尽快进行管线点的坐标测量,以免管线点的标识日久失效。6、测区外业工作结束后,外业组要将编录好的管线点成果数据和地下管线图形数据提交给项目内业组。管线点成果数据以电子表格提交, 图形数据文件以DWG格式提交,且须与AutoCAD2000以上版本兼容。外业组图形文件以公安市1:500图幅为单位提交,成果数据文件以测区为单位提交。7、内业技术负责人应检查外业组提交的成果数据是否满足公安市地下管线普查与系统建设技术规程的要求,数据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二)精度要求1、地下管线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平面位置限差:ts

8、:0.10h; 埋深限差:th:0.15h。(式中h为地下管线中心埋深,单位为厘米,当h100cm时则以100cm代入计算)2、在明显管线点上实地量测地下管线的埋深误差不得超过5cm,中误差不得超过2.5cm。3、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ms(相对于邻近控制点)不得大于5cm;高程测量中误差mh(相对于邻近控制点)不得大于3cm。4、地下管线图测绘精度:地下管线与邻近的建筑物、构筑物、相邻管线以及规划道路中心线的间距中误差mc不得大于图上0.5mm。5、地面灯杆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mg(相对于邻近控制点)不得大于15cm。6、架空的照明控制箱和路灯专用变压器的测量精度:平面位

9、置中误差和高程测量中误差(相对于邻近控制点)不得大于15cm。(三)地下管线探查地下管线探查主要流程包括:资料搜集、现场踏勘、方法实验、仪器一致性检验、编写技术设计书和项目作业计划书、现场探测、现场调查、质量检查、图根测量与管线点测量、内业整理等工作,现将技术细节分述如下:1、资料搜集在开展现场探测工作之前,需全面搜集工区的相关图纸资料。一般包括:(1)1/500地形图和电子底图;(2)已有的地下管线图;(3)各种地下管线的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及检修记录、技术说明资料;(4)各种地下管线的材质、规格、构筑特征、分布范围、用途以及运行记录等;(5)相关的测绘资料,如测区及邻近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和

10、高程;(6)甲方的管理规定尤其是安全规定。2、现场踏勘在搜集整理和分析已有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踏勘,核查已有地下管线资料的可信度和可利用程度;核查测区地形图的现势性和测量控制点的位置以及保存情况;察看测区地物、地貌、交通情况、气候条件、地球物理特征及可能的干扰因素;大致了解测区内地下管线分布及裸露情况,可能存在的管线类型、埋深、材质、管径及其相互关系。通过与已探测过的类似工作进行比较,提出探测技术方案并分析其可行性。初步确定技术方案后,选部分地段进行方法可行性试验,确定所用方法和仪器设备,掌握提高探测精度的途径,最终确定合理的探测方法和技术。3、方法实验项目组技术人员在2010年10月21日

11、进场,于次日进行了现场踏勘和仪器方法试验,根据踏勘发现测区内目标体(待测)主要为金属类管线,与周围介质存在明显地球物理物性差异,因此方法试验拟定为针对金属管线的低频电磁法。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及拟定的探测方法,项目主要技术负责人和探测人员对本项目拟投入的英国雷迪RD4000和日本富士PL960地下管线探测仪,选择测区内不同的路段做最近收发距、信号激发方式、工作频率、定位和定深等试验。(1)收发距的选择最小收发距的选择是在确定地下无干扰管线的情况下,使用不同发射功率、不同频率,采用感应法来测定不同间距下的接受机信号。本次试验选择在无管线干扰的地方,试验以发射机为起点,雷迪仪器设定接受机增益读数为“6

12、0”,富士仪器设定接受机增益读数为“30”,每隔1.0m读一次数,直到接收机读数趋于平稳或衰减为“0”。(试验数据见仪器收发距记录表)仪器收发距试验结果:仪器型号频率(kHz)发射功率收发距(m)RD4000825%10RD4000850%13RD4000875%15RD40008100%17RD40003325%9RD40003350%12RD40003375%14RD400033100%15RD40006525%10RD40006550%12RD40006575%14RD400065100%15PL96083100%13由上表可知,不同仪器、不同频率、不同发射功率,所采用的最小收发距离也不

13、尽相同。在方法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不同的管类和不同的材质进行最佳收发距试验。在埋深较浅、干扰较小的条件下,燃气管线为钢管时,仪器的探测距离可达60米左右,给水铸铁管为40m左右,根据经验使用RD4000地下管线探测仪,最佳收发距应为1530m内,PL960地下管线探测仪最佳收发距应为1325m内。(2)工作频率的选择本次探测采用的仪器不同,频率也不同,我公司对不同的仪器采用不同的功率和不同的激发方式进行试验。从实验结果看,不同类型仪器使用不同功率在多数地段对仪器定位定深影响不大,只是信号强弱稍有不同,其中英国雷迪RD4000为33kHz最强,日本富士PL960为83kHz最强。线缆类管线通常以管

14、块埋设,对管块内管线较少、排列疏松、埋深较浅,使用任何工作频率均能取得较好的探测效果。在电缆较多、埋深较深的情况下,使用33kHz和83kHz时,相互间耦合弱,测定深度和实际深度相比在限差范围内,使用8kHz和65kHz时,定深结果不太稳定,如选择高频334kHz,追踪距离过短,平面定位和定深均较差。对于部分光缆,可采用83kHz频率探测,过低或过高频率都无法取得满意效果。本次探测RD4000仪器宜选择33kHz,日本富士PL960宜选择83kHz为工作频率,除此以外的频率视实际情况而定。(3)信号激发方式的选择地下金属管线的方法实验,采用感应法或直接法均取得较好的探测效果。对于管线多干扰大的地段,采用直接法亦可对目标管线进行区分。埋设于地下的电信管线探测主要是靠调绘和明井(沟)的资料收集和揭露。个别连接情况不清,尚需在地面沿铺设走向追索时,可用富士或雷迪管线仪使用夹钳法或感应法即可解决。(4)定位定深方法的选择根据方法实验数据可知,在管线单一无干扰时,用极大值和极小值法进行平面定位,均在误差范围内;在有多种管线或干扰的情况下,极大值法比极小值法准确。在实际探测中可采用极大值法对目标管线进行定位,复杂地段可用极大值法和极小值法相互验证,以提高探测的准确度。对于弯头或三通可采用交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