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6139356 上传时间:2020-06-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的仁爱精神及其现代价值陈坤 41606031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四川 成都 【摘要】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而“仁爱”得精神更是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以“恭、宽、信、敏、惠”为基本内涵的“仁爱”思想仍然具有其现代价值。它表现在个人、家庭及国家社会的方方面面。【关键词】孔子 仁爱 个人素质 和谐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仅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而且孔子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仁”的内涵,“仁”的蕴涵的思想丰富程度可见一斑。孔子认为,“仁”是人们道德行为和社会规范的范本。尽管孔子的仁爱思想诞生在两千多年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过度的动荡时期,并且被

2、历代统治者利用,有着强烈的封建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孔子的仁爱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依旧有着其无法替代价值。在我看来,“仁爱”的思想对于个人修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强大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仁爱思想与个人修养。孔子十分重视个人修养。孔子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在此明确指出弟子要将孝悌、爱众、亲仁等修养的重要内容。而这些都是仁爱思想的重要组成内容。这些内容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丢失了几千年来的精神道德。正需要静下心来,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精神

3、世界。当一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的修养都有所提高时,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就会趋于良好了。同时,当一个人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仁,他便心胸坦荡,无忧虑,无怨艾。正如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达到了一种高妙的人生境界。仁爱思想与家庭关系。强调血缘关系的“仁”最基本的含义,这也是儒家思想与其他各家思想之间最大的差别,而家庭是血缘关系体现的最为明显的地方。仁爱思想无疑使家庭和睦的润滑剂。比如仁爱思想所强调的孝悌,孝悌要求父母孝顺,对长辈的尊敬,这些都是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的做法。在我看来,孔子的仁爱思想使中国人更注重家庭,而家庭是国家的一个缩影,国家也是千千万万个家庭构成的

4、,有了和睦的家庭,才有稳定的国家。仁爱思想与社会、国家。在孔子看来“仁”是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后来孟子更是提出了“仁政”的理念。比如民本思想就是治国所需要的,今天的我们也提倡“一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再如“仁爱”思想的基本内涵“恭、宽、信、敏、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和谐”等不是异曲同工之妙吗?习总书记在上台后额外注重传统儒家文化尤其是“仁爱”思想对治国的重要性。他在许多重要会议上引用论语名言,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等。可见“仁爱”思想对一个国家指导意义。仁爱思想对社会的积极引导作用则更不用说了。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等就教导我们如何与

5、他人相处,试想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对待他人时做到考虑他人感受,遵守信用,体谅他人,还会愁社会不和谐吗?还会有“小悦悦事件”、“扶不起的老人”以及近期发生的“罗尔事件”吗?我想应该是不会的,至少不会这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这种社会信用危机。仁爱思想与自然环境。近来几年雾霾已经成为了司空见惯的事了,尤其像北京、成都等大城市更是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处在雾霾的笼罩下。这是人类在工业时代不顾自然规律的代价。孔子曾说“天地万物一体为仁”,与天地也就是大自然和谐相处也是孔子“仁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文明不断进步的我们似乎忘了老人家的劝告,以至造成现在这种苦果。现在我们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本身也是一种与自然协调的发展,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目前我国已经认识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各地方也在积极采取行动,在我看来可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尽管现在距离孔子的时代已经两千多年了,但其许多优秀思想的价值超越了时间。中国现在正处在社会价值信仰重建期,而孔子的“仁爱” 思想不失为一种好的借鉴。并且孔子的思想千年来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容易让人们接受。最后希望我们能做到儒家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参考文献】 1.辜堪生.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2 刘夏. 孔子的仁爱思想及现实意义 J .传承2008(11)3钱逊.论语读本M. 北京:中华书局,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