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模具设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120378 上传时间:2020-06-24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模具设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数控模具设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数控模具设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数控模具设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数控模具设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模具设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模具设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控模具设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重点专业三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项目组组 长:韩森和副组长:柳惠(国营七一厂模具分厂厂长)董晓华(国营七三三厂模具分厂厂长)成 员:鲜勇(武汉汽轮发电机厂锻冶处处长、高级工程师)陈凤兰(国营七一厂高级工程师) 欧阳德祥 刘旭华 熊海涛 张四新 陈峰 王立华杨志立 张绪祥 应文豹 彭荣利 谢国峰 陈建武雷宁容 刘旭 一、建设基础 (一)区位和产业优势及人才需求分析1区位和产业优势 模具工业是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按总量排名,我国模具位居世界第三,在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生产的模具有些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成为了世界模具制造基地。湖

2、北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在“十五”、“十一五”期间,一批模具重点建设项目分别被列入国家和湖北省技术改造专项计划。目前,模具及模具标准件生产厂家以武汉为中心遍及全省各地,基本形成了武汉以机械、汽车、轻工和电子模具为主,十堰、襄樊、随州以汽车模具为主,鄂州、黄石以塑料模具为主,荆州、宜昌以轻工、军工模具为主的格局。据统计,湖北省内约有200多家模具及模具标准件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在光谷中心有武汉邮电科学院、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国营710厂、国营733厂、凡谷电子、中芯国际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2007年富士康集团开始在光谷中心建立富士康工业园,主要生产数码相

3、机、液晶显示器和精密模具,拟投资10亿美元,产值550亿,三年后,将追加30亿美元进行扩展。2007年员工达15万人,远期达1520万人。该集团具有本专业所包括的冲压、塑压生产及冲塑模具制造,其模具制造设备、技术力量雄厚;神龙汽车公司是中国轿车生产的主要厂家之一,到2010年将在武汉形成年产汽车60万辆以上规模的汽车生产基地,模具配套生产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台湾瑞利已投资2800万美元动工兴建汽车模具项目,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汽车模具及冲压件项目也已开始动工兴建;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将建立精冲模具制造加工中心,并与美国科尔亚洲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武汉东风科尔模具标准件有限公司;随着世界汽车巨头P

4、SA、日产、本田以及中芯国际、富士康集团等企业齐聚武汉,未来五年内武汉市政府将投资800亿元全力打造“武汉制造”,武汉已成为首批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这种区位和产业优势为模具专业的建设和学生生产性实训实习以及就业提供了优越条件。2、人才需求分析为准确把握区域内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本专业以“武汉中国光谷”为核心,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为重点,包括武汉及周边地区开展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同时,对省属高职院校同类专业进行了调查,以此作为专业建设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依据。被调研的企业有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汉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国营733厂、

5、国营710厂、武汉龙安集团公司、凡谷电子、鄂丰模具有限公司、武汉盟达科技公司等共计9家,其中模具类企业2家,汽车类企业2家、电子类企业3家,机械类企业2家;调研的对象包括企业高层、人力资源主管以及生产一线的管理和技术骨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方法采用问卷与座谈相结合。调查结果显示,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的高职毕业生比例最高。人才现状统计见表4.1-3.1。表4.1-3.1人才现状统计表调查范围学历状况工作岗位类型模具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本科高职中职及以下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机床操作模具装配市场营销武汉中国光谷地区15%55%30%22%49%20%9%2100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22%53%25%1

6、2%62%20%6%3500武汉及周边地区12%50%38%30%34%26%10%6300企业期望高职毕业生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包括:工作态度、纪律、忠诚度、责任心和职业发展能力;熟练的专项职业技能,包括:冲塑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机床操作、模具装配调试、模具产品营销。未来5年,相关岗位需求量约为5万人。全省高职院校开设同类专业的学校共有34所。被调研的鄂州职业大学、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开放职业学院等5所学院,平均每校每年的毕业生约160人。按目前的招生规模,全省34所学校模具专业的毕业生每年约6000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去省外发达地区就业。总体看来,模具设

7、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旺盛的社会需求和良好的办学环境,成为本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强有力的依托。(二)专业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本专业坚持立足湖北、面向中西部、突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一懂”(懂冲塑模具设计、会进行冲塑模具制造、会经营管理)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面向生产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制造、装配与调试,模具加工设备的调整与操作,生产、技术的组织与经营管理等工作。经过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学生可以获得1个以上由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岗位资格证书,如CAD中级操作员资格证书、数控加工中、高级资格证书、模具钳工中

8、、高级工资格证书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服务面向和培养目标见表4.1-3.2。表4.1-3.2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服务面向和培养目标服务面向机械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行业、轻工行业就业岗位模具设计、模具加工设备操作、生产工艺编制、模具装配、产品质量检验、售后服务、经营管理培养目标“一懂”(懂冲塑模具设计、会进行冲塑模具制造、会经营管理)岗位证书CAD中级操作员资格证书、数控加工中、高级资格证书、模具钳工中、高级工资格证书等专业群相关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三)专业优势与特色1.具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本专业从2001年开始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9、模式的探索,具体采用两种模式:一是利用暑假,组织二年级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提供交通费、食宿及生活补贴,并现场考察学生综合表现,经双向选择,企业向被录用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二是与企业合作定向培养,校企共同研究教学计划,企业提供部分设备和师资,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情况见表4.1-3.3。表4.1-3.3 “订单式”人才培养情况一览表 企业名称人数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34东莞荣兴五金厂37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28解放军7435工厂35东莞荣兴五金厂41武汉长航集装有限公司18东莞荣兴五金厂482采取了“单元一体化”教学模式从2004年起,本专业开始探索

10、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将教学、实训、生产融为一体的“单元一体化”教学模式。本专业所采用的“冲塑模具单元一体化”教学, 在时间上将该专业教学模块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完成;在空间上将教室与实验室、实训场地结合形成专业教室;在教学方式上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融为一体;在内容上将冲、塑模具拆装、冲塑压设备、冲塑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理论教学、冲塑模具课程设计、模具制作实训、模具钳工资格考证培训综合在一起,形成工作任务为导向,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课程与职业资格培训相互融通的教学单元。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效果明显提高。“模具单元一体化教学改革”于 2005年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11、并已被许多高职院校采用。3、初步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本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48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27人,硕士12人。专任教师中,有企业工作经历和从企业调入的工程技术人员26人;模具考评员10人,高级考评员5人;兼职教师中聘请企业技术能手5名;双师素质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2%,初步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4、专业及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初见成效2000年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一批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4年获湖北省重点专业称号。在改革过程中积极进行课程综合化探索,取得初步成效。其中冲塑模具已经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模具CAD/CAM已经成为院级精品课程。本专业教师积极参加教材建

12、设和教研活动。近年来,专业教师先后编写出版高职教材12本,其中模具钳工训练和逆向工程综合技能实训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基本形成了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体系。5、初步建立了集实训、加工和培训考证为一体的模具实训室(1)在模具实训室可以进行模具零件的制作、装配、调试、试模等模具制作的全过程。(2)模具实训室可用于对外模具加工。(3)模具实训室也是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的武汉职业技能鉴定所,职业技能鉴定所内,有普通车工、模具钳工、数控车床加工、数控铣床加工、加工中心、电工、CAD等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现有考评员10人(高级考评员5人)。6、人才培养质量认同度较高为了客观评价本专业

13、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了解专业教学与就业市场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近年来,在学院统一组织下,本专业分别对区域内武汉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国营733厂、国营710厂、鄂丰模具有限公司、武汉盟达科技公司等5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对150名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研。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态度、专业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满意度均超过90;9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技能及综合能力能满足岗位需要,70的学生实现了对口就业或者在所学专业相关领域就业,并对自己就业的单位及薪酬表示满意,以武汉市为例,本专业30的毕业生顺利进入武汉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国营733厂、国营710厂、

14、鄂丰模具有限公司、武汉盟达科技公司等业内知名企业,平均初职收入为10001200元/月,最高的月薪可达2000元。企业问卷调查结果见图4.1-3.1图4.1-3.1 “你认为高职毕业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是否适应岗位需要”的问卷调查结果(四)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模具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和教材还有待进一步开发;2实训条件与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群实现生产性实训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有待于进一步改善;3师资队

15、伍建设方面,一方面需要加强教师的培养,实现知识、技术的更新和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需要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能工巧匠充实本专业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4需要进一步加强产学合作,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等全过程。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依托武汉中国光谷和“1+8武汉城市经济圈”发达的机械、电子、汽车、轻工等产业,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改革、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起示范作用,成为湖北乃至中西部地区模具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二)具体目标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人才培养模式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课题研究完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一年完成基本技能的培养,一年完成专业技能的培养,半年基本完成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半年在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后具备上岗就能顶岗、顶岗就能顶好岗的岗位工作能力。进一步完善将教学、实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