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志愿服务】-医院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实践

上传人:NU****AN 文档编号:136134814 上传时间:2020-06-2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0.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志愿服务】-医院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医院志愿服务】-医院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医院志愿服务】-医院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医院志愿服务】-医院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医院志愿服务】-医院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志愿服务】-医院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志愿服务】-医院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实践(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博习创新 厚德厚生,Studying extensively to draw upon others merits and highlighting the value of morality and life,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实践,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一、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背景,历史上 志愿服务贯穿医院发展全过程 近年来 对志愿服务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理论上 志愿服务机构和制度相对完善 实践中 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优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巡诊义诊,发放药物, 开办讲堂,领导重视,经费保障, 注重宣传,影响力提升,发展历程,门诊楼(18

2、83年),戒烟房(1900年),第28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院领导慰问、关心志愿者。,院领导慰问“战高温”夜门诊在岗志愿者,志愿者专项经费,2010年,2005年,1997年,1997年以前,成立博习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委员会,探索团组织主导管理向社团自我管理转变,成立苏大附一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隶属苏州卫生系统志愿者协会,成立苏大附一院“博习健康”志愿者服务队,有意识地策划、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自动自发开展公益性志愿服务,2013年,成立患者服务中心,将院外志愿者服务纳入中心管理,实行团委、门急诊部“共建共管”的双轨制管理,机构 发展 历程,逐步完善,组织架构,门急诊部,团 委,关于成立医院“博

3、习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委员会的通知(附一团20109号) 关于印发苏大附一院开展“志愿者医院服务”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附一201016号) 关于医院“博习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委员会换届结果的批复(附一团201210号) 关于调整苏大附一院文明创建工作领导机构的通知(附一委201220号) 关于成立苏大附一院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附一委201223号) 关于印发苏大附一院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附一委201222号) 关于印发苏大附一院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附一委201222号) 关于印发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度文明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附一委20132

4、号) 关于聘任首批志愿者培训老师的通知(附一委201322号) 关于成立患者服务中心的通知(附一人201326号) 苏大附一院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 苏大附一院志愿者培训制度 苏大附一院志愿者会议制度 苏大附一院志愿者考核评价制度,制度日益健全,院内志愿者志愿服务,志愿服务进街道、社区、学校; 健康日(爱牙日、爱眼日、糖尿病日)主题义诊; 医学讲堂 广泛赞誉 “战高温”、“战低温”志愿服务 已成品牌 关爱特殊人群、弱势群体(慢性病患者、聋哑人 进城务工人员); 项目化(心理援助、控烟督察 ) 不断创新 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和大型赛事会务医疗保障; 重大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援服务 扩大

5、影响 援陕支医(苏州卫生志愿者品牌) 爱心接力,社区义诊,社区义诊,一场跨越18年的“爱心接力”,观影地址:,医学讲堂,为医学生支医培训,医学讲堂健康教育进校园,“战高温、战低温”志愿服务,“战高温”夜门诊,“战高温”门诊导医,关爱特殊人群聋哑人,社区聋哑人专场义诊,聋哑人篮球赛医疗保障,项目化心理援助,项目化控烟督察志愿者,突发事件医疗救援,援陕支医,社会志愿者志愿服务,1,2,3,4,病房爱心陪护,门急诊就诊指引,爱心漂流屋,社区关爱服务,1,病房爱心陪护,2,门急诊就诊指引服务,3,爱心漂流屋,书籍借阅 爱心编织物赠送,志愿服务体系内涵,全方位,多角度,健全招募体系 加强志愿队伍建设,建

6、立微信公众平台,互联网发布招募信息,电视、报纸等媒体招募,体系内涵之招募体系,微信志愿者公众平台,微志愿平台,微信端,电脑端,微信 注册,微志愿平台注册,微信 签到,微志愿平台签到,微信 签退,微志愿平台签退,电脑 注册,微志愿平台注册,电脑 登陆,微志愿平台登陆,电脑 选岗,微志愿平台选岗,选岗 签到,微志愿平台签到,电脑 签退,微志愿平台签退,健全培训体系 提高志愿服务质量,体系内涵之培训体系,健全管理体系 推动志愿服务有效运行,体系内涵之管理体系,志愿者储物柜,志愿者红马甲,博习志愿者图章,博习志愿者LOGO,健全评估体系 提升志愿服务能力,体系内涵之评估体系,健全激励体系 调动志愿者积

7、极性,体系内涵之激励体系,吴志愿,20岁,1983.3.5,苏州大学医学部临床学院,13605120305,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4.5,bxzyz0082013001,2003.4.5,2003.4.6,2003.4.7,导医导诊,陪同检查,心理疏导,4h,3h,2h,4h,7h,9h,苏大附一院,苏大附一院,苏大附一院,刘笑明,王 永,田一星,注:2008年,抗震救灾120名志愿者,骨科COA大会200名志愿者,志愿服务体系成效服务人次,2014年1-10月,累计志愿服务156465人次,志愿服务体系成效服务时数,注:2008年,抗震救灾120名志愿者,骨科COA大会200名志愿

8、者,2014年1-10月累计志愿服务8692.5小时,志愿服务体系成效社会效应,一定程度缓解部分工作领域人手紧张的局面 主动行为,缓和医患认知的隔阂,亲近医患沟通距离 协助重要检查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承担大型会议技术含量低但有必不可少的工作任务 通过志愿者行动来展示了医院的形象,宣传了医院 倡文明树新风的良好体现 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基本价值观(爱与奉献),院内效应,主要成效服务效应,认可度提高:志愿活动,特别是进医院服务的社会志愿者的边缘化角色逐渐得到社会、医院、患者的接纳与认可。社会志愿者进医院服务不是帮助医院的本职工作,而是社会工作在医院的有益补充,从而也有助于推动区域性医务社会工作暨医

9、院志愿服务学术委员会的成立。 参与度增强:从以学生为主体力量,拓展到企事业机关人员、离退休职工、社会志愿服务团体、康复后患者、外籍人员等多元化来源。从专业性诊疗服务延伸到参与流程性便民服务;从组织安排行为到个体主动自愿参与;从个人参与到动员亲属参与。 满意度提升:医院志愿服务经常受到患者及家属的表扬;在今年的等级医院复核评价检查中,检查组专家认为认为我院志愿者“工作扎实”、活动“有声有色”,富有成效。,社会效应,主要成效服务效应,先进集体(17项次) 2005年 苏州大学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 苏州市卫生系统“十佳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 2006年 苏州大学青年志愿者先进集体 苏州大学优秀主题团日活

10、动:“宣传安全合理用药,青年志愿者助万家”活动 苏州市卫生系统先进青年志愿者协会(分会) 2007年 苏州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苏州卫生系统十佳青年志愿者协会(分会) 2008年 苏州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苏州卫生系统十佳青年志愿者协会(分会):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苏州市抗震救灾优秀青年突击队”:院赴棉竹抗震救灾青年医疗救援队。 2009年 苏州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检验科“青年文明号”抽血中心 苏州市卫生系统“十佳青年志愿者协会(分会)” 2010年,苏州大学志愿服务先进集体:院博习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1年,苏州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苏州大学志愿服务先进集体:院博

11、习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2年,苏州市医药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志愿者协会”:苏大附一院博习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3年,苏州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协会,先进个人(40人次) 2005年 苏州市优秀青年志愿者、援陕优秀医疗工作者: 季一鸣、朱晓宇 苏州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金花、王婷、徐伟、金奕、周小飞 苏州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志愿者:刘明、许志荣、王琳 2006年 江苏省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朱晓宇 苏州市优秀青年志愿者、援陕优秀医疗工作者:张跃明 苏州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田一星、金敏敏 2007年 苏州市优秀青年志愿者:蔡秀英 苏州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王尧、蔡秀英、赖筠 2008年 苏州

12、市优秀青年志愿者:蔡秀英 苏州卫生系统十佳志愿者:田一星 2009年 苏州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刘明 苏州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朱磊、许志荣、郁文刘 2010年 苏州大学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刘笑明、王永、刘建疆、张志瑛 陕西榆林佳县人民医院先进支医工作者:孙晓欧 2011年,江苏省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先进个人:孙晓欧 在职党员进社区标兵(玉兰社区):刘笑明 苏州大学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林靖、王辉、吴贵忠、吴俊健 苏州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王永、王达鹏 2012年,苏州卫生系统十佳青年志愿者:宛玲 2013年,苏州大学志愿服务先进个人:邓兴、王海鹏,主要成效获得荣誉,主要成效理论成果,从实践到理论 近四年,申报各级志愿服务工作研究课题4项,形成理论论文9篇。其中1篇在2014中国医院社会工作及志愿服务工作研讨会上荣获一等奖,4篇获优秀论文奖,医院也以出色的成绩获优秀组织奖 。,志愿服务体系完善,统一管理平台 打破组织限制 扩大实施范围 提升社会影响,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