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复习生物1讲解材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224276 上传时间:2020-06-26 格式:PPT 页数:133 大小:6.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复习生物1讲解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必修三复习生物1讲解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必修三复习生物1讲解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必修三复习生物1讲解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必修三复习生物1讲解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复习生物1讲解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复习生物1讲解材料(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内环境与稳态,一.,体液,细胞内液(约占2/3) 细胞外液,血 浆 组织液 淋巴,二、内环境的范围,内环境,血 浆,组织液,淋 巴,(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体内绝大部分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细胞外液),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概念的解析,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对于外界环境提出,细胞外液是相对于动物和人的细胞内液提出的。因此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 。 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有这三种。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因而汗液、尿

2、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淋巴循环,内环境各液体之间的关系,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90%,水 无机盐(1%) 蛋白质(7%9%) 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细胞外液三者成分的主要区别:,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其主要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酸碱度:人体血浆的PH值为7.357.45,血浆

3、酸碱度的稳定与HCO3、HPO4 2等离子有关。 温 度:人体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呼吸道、肺泡腔、口腔、消化道、膀胱腔与外界环境相通。因此汗液、尿液、唾液等不属于体液,属于外界环境。,1、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唾液属于体液吗?,2、体内各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一样吗?,血细胞 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皮肤细胞,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组织液,组织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思考讨论,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于 “内环境的成分”?,1、先确定该成分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与淋巴中,凡是能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的一切物质(包括水、气体分子、代谢产物、营

4、养物质、酶、激素、抗体等)均可看做内环境成分。 2、以下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1)只能存在于细胞内或细胞膜上的成分:血红蛋白、糖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胞内酶及核酸等。 (2)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如消化道、呼吸道、尿道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均不可看做内环境,因而其所含物质也不可看做是内环境成分。,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外界环境中的物质,体 内 细 胞,内环境,循 环 系 统,血液循环,淋巴循环,组 织 液,血浆,淋巴,五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的稳态:正常机体通过 ,使各个器官 系统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叫稳态。 稳态是恒定不变的吗

5、?举例说明。,调节,协调活动,相对稳定状态,不是,是一个动态平衡,例如: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的不同而变化,同一个人 一日之内也有变化,但始终接近37。,2、稳态维持的主要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章,轴突末梢,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神经元(神经细胞),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对内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弧,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2. 反射的结构基础

6、-,反射弧,神经中枢:,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定刺激,(1) 静息状态: 静息电位:,(2) 兴奋状态: 动作电位:,内负外正,内正外负,K+外流,Na+内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3)传导,局部电流刺激相近未兴奋部位产生动作电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膜内:电流由 部位向 部位传导。 膜外:电流由 部位向 部位传导。,兴奋,未兴奋,未兴奋,兴奋,相同,(相反),电流移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电流,受体蛋白,突触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轴 突,线粒体,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细胞器:,释放(胞吐)

7、 种类(兴奋型、抑制型) 方向:单向传递 发挥作用后被分解,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2.神经递质:,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突触前膜,膜电位变化,4.传递形式:,5.传递方向:,单向传递,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传递过程:兴奋,传递特点:,突触传递的特点:突触传递由于要通过化学递质的中介作用,因此具有不同于神经纤维传导的特点:,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就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逆向传递。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反射弧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单

8、向传递,3、分类: 。 。,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 轴突树突型:,轴突与细胞体相接触,轴突与树突相接触,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双向传导,单向传递,快,慢,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小结,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此区发生障碍,不会讲话,此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此区发生障碍,不会写字,失写症,运动性失语症,听觉性失语症,失读症,Write,Speak/Say,Hear,View,2、人脑大脑皮层(左半球)的言语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腺,卵巢,睾丸,分泌促甲状(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分泌肾上腺素等,

9、分泌雌性激素等,分泌雄性激素等,分泌甲状腺激素等,分泌胸腺激素等,其中的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抗利尿激素,血糖 0.81.2 g/L,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正常情况下),1.6-1.8 g/L,糖尿,血糖平衡的调节,胰岛B细胞,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抑制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血糖降低,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胰岛B细胞,组织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促进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下丘脑,下丘脑,肾上

10、腺,肾上腺素,促使肝糖元分解 升高血糖,下 丘 脑,垂 体,甲 状 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甲状腺激素分泌的 分级调节示意图,反馈,3.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体激素,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二、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大脑皮层,垂体,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 管重吸收水分,尿量,细胞外液渗透压,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降,下降,减少,(1

11、)调节的激素是_,由_分泌,_释放,其靶器官是_,作用是促进_加强对水分的_。 (2)调节的方式为_调节,中枢为_ ,渴觉中枢为_,感受器_。,2.水平衡调节,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垂体,肾小管和集合管,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神经-体液,下丘脑,大脑皮层,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想一想:,人体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热量?通过什么途径散失热量?,产热途径: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最多) 散热途径: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低温,正常体温,高温,血管_,皮肤血流量_,皮肤温度_,散热量_,血管_,皮肤血流量_,皮肤温度_,散热量_,上图

12、是血管分别在低温、高温和正常温度时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情况,据图分析: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是如何调节人体表面温度的?,收缩,减少,下降,减少,舒张,增加,上升,增加,(一),(二),寒冷环境,炎热环境,立毛肌收缩、汗液分泌 少、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汗液分泌 增多、毛细血管舒张,寒冷环境,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汗腺分泌减少,回到正常的体温,体温增高,冷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传出神经,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增加产热,肝脏、肌肉代谢增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骨骼肌不自主颤栗 立毛肌收缩,高温,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汗腺分泌增加。,增加散热,温度降低,回到正常的体温

13、,温觉感受器兴奋(皮肤、黏膜、内脏器官),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寒冷环境,产热,散热,分泌增加,增强细胞代谢,收缩, 分泌减少,炎热环境,散热:,增加, 皮肤的毛细血管 。,增加,减少,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皮肤毛细血管,汗腺,增加,汗腺分泌,舒张,收缩,身体颤栗,骨骼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立毛肌,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 。,是机体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有: (1)感受器: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 (2)传导: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之 产生渴觉 (3)分泌:在渗透压升高时分泌抗利尿激素,在外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

14、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盐(渗透压)调节中枢,部分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1)_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_;抑制_ (2)升高血糖的是_,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_;_也可升高血糖,其作用为促进_,在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的同时,又可释放热量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故肾上腺素在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中都发挥作用。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为_关系,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互为_关系。,相关问题拓展与分析:,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拮抗,协同,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肾上腺素,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体液中的各种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抗原的概念:,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二)抗原和抗体,举例:,病原体(病菌、病毒)表面的蛋白质物质,寄生虫,花粉,异型红细胞,异体组织、自身异常细胞,特征:1.异物性 2.大分子性 3.特异性,进入机体的病原体、自身异常细胞,大多是蛋白质或多糖,只能与相应抗体或效应T细胞特异性结合,抗原(细菌),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