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石龙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左线)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117264 上传时间:2020-06-2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石龙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左线)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建筑工程管理)石龙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左线)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建筑工程管理)石龙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左线)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建筑工程管理)石龙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左线)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建筑工程管理)石龙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左线)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石龙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左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石龙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左线)(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管理)石龙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左线)重庆至长沙公路水江至界石段高速公路项目 A12合同段 石龙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中铁二十局集团二公司水界公路项目部二00四年七月二十四日目录一、工程概况1、 工程概况2、 地形地貌3、 不良地质4、 工期要求二、施工安排1、 队伍组织2、 临时设施3、 施工用水4、 施工用电5、 生活及生产房屋三、施工方案1、 施工测量2、 洞口施工3、 洞身施工4、 施工通风5、 施工排水6、 填充、水沟、电缆槽施工四、施工计划1、 石龙隧道左线施工进度及安排五、质量保证措施六、安全保证措施及要求七、工期保证措施八、环境保护措施附件一、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附件二、锚杆施

2、工工艺附件三、围岩量测施工工艺石龙隧道投入的机械设备表石龙隧道投入的实验、测量设备表隧道开挖锚喷工艺框图隧道模注衬砌工艺流程图隧道类围岩全断面开挖炮眼布置图隧道类围岩全断面开挖炮眼布置图隧道洞内管线布置图石龙隧道左线施工进度图石龙隧道左线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石龙隧道全长左线3435米。起止里程LK51+321-LK54+756。我单位施工出口段1956米,左线里程为LK52+800-LK54+756,其中左线类围岩35米,类围岩1620米,类围岩301米。1.2地形地貌石龙隧道位于重庆市巴南区石龙镇、凉水乡境内,出洞位置附近有简易公路相通,简易公路与巴南区境内的国道相接,交通

3、较为方便。隧道出口位于一南东北西向深切冲沟的东侧,洞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基本正交,地势西高东底,洞口前缘分布一深切冲沟,沟底高程448.000米,低于设计路面高程,沟内常年有水通过。出洞口段表层为第四系崩坡积层堆积,岩层为黄灰色、黄褐色亚黏土夹砂岩,泥岩碎块石,层厚0-13.85米,斜坡上基岩零星出露,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蓬莱组,岩性为中厚状紫红色泥岩,洞口上部为灰白色厚状砂岩。1.3不良地质本隧道类围岩占全隧的80%,构成类围岩的地层岩性为砂泥岩互层,裂隙发育,层向结合一般,特别是砂泥岩接触部位较差。本隧道轴线方向与岩层走向以较小角度相交,沿隧道轴线岩层近于水平,对隧道围岩稳定不利。1.4工期要

4、求2004年7月1日开工,2006年5月30日完工。总工期23月。二、施工安排2.1施工劳动力总体安排根据隧道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工期紧等特点,我们组织一个专业化隧道施工队,施工队分四个工班,担负石龙隧道的施工任务。掘进工班80人:负责边仰坡开挖,隧道掘进支护。砼工班50人:负责衬砌、填充、水沟、边沟、路面砼的施工。机电工班20人:负责除渣、洞内风水电的供给与施工道路畅通。洞口圬工班15人:负责洞口圬工砌筑。配备机械化的施工设备。(见附件)2.2临时设施根据隧道的地形、当地条件和现场调查,施工用料的五大材由我单位统一供应外,施工用地材在当地采购,砂及卵石,我们施工用料运输以接龙-凉水的简易公

5、路为主运输道路。修建便道400米至洞口。2.3施工用水为使施工用水能满足贯通面有足够水压,我方在凉水道班下筑坝蓄水来解决施工用水。上游有一水库可以保证枯水期的施工用水。2.4施工用电接现有的高压电作为临时施工用电。施工用电接未来的新架动力电网,隧道左线洞口安装1台800KVA变压器,左线过1200m,电力供应不足时,在洞内1100m,再安装一台400KVA变压器,此变压器专供砼输送泵用电。2.5生产及生活用房为便于靠前指挥,便于和业主、地方政府的协调,充分发挥项目经理部管理的职能。项目经理部设在大黄桷树大桥附近;隧道施工队在二蹬岩设防。三、 施工方案3.1施工测量3.1.1控制测量开工前,首先

6、对设计单位交付的地面控制桩及永久性水准点及图表文字进行复核和交接。为了保障隧道正确贯通,洞外设单导线与进口闭合,闭合误差达到设计要求,拟定设计贯通误差。洞内控制采取每200米设置一个导线点在贯通面与进口闭合,横纵向贯通误差10CM,高程满足四等水准误差要求28mm。 3.1.2.1 中线测量:根据隧道设立的坐标控制点及隧道中线点的坐标方位,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控制隧道中线、曲线地段每5米控制,直线地段没10米控制,直线地段采用激光指向仪来控制,拱顶设一台。调整好纵坡方向来控制。3.1.2.2水准点测量:水准点测量是为了控制隧道开挖及衬砌标高,保证隧道相向开挖至贯通面时在高程上能正确贯通。施工中根

7、据控制测量设在洞口的水准点高程,向洞内进行水准测量及设置水准点,作为高程上的依据。水准点随隧道的开挖和衬砌向前延设,在成洞地段每200米设置一个,在向前延伸的过程中,为防止所设置的水准点的移动,经常对其进行复测,每设一个水准点都应洞外水准点引测,每隔50-100米设一个临时水准点,而且采取保护措施。(3)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开挖断面,检查开挖净空。开挖断面测量分拱部和曲墙两种,拱部断面测量采用支距法,以隧道中心为纵轴,以隧道开挖轮廓线的拱顶为原点,沿纵轴向下每0.5米向左右量取纵轴至开挖轮廓线的横向支距,用以控制开挖尺寸。曲墙开挖仍然采用支距法,以隧道断面中线以设计标高点为起

8、点,向上每隔1米向左右两侧分别量取中线至边墙开挖轮廓的横向支距X值。仰拱开挖一设计标高点为横轴,以隧道断面中线为纵轴,从原点向左右两侧量0.5米,相应的纵向支距可定出开挖外轮廓线。3.2洞口开挖3.2.1洞口施工方法3.2.1.1首先在隧道出口刷坡线外5-10米设置截水天沟一道,以拦截雨水,避免雨水冲刷洞门,造成危害,并用75#浆砌片石砌筑,厚度30厘米,具体形式见下图: 3.2.1.2洞口路堑施工:采用中间拉槽超前,边坡自上而下,严格按设计坡度1:0.75进行刷坡,端墙按10:1坡度刷坡,刷坡范围为K54+765-K755。施工中,严格按技术要求放线,控制超欠挖,采用光面爆破,小爆破减少对边

9、坡的扰动。由于洞口范围内岩体破碎,风化严重,为增加稳定几安全,采用加固处理,洞口支护采用的是强支护,在洞口拱部轮廓外50cm设两环超前小导管,小导管采用42mm无缝钢管制作,长度为4.5米,管壁每隔35cm交错钻眼,沿隧道纵轴线向开挖轮廓线向外10度的外插角钻孔,将小道管打入地层。具体施工如图一:3.2.1.3增加安全及美观,洞门宜及早修建,计划在正洞口衬砌10天后开始修建洞门。洞门采用100号砂浆砌块石,表面细加工。3.3洞身施工3.3.1洞口浅埋地段采用单壁导坑法施工。、类围岩采用全断面施工。3.3.1.1洞口浅埋地段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小爆破,短进尺,早封闭,强支护,快循环。具体施工如图二

10、: 施工顺序如下:a) 左侧上导坑开挖与初期支护(1)、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完成后,开始导坑开挖。(2)、导坑初支,隧道喷射混凝土分两次完成,初喷3cm,钢架支撑安设后复喷至25cm,中间隔墙一次喷够5cm。(3)安设隧道一段工字钢及中间隔墙工字钢。b) 左侧下导坑开挖与初期支护(4)、待上导坑施工10米后开始下导坑。(5)、导坑初支,隧道喷射混凝土分两次完成,初喷3cm,钢架支撑安设后复喷至25cm,中间隔墙一次喷够5cm。(6)安设隧道二段工字钢及中间隔墙工字钢。 C)、右侧上导坑开挖与初期支护 (7)、待左侧下导坑施工5米后开始右侧导坑开挖。 (8)、导坑初支,隧道喷射混凝土分两次完成,初喷

11、3cm,钢架支撑安设后复喷至25cm,中间隔墙一次喷够5cm。 (9)安设隧道一段工字钢。 d)、右侧下导坑开挖与初期支护 (10)、待左侧下导坑施工5米后开始右侧导坑开挖。 (11)、导坑初支,隧道喷射混凝土分两次完成,初喷3cm,钢架支撑安设后复喷至25cm,中间隔墙一次喷够5cm。 (12)安设隧道三段工字钢。3.3.1.2、类围岩开挖、类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用自制多功能开挖台车和气腿式凿岩机钻孔,上、下台阶同时钻孔爆破钻孔,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为保证施工安全,初期支护采用22系统锚杆,挂网喷浆,自制支护台车一台。3.3.1.3紧急停车带与通道开挖支护紧急停车带的开挖利用普通段开

12、挖台车进行右侧开挖至设计开挖线,并及时采取花拱支护,按设计锚喷。再对拱顶部分进行逐步扩炮处理至达到设计开挖要求后进行锚喷处理。第三部开挖左侧加宽部拱脚,与拱顶一起花拱支护,锚喷。车行通道在紧急停车带开挖支护完成后进行,交叉口处采取超前支护配合小爆破短进尺强支护保证开挖安全。(紧急停车带分部开挖见图表):3.3.1.4、出碴运输爆破后应及时通风排烟,排烟结束后由安检人员进洞处理危石。出碴采用无轨运输,2台装载机装碴,七台自卸汽车配合。1台挖机清底排危。3.3.1.5施工支护出碴结束后,应及时对断面进行检测,当符合设计断面后,及时进行施工支护。1超前小导管小导管安装:施工前,首先对掌子面进行喷射砼

13、封闭,然后按设计要求布孔,采用YT-28风钻按布孔位置以外插角912钻孔,并将小导管沿孔打入,前后相邻两排小导管搭接长度按设计控制。对于松软可用风钻直接将小导管打入。小导管注浆:对于打入的钢管应先冲洗涤管内积物,然后采用KBY-50/70注浆泵注浆。注浆自下而上进行,浆液采用HJ1-352型砂浆搅拌机拌和。水灰比选用11.5、11、1.08、1.0.6四个等级。浆液由稀到浓逐渐变换,注浆完成后立即堵塞钢管孔口,防止浆液外流。若地下水丰富时,可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掌子面喷砼测量布孔钻 孔清 孔安装小导管注 浆安装注浆头开挖0.

14、60.8m小导管制作制作浆液注浆机2、全药卷锚杆施工。钻孔前应按设计纵、横向间距在围岩上用红油漆点出,用人工风枪,钻孔后,将空眼吹净。 孔深不小于杆体有效长度且不大于有效长度30mm。用杆体将树脂卷送至孔底,搅拌树脂,缓慢推进杆体。药卷搅拌完毕15分钟后安装垫板、螺母、临时固定杆体。锚杆拉拔力大于10mp后,拧紧螺母。3、钢筋网铺设。在全药卷锚杆施工完成后进行,钢筋网使用前清除锈蚀,钢筋网按照设计间距,加工长12米的块状,随岩面铺设,钢筋网应与锚杆焊接牢固,在喷射混凝土时不晃动。4喷射混凝土施工。在以上两道工序完成后进行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喷射混凝土材料符合规范要求,砂为干净的中粗砂,且质地坚固。细度模数应大于2.5,含水量控制在5-7%,粗骨料粒径控制在5-12mm。为了减少回弹,在料中加STC粘稠剂进行半干式喷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机具采用HPZV-5型设备,J-350搅拌机拌料。拌和料采用两次投料法。拌和时间为2分钟,出料后运至喷射机料斗,喷射混凝土时,先调试机械,再注水,后通风来清通管道,同时用高压水(或高压风)清处表面。操作顺序是先注水,后通风再上料,停机时先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