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136440 上传时间:2020-06-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9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知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_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财务知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_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财务知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_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财务知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_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财务知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_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_(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知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资产配置趋谨慎宝盈基金管理X公司2006年四季度策略报告内容摘要:美国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但增势继续放缓,整体通胀水平缓和,核心CPI仍保持上升。从制造业活动见,仍强劲扩张,但动力有所削弱。消费信贷总体较大幅下降,房地产市场继续萎缩;9月数据显示,消费者信心有所提升;预计美国经济增速将呈缓慢回落态势,随着通胀预期下降,降息空间将被打开。OECD经济增长动力继续放缓,整体物价下降,而核心物价保持上升,预期通胀压力较强。中国投资等指标继续减速,消费稳步提升,经济增长动力充足,增速料将下降。联系到银行巨大贷存利差和内在放贷意愿,地方政府项目投资

2、仍存在较强的反弹冲动。目前,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但考虑到政策和外部环境,估计未来中国经济将缓慢减速。虽然货币信贷总量增速减弱,但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提高,M2、M1增速差距呈缩小趋势,在流动性格局未发生本质转变条件下,资产膨胀压力犹在。稀缺原材料、金属矿采业及相关深加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仍明显处于景气提升过程中,建议对业绩增长确定性显著的行业和个股增加持仓比例,增持银行、旅游、机场、3G、消费品、电力设备、机械等行业中优势个股,适当减持房地产股票。在资产配置方面,由于国内外经济增速下降预期和股市结构方面的不利因素,建议阶段性降低股票持仓比例。第壹部分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断减弱,通胀水平存在

3、地区性结构差异美国GDP从壹季度的5.6%降至二季度的2.9%,市场预期美国三季度增长3.5%,普遍预测2007年美国经济增长约在2.32.9%之间,低于2006年。8月份数据反映,美国制造业延续强劲增长,但动力有所削弱;整体物价指数缓和化,但关键指标显示通胀压力未彻底消除。OECD经济放缓的局面在成员国中不断扩散,通胀水平有所下降,核心物价仍保持上升。考虑到原来高油价成本传递的时滞、工资上涨压力,欧元区的通胀压力仍较大,紧缩性利息政策难以停止。壹、美国经济扩张仍强劲,增速继续放缓从7月开始,美国经济关键指标显示经济放缓,8月份,制造业活动的走势如前期所料,显示了经济虽保持强劲扩张,但势头继续

4、放缓。1、制造业延续强劲增长,但增速有所下降PMI指标显示,无论是工业,仍是整体经济,都处于扩张中,但增长动力有削弱迹象(见图1)。从今年1月到8月的PMI均值为55.2%,相应的实际GDP增长为4.5%,这样,将8月的PMI折年,则意味着美国经济依然保持着4.3%的实际GDP增长。PMI指标8月为54.5,虽然增幅比7月稍微为低,但仍显示美国工业延续了7月的强劲增长。尤其是在新订单和生产指数上,增长更为强劲,新订单增长显示,增长最为迅速的9个产业是:电气设备、家用电器及零部件、化工产品、钢结构产品、电脑电子产品、食品饮料、家具制造相关产品、造纸行业、金属制品。另外,从ISM(Institut

5、eofsupplymanagement,供应管理协会)各个指数见,美国经济仍处于强劲增长中,但增速有下滑迹象。8月份工业新订单指数为54.2,略微低于7月的56.1。8月已是新订单指数连续40各月超过50;生产指数比上月低1个百分点,为56.6,但仍处于50之上,表明生产仍处于扩张中;就业指数为54%,比7月提高3.3个百分点,就业指数已连续俩个月保持增长,这壹指数如果持续在48.9之上,意味着劳工统计局关于工业就业的持续增长,近来的就业指数壹致反映了就业提升和劳工紧张;制造业供应指数为55%,比7月低0.4个百分点,这壹指数在50之上,表示对工业的供应交货值在下降,而这壹指数近来有继续下降迹

6、象。另外,从价格指数上见,8月为73%,而7月为78.5%,意味着工业供应物价继续上涨,但上涨幅度比7月有所缩小。这壹指数如果持续高于47.1%,壹般意味着劳动统计局所统计的制造业价格在增长,8月的这壹指数表明,制造业所支付的价格比7月稍微为低,说明工业供应物价增幅比7月回落。综合判断认为,美国工业增长仍强劲,但势头有所削弱。数据来源:ISM2、消费放缓,预期恶化状况有所改善消费信贷从2005年8月以来,总体较大幅度下降,至今年7月已经下降了1.8个百分点。近三个月以来保持连续下降,其中循环信贷下降最为明显,表明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和信心不明朗。但进入9月份,受油价下降影响,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

7、数有较大幅度改善,表明消费者对预期的悲观状况有所改善。数据来源:TheFederalReserveBoard3、房地产萎缩迹象继续强化现房销售从2005年末出现销售负增长,近俩个月以来,下降幅度已创2000年以来的新高,显示房地产市场萧条迹象继续强化。7月份,该指标增长为-11.2%,比上月的降幅加大了2个百分点。从今年4月以来,房屋销售额增速下滑幅度逐月加大,且已成为美国经济整体放缓的先导因素。但随着加息周期的结束,及通膨预期降低,降息空间被打开,房地产市场萎缩会有所改善数据来源:Bloomberg3、失业率继续降低,劳动力市场紧张局势未见减缓从2003年7、8月以来,美国失业率几乎壹直保持

8、下降,表明劳工市场紧张程度不断提高。从今年以来,美国失业率壹直保持在较低水平,8月为4.7%,比7月下降0.1个百分点;同时,劳动成本从03年末以来,壹路走高,今年8月名义劳动报酬同比增长率为3.9%,增速和上月持平,表明,劳动市场依然紧张,劳动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市场的紧张和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强劲增长有关,但随着近几个月制造业活动放缓、经济放缓,预计未来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态势会有所遏制。3、通胀水平有所缓和,但关键指标仍未显示通胀压力未彻底消除8月份,美国物价整体水平增速有所下降,而关键性指标核心CPI增速却有所加快。物价数据显示美国通胀上行压力有明显缓和,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物价上行可能几近顶点,

9、但核心物价仍保持上升,市场不能完全消除对美国紧缩性政策可能性的担心。8月份,去除能源、食品的核心CPI较上年同期上升2.8%,比增速比7月提高1个百分点;整体CPI较上年同期上升了3.8%,比7月下降0.3个百分点,可能得益于8月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下降;从8月的CPI和核心CPI环比见,都增长0.2%,增速均延续7月的缓和趋势。实际上,7月的核心物价数据就因为高于联储设定的12%的适宜区间而引发政府、市场对通胀上升压力的担心,8月的核心物价依然向上爬行,接近3%的核心物价水平预示着美国仍承受着通胀上涨的压力。CPI的整体物价缓和的数据为联储停止加息,维持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为5.25%提供了新的政

10、策支持,但考虑到核心CPI的连续上涨幅度不断加大态势,未来紧缩性政策预期的根本性消除,仍须假以时日。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9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消费者的通胀预期已有所回落,而最近美国债市中债券的收益率也壹直保持在低位水平,都在壹定程度上印证了物价整体缓和、通胀水平压力有所减弱的现实,考虑到近来以房地产市场萧条为先导的经济整体放缓,总体判断通胀水平趋于缓和,紧缩性利息政策短期内不会出台。数据来源:Bloomberg三、OECD经济增长动力继续放缓,通胀压力仍较强1、经济放缓迹象越来越显著OECD的最新工业先行指标CLIS显示,经济放缓在成员国中不断扩散,在除过

11、加拿大外的所有6个主要成员国中,6个月领先指标都有所降低。而非OECD成员国,除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外,领先指标也显示了经济的微弱放缓。OECD区7月的CLI(合成指数)为109.5,较6月降低0.3个百分点,而6个月期的领先指标已连续4个月保持下降,显示了经济虽处于增长中,但增长动力已明显放缓。分国家见,7月份,美国的6个月领先指标已经连续第5个月下降;欧洲的CLI指标较6月下降0.3个百分点,而6个月领先指标已连续2个月下降;日本的CLI指标下降1.1个百分点,其6个月领先指标从今年3月开始已连续保持下降;对于英国来说,7月的CLI指标提高0.1个百分点,但6个月领先指标已连续3个月保

12、持下降。虽然欧元区经济在美国放缓之后仍延续了几个月的增长,但从今年5月开始增长动力放缓已确定无疑;美国经济动力削弱先于OECD整体,表明美国经济动力衰减是引致OECD,甚至世界经济放缓的主要因素之壹。数据来源:OECD官方网站2、核心物价保持上升,通胀压力较大最新数据表明,OECD整体物价水平虽稍有回落,但去除食品、能源后的核心通胀水平却依然保持上升,表明预期通胀潜在压力较大。7月,OECDCPI同比上涨3.1%,较上月的3.2%有所下降,但去除食品、能源的CPI为2.2%,比上月的2.1%有所上升。从2000年来的物价整体判断,OECD物价仍处于较高水平,主要推动因素在于能源和食品,尤其是能

13、源因素,7月,能源价格上涨同比高达14.3%。而如果不考虑能源、食品因素,物价水平则较为乐观。考虑到8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已连续跌落至近年来较低水平,能源价格对通胀的影响将有所降低,预计8月OECD物价将有所回落,这也许成为OECD主要成员国在未来停止加息的重要参考因素,但目前来见,包括欧元区、日本在内的许多经济体,针对核心CPI上升态势,仍不会停止紧缩性利息政策的步伐。数据来源:OECD官方网站在欧元区,8月德国的通胀放缓超过预期,消费者物价比1年前上涨1.8%,低于7月份的2.1%;法国的物价也有所放缓。但考虑到8月欧元区主要国家物价放缓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油价降低,而低油价能否在9月延

14、续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考虑到较强劲的经济增长,以及此前成本上涨传导的时滞,9月物价且不壹定会延续缓和的态势,主要国家加息的政策预期仍较高。第二部分中国宏观经济经济增长降温,通胀延续低位壹、通胀水平处于低位,价格上涨结构性差异有扩大趋势旱灾导致的粮食价格上涨造成8月当月CPI有所上扬,但物价整体上涨温和,仍处于历史低位;原材料购进动力价格指数、PPI、CPI上涨的结构性偏差不仅影响行业利润的合理分配,也在壹定程度上扭曲资源配置效率。虽然8月国家油价创近年来新低,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缩小,但考虑到我国油价的国际性弱,市场定价机制不完善,这种影响部分消除;随着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若干重要公

15、用事业体制改革的进行,目前处于隐性的通胀压力仍不可忽视。1、粮食价格、资源价格改革导致本月CPI略有提高,仍处于低位数据来源:中国景气月报(下同)18月CPI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1.2%,这壹速度和17月持平;CPI当月比去年同期增长1.3%,比上月提高了0.3%,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上涨和水、电、煤气等公用产品提价。2、上下游价格上涨的结构性偏差,可能再次挤压中下行业利润空间CPI、PPI今年18月累计同比增长1.2%和2.9%,增速和17月持平,原材料购进、动力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6.2%,这壹速度比17月加快了0.1个百分点。原材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再次出现超过PPI,工业利润将可能受到压

16、缩。该差额在4到7月份稳定保持在3%到3.1%水平上,8月扩大到3.3%,该差额壹般在经济高速扩张时期,会不断提高,因为,在中国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下,主要依靠资源的高投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会造成稀缺资源价格不断上涨,从而推动原材料价格上涨,但受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若干重要产品定价的管制,上游价格难以顺利传导到下游成品上;该差额在经济降温时期,会呈逐渐缩小的态势,例如,2004年后期到2005年末,随着经济降温,原材料价格下降,该值也快速下降(见图9、10)。2006年初期,该差额曾出现过较明显上升,近几个月以来保持温和上升状态,应警惕对中下游工业利润的挤压。3、PPI上涨主要受到生产资料出厂品价格影响PPI主要受到生产资料出厂品价格变动影响。采掘业价格指数处于相对低位,近三个月缓慢下降,原材料工业价格出厂品价格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