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 第三单元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教案 湘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223957 上传时间:2020-06-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 第三单元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教案 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政治 第三单元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教案 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政治 第三单元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教案 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政治 第三单元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教案 湘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政治 第三单元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教案 湘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 第三单元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教案 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 第三单元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教案 湘教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教案 单元设计理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活中的科学无处不在,科学时刻影响着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步入二十一世纪后,我们人类只有掌握好科技、运用好科技,才能进入全新的发展时代。 科技早已深深地渗入到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科技正在不断加速行进,不知会把我们带向何方。微软有句名言:微软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个世界也是这样。 现在,我国素质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科技和教育,是大家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内容。说熟悉,是因为它与大家密切相关。说它陌生,是因为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似乎离大家又有很大一段距离。在前言中,提到科技时,是从白炽灯、水蒸汽、与亲人之间的电话问候这些平常得不能在平常的事情写起,而非一开始就提到“科技”,在心理上给学生造成一种居高临下、遥不可及的感觉。从身边非常熟悉的东西展开视角,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意识到:生活处处皆学问,现代生活处处有科技。在第三节,最后又回归到:面对我国在科技和教育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又处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该怎样做呢?教材从两个方面作了阐述: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和坚持学习不止。具体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

3、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 教育方面的差距,体会我国面临的发达国家科技教育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力,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是迎接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3、让学生在了解我国教育、科技成就的基础上,看到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还不高的一面,体会我国面临的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认识到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体会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注重提

4、高自身的创新素质,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在具体把握上,要注意三点。一是充分认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要充分认识到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二是经过感受、体验,认识到创新特别是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在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育必须创新;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要求科技创新。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5、。三是要注重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第一节、 科技改变生活第一课时 科技发展的足迹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 2、文字的出现为科技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3、了解三次科技革命。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048上的材料,说一说:如果完全失去了现代科技,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二、讲授新课。 【师】 展示两组材料: 第一组:名人名言:1、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

6、一却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2、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革命的力量。(恩格斯)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第二组:材料:据说,人类迄今为止拥有的核武器的梯恩梯当量,足以将自己毁灭22次以上!核威胁的论调,已不是一朝一夕了。再往前看,一次比一次规模更大,一次比一次死亡人数更多的世界性战争,至今回忆起来,仍叫人毛骨悚然。试想,没有现代高科技在其中发挥作用,其杀伤力会如此巨大吗? 思考:这两组材料说明什么? 【生】明确: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说明每一次科技革命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负作用。 【师】两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准确,高度概括了科技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是

7、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每一次科技革命都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科技发展的足迹吧! 【生】阅读教材049上文字 【师】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文字出现以前,人们用什么方式来记事?你知道哪几种古代文字? 【生】明确:象形文字、甲骨文、楔形文字等。 【师】每天我们都要和汉字打交道,那么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演变来的吗?它们又蕴含着怎样的科学道理? 例:“弓”中为何多道弯 现代的“弓”字是个象形字。在商代甲骨文,已有“弓”字。为什么“弓”字多曲折,而不是一段圆弧形呢?前者比起后者,在中间多了一道弯,非常有讲究,可以说,它是古代制弓技术的一大进步,

8、是一个有标志性的进步。 弓的中间为什么要弯一下?由现代力学知识知道,一根直的竹材可以想象是由许多薄竹片一层层粘在一起的。当竹子弯成弧形,外层竹片受拉力,内层竹片受压力。如果拉弓的劲越大,竹材弯的越厉害,当力达到不能承受的时候,就会出现裂纹甚至折断。为了让竹材承受较大的弯力,而外层不致裂开,于是古人想到,将竹材向相反的方向预先弯一下,使外层先受些压力,内层先受些拉力。等到使用弓的时候,外层受拉,内层受压,便可从内部先抵消一些力,而使弓承受的力增大,这样,“弓”的样子就形成了。先向反方向弯一下,用现代的工程术语叫做“加预应力”。 【师】讲一讲古代科技:例:近代科技的纪念碑埃及金字塔 在古埃及的尼罗

9、河畔,耸立着4800年前建造的金字塔,它可称为是古代建筑的奇迹。而在开罗西郊的胡夫金字塔则是金字塔群中的佼佼者。它建于古埃及第四王朝,由230多万块平均每块重两吨半的巨石砌成,高148米,底边长232米,四个底边之差不超过20厘米。 在胡夫金字塔中隐藏着许多奇异的奥秘。金字塔塔高乘上10亿,恰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即149504000公里;用塔高乘以周长,再除塔底面积,正好等于圆周率。尤为奇异的是,穿过塔的子午线,刚好把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成两半,塔高的重心恰好座落在大陆引力中心。人们对距今4800年精湛的科学技术不能不击节赞叹! 那么,建造金字塔的古埃及人用了那些技术呢? 可惜的是,有关当年

10、建造金字塔的资料都已散失。目前考古学家也只能凭只 首先在测量学和数学上,古埃及人已能利用几何和三角的知识,估计已对圆周率作过初步计算。 在机械上,已经能用轮子来制造各种轮盘,如车轮等,以减少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另外,也已能制作斜面、滑轮等省力的机械装置,使巨大原石块得以运输和堆积。鳞片爪的东西进行推算和估计。 古埃及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创造了世界奇迹-金字塔,为古代科技竖立了丰碑。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049050文字,完成下面表格。 开始 时间又名标志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三、总结: 第二课时 感受科技的魅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引

11、导复习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通过教师提供的背景材料及学生们根据相关问题查找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相互启发、讨论中了解科技革命给世界和中国带来的利弊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们的相互争论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及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 思想觉悟目标:帮助学生学会理性地看待科技革命的作用,确立科技以人为本的观念,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树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教学方法:以辩论、讨论、启发为主,主要是进行知识的拓展。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 二、 讲授讲课。 【师】日新月异的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我们一

12、起来感受科技的魅力吧! 【出示】1、汽车发展史: 汽车的诞生,汽车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这一百年,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如此惊人!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 汽车不仅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写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创业史。让我们一起来回望这段历史,品味其中的辛酸与喜悦,体会汽车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欢乐与

13、梦想 (1)宝马汽车发展史 “宝马”对一些车坛老大哥如阿尔法罗密欧、菲亚特、福特、梅塞德斯奔驰、标致、雷诺、劳斯莱斯等相比下她就显得是一间很年青的车厂,他们令人联想到捷豹(Jaguar),因为大家都有很多相近的历史背景和气质;然而近百年沧桑的BMW车厂却又比更年青的日本车厂显得成熟稳重,故事更动人和激动。 BMW的前身,刚才己提过是一家飞机工厂,他们在1916年3月7日成立,最初以制造流线型的双翼侦察机闻名于世,至于这家公司的名字叫BFW(Bayerische FlugZeug-Worke),“巴伐尼亚飞机制造厂”,公司始创人名吉斯坦奥托(Gustan Otto),其父是鼎鼎大名的四冲程内燃机

14、的发明家。吉斯坦在航空的高度成就,使他怀着很大的野心制造汽车,他后来这一决定,为汽车历史写下其中光荣的一页,那就是受到今天万千车迷爱戴的德国BMW车厂了。 (2)劳斯莱斯汽车发展史 “世界汽车中可称为贵族的,惟有劳斯莱斯。”劳斯莱斯成为英国王室专用车已有数十年历史,爱德华八世、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玛格丽特公主、肯特公爵等众多英王室成员的座驾都是劳斯莱斯。沙特国王、日本王子都对劳斯莱斯情有独钟。 劳斯莱斯名车系列: 1907:第一代名车“银魅”问世 1936:第一辆12缸发动机、时速100英里的“幻影”问世 1955:一代名车“银云”面世 1971:第一部敞篷跑车Corniche面世 1980:加长轴距的“银驹”面世 1998:颇具现代气息的“银天使”面世 2000:推出豪华旅行房车“Park Ward” 2、透过照片看科技中国交通变化:(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讲解) 武汉长江大桥远眺(2004年7月27日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交通资源不仅稀缺,而且非常单一且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