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统练测试题【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224090 上传时间:2020-06-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统练测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省201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统练测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省201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统练测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省201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统练测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省201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统练测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统练测试题【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统练测试题【会员独享】.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州中学2011年第一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高三 物理选择题部分(共120分)选择题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 56 Na 23 O 16 S 32 N 14 C 12 H 1一、选择题(本题共17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FABa图b图16如图a所示,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B,用以轻弹簧相连接,这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b),研究从力F刚作用在木块A瞬间到木块B刚离开地面瞬间的这一过程,并选定该过程中木块A的起点位置为座标原点则下面图中能正确表示力F和木块A的

2、位移x之间关系的图是 A.FOxD.FOxB.FOxC.FOx17如图所示,小圆环A吊着一个质量为m2的物块并套在另一个竖直放置的大圆环上,有一细线一端拴在小圆环A上,另一端跨过固定在大圆环最高点B的一个小滑轮后吊着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如果小圆环、滑轮、绳子的大小和质量以及相互之间的摩擦都可以忽略不计,绳子又不可伸长,若平衡时弦AB所对应的圆心角为,则两物块的质量比m1m2应为 A. B. C. D.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a)(b)FOF/Na/ms2203062618如图

3、(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A物体的质量O2图中插入文字乙甲O1图中插入文字F图中插入文字B斜面的倾角C加速度为6m/s2时物体的速度D加速度由2m/s2增加到6m/s2过程物体通过的位移19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一个挡板,截面为 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在从甲球心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极其缓慢地移动

4、,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设乙对挡板的压力F1,甲对斜面的压力为F2,在此过程中AF1缓慢增大 BF1缓慢减少m2m3mFCF2缓慢增大 DF2缓慢不变 2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五个力的作用B当F逐渐增大到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当F逐渐增大到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D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非选择题部分(共180分)非选择题部分共12题,共180

5、分。21(10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 实验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g取9.8 m/s2)钩码质量m/102 g01.002.003.004.005.006.007.00标尺刻度x/102 m15.0018.9422.8226.7830.6634.6042.0054.50(1)根据所测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的刻度x与钩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_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的弹

6、簧的劲度系数为_N/m.22(10分)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t1、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x,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在不增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如何判定调节是否到位?(2)若取M0.4 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Am15 gBm215 gCm340 g Dm4400 g(3)在此实验中,

7、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求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用t1、t2、D、x表示)23(18分)一个底面粗糙、质量为M的劈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劈的斜面光滑且与水平面成30角;现用一端固定的轻绳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放在斜面上,小球静止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30,如图所示,求:(1)当劈静止时绳子的拉力大小.(2)地面对劈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v0aMN(3)若地面对劈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地面对劈支持力的k倍,为使整个系统静止,k值必满足什么条件?24(20分)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质量为2kg,管长为24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受到F=16N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

8、,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同时在M处一个大小不计的小球沿管的轴线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不计一切阻力,取g=10m/s2求:(1)空管的加速度的大小与方向(2)若小球上抛的初速度为10m/s,经过多长时间从管的N端穿出?(3)若此空管的N端距离地面64m高,欲使在空管到达地面时小球必须落到管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求小球的初速度v0大小的范围25(22分)如图所示为火车站装载货物的原理示意图,设AB段是距水平传送带装置高为H=5m的光滑斜面,水平段BC使用水平传送带装置,BC长L=8m,与货物包的摩擦系数为=0.6,皮带轮的半径为R=0.2m,上部距车厢底水平面的高度h=0.45m设货

9、物由静止开始从A点下滑,经过B点的拐角处无机械能损失通过调整皮带轮(不打滑)的转动角速度可使货物经C点抛出后落在车厢上的不同位置,取g=10m/s2,求:(1)当皮带轮静止时,货物包在车厢内的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2)当皮带轮以角速度=20 rad/s顺时方针方向匀速转动时,包在车厢内的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3)试写出货物包在车厢内的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S随皮带轮角速度变化关系,并画出S图象(设皮带轮顺时方针方向转动时,角速度取正值,水平距离向右取正值)./rads1S/mABCHhL台州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统练高三 理科综合物理答案一、选择题答案题号14151617181

10、920答案CBACABBDAC二、非选择题21(1)见右图(4分) 04.9 (3分) 25.0 (3分)22、(1)取下牵引砝码,M放在任意位置都不动或取下牵引砝码,轻推滑块记录每一个光电门光束被档时间相等。(2)D。(3)a=23 、 (1)6分 如图(2分) 2FT COS30=mg (2分) 得FT= (2分) (2)6分 对M、M整体分析,摩擦力方向向左(2分) Ff=FT Sin30 (2分) 由Ff= (2分) (3)6分对M、M整体,FN+FT COS30=(M+M)g (2分) FfFn (2分) 由K(2分)24(1)(4分)mgF=ma(2分) 得a=2m/s2(2分)(

11、2)(8分)设经t时间,小球从N端穿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1=v0t+gt2 (2分)空管下落的高度h2=at2 (2分)则,h1h2=L (2分)联立得:v0t+gt2at2=L 代入数据解得:t=4s,t=1.5s(舍) (2分)(3)(8分)设小球初速度v0,空管经t时间到达地面,则H=at2得t=8s (2分)小球在t时间下落高度为h=v0t+gt2 (2分)小球落入管内的条件是:64mh88m (2分)解得:29m/sv032m/s (2分)25(1)(6分),货物在B点的速度为V0=10m/s (1分)货物从B到C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 (2分)设到达C点速度为VC,则:,所以:VC=

12、2 m/s (1分)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2分)(2)(6分)皮带速度 V皮=R=4 m/s, (2分)货物先减速后匀速,从C点抛出的速度为VC=4 m/s, (2分)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2分)(3)(10分)皮带轮逆时针方向转动:无论角速度为多大,货物从B到C均做匀减速运动:在C点的速度为VC=2m/s,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S=0.6m(2分)皮带轮顺时针方向转动时:、010 rad/s时, S=0.6m (1分)、1050 rad/s时, S=R=0.06 (1分)、5070 rad/s时, S=R=0.06 (1分)、70 rad/s时, S=4.2m (1分)S图象如图(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