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楼及车库土方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116054 上传时间:2020-06-24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楼及车库土方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管理)楼及车库土方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管理)楼及车库土方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管理)楼及车库土方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管理)楼及车库土方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楼及车库土方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楼及车库土方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管理)楼及车库土方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巴马瑶族自治县棚户区改造项目(政府大院地块)10#楼及地下车库工程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巴马瑶族自治县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2017年7月12日目 录1 工程概况- 1 -1.1 参建单位- 1 -1.2 工程环境- 1 -1.3 工程地质及水文概况- 2 -1.4 基坑支护描述- 3 -1.5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8 -1.6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专家楼处为一级- 10 -2 编制依据- 11 -3 施工准备- 11 -3.1 施工组织机构- 11 -3.2 各项目标- 12 -3.3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2、13 -3.4 施工挖、运土机械配备- 14 -3.5 测量仪器- 14 -3.6 劳动力计划- 14 -4总体施工流程- 14 -4.1 支护桩施工流程- 14 -4.2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流程- 15 -4.3 施工方案- 16 -4.4 冠梁施工- 20 -4.5 钢筋工程- 21 -4.6 冠梁模板工程- 21 -4.7 混凝土工程- 22 -4.8 喷浆挂网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22 -4.9 锚索及腰梁- 23 -5 基坑开挖及监测- 27 -5.1 土方开挖施工流程- 27 -5.2 基坑排水及集水坑的布置- 29 -5.3基坑监测- 32 -5.4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35

3、-5.5 基坑监测应急预案- 36 -6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7 -6.1 主控项目- 37 -6.2 一般偏差项目- 37 -6.3 质量保证措施- 37 -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38 -7.1 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38 -7.2 安全技术措施- 38 -7.3 安全管理措施- 40 -7.4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40 -7.5 雨季施工措施- 41 -7.6 夜间施工措施- 42 -7.7 防洪措施- 42 -7.8防火措施- 43 -7.9危险源和安全技术措施- 43 -8 应急预案- 49 -8.1 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49 -8.2 项目部应急安全领导小组机构组成-

4、 49 -8.3 应急预案响应- 50 -8.4 应急措施- 51 -1 工程概况1.1 参建单位序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巴马瑶族自治县棚户区改造项目(政府大院地块)工程2工程地址巴马瑶族自治县县政府大院内3建设单位巴马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5基坑支护设计单位武汉丰达地质工程有限公司6监理公司广西天柱建设管理有限公司7工程性质住宅楼8施工单位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1.2 工程环境本工程拟建10#楼位于政府大院东侧,拟建2层地下室,上部为15层,0.000标高为236.4m,现地面标高约233.5m。建筑物西北角为拟拆除建筑,东北及东侧为巴马瑶族自治县民安林场

5、大院(地面标高约226.0m),与现状场地高差约7.0m;南侧为现有食堂(7F),距场地约3.5m;西侧为绿化地(标高约235.8),也为拟建地下车库区域。综上,西侧具备放坡条件,采用放坡加面层喷砼支护,东北侧及东侧基坑开挖深度基本与巴马瑶族自治县民安林场大院地面持平,不需要进行支护,而西北侧临近拟拆除职工宿舍,需采用排桩支护,场地南侧靠近食堂,需采用排桩支护,基坑整体开挖深度为6.45m。主楼桩基施工前因拆除原有建筑物基础已挖至231.0m,南侧和西北侧因此须回填石块至233.7m保证桩机施工行走作业面,待围护桩施工结束后再挖出运走。因此,南侧和西北侧为本工程基坑开挖重点保护部位,在支护施工

6、时应特别重视。根据基坑支护设计要求,保证坡顶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累计值控制在30mm(或3H取小值,H为基坑深度)以内。利用南侧楼前的已有道路作为土方车辆运输通道,并设置有洗车池。1.2.1 地下管线及周边环境根据勘察结果,勘察场期间,场地内现有建筑及相关基础设施已进行清理,勘察深度范围内未揭露有地下管线及地下光缆标识等对本工程有影响的地下埋藏物。1.2.2 主体工程规模及基础构造本工程为10#楼,地下2层地下室,地上15层住宅,总建筑面积9908.91,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763.8,地下建筑面积1145.11。主楼采用桩基加筏板基础:桩径800mm,桩长(19)m,桩顶标高-9.100,桩身

7、砼強度等级C30,桩基持力层砂岩,白云岩夹硅质岩。筏板厚度900,底板标高-9.100(相当于绝对标高227.200)砼等级C35,基础集水坑底面标高-10.00,基础垫层150,垫层砼标号C15,持力层砂岩,白云岩夹硅质岩持力层为卵石。1.3 工程地质及水文概况1.3.1 挖土深度1.3.1.10.00相当于黄海高程236.4m,现状地面标高233.5m。1.3.1.2主楼基坑挖土深度10#楼基坑开挖深度一览表部位设计标高现状标高垫层厚度挖土深度筏板227.2233.50.15m6.45m集水坑226.3.233.50.15m7.35m注:挖土深度=现状标高-设计标高+垫层厚度1.3.2 地

8、质构造1.3.2.1岩土层分布特征场地钻探深度 范围内揭露的上覆土层为第四系人工堆积层: 填土;第四系残积: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下石炭粉砂岩、白云岩、硅质岩互层或夹层出现,以薄层为主,呈全风化至强风化。 1.3.2.2根据钻探深度范围揭露的岩土层分布,场地内岩土层从上到下依次分述如下:(1)填土(Q4ml):褐黄色、杂色,上部为建筑垃圾或混凝土,下部以黏性土为主,较松散,为旧房修建时回填,回填时间约30年。属高压缩性土。(2)粉质黏土(Q4el):褐黄色,褐红色,可塑状,稍湿,含少量砂砾,切面较光滑,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3)砂岩,白云岩夹硅质岩C2:黄色、黄褐色为主,夹灰色、灰

9、黑色,呈全风化,食堂旁边楼栋孔位上部有约2030cm后白石英石,硬度大;下部为全风砂岩,白云岩夹硅质岩,薄层状结构,砂岩风化基本呈土状,硅质岩,白云岩呈砂砾状,清水回转钻进,钻进稳定,少数冲击钻进。(4)砂岩,白云岩概质岩C2:黄色,黄褐色为主,夹灰色,灰黑色,星强风化,砂岩,白云岩夹硅质岩,薄层状,清水回转钻进,岩芯呈砂砾状,少量碎块状,返水黄色,钻进平稳.(5)碳质砂岩与硅质岩互层(C2);黑色为主,夹含灰色,黄褐色,呈强凤化。碳质砂质砂岩与硅质岩互层,夹砂岩,薄层状,清水回转钻进,岩芯呈碎块状,砂砾状,返水黑色,钻进平稳。1.3.3 水文地质条件巴马最高处海拔1216米,最低处221米,

10、大多在600至800米之间。巴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蕴藏着巴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巴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土地对于当地丰富的溶岩溶洞,年平均气温20.4,极端最低温-2.4C,极端最高气温38.4C,大于等于10C的年平均活动积温6000c;1月最冷,月均温11.4C;7月最热,月均温26.4C。年均降雨量1700毫米,集中在510月份,年均蒸发量1406.9毫米,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年平均相对湿度78%。夏热多雨,间有涝灾,冬温凉而干燥,偶有低温霜冻,高山地区常有冷冻积雪,秋高气爽,常有春旱、冬旱发生,四季明显。马巴县区内主要河流为盘阳河,据巴马县水文资料,

11、盘阳河河流总集雨面积255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5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63.9立方米每秒,最大流量1413立方米每秒,最小流量2.8立方米每秒。拟建场地属丘陵地貌区,地形起伏较小,岩土种类单一,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勘察期间未发现有地下水。场地距盘阳河约2000m,据巴马县地质资料,其多年平均流量为63.9m/s;年径流量6.5亿m。场地东侧约130m为巴马河,根据地地勘报告显示:巴马河低水位约220.0米,中水位约221.0m,高水位约222.1米,场地标高在233.0m左右,因此巴马洪水对项目影响不大。1.4 基坑支护描述本工程基坑(含支护)长约59m,宽约31m,面积约1830,基坑开挖土

12、方约14050m,西北侧靠近职工住宅及南侧靠近职工食堂,设计采用支护排桩,平面布置见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做法详见1-1剖面图与3-3剖面,西侧为绿地,具备放坡条件,采用1:1.2放坡开挖详见图2-2,坡面采用80mm厚C20喷射砼,内配6.5单层双向钢筋网200200护面。为了固定钢筋网,在土坡内打入14长度1m的土钉,间距2.5m0.5m。每隔2米设50x50套虑网的pvc塑料管。 1.5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1.5.1 施工难点本工程场地狭小、工期紧迫、涉及专业多、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工程范围内地下管线复杂、邻近建(构)筑物密集,给施工带来较多困难,增大了施工技术难度。(1)地下管线复杂繁

13、多本工程范围内,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施工前必须妥善迁移或保护处于施工范围内的地下管线,施工期间必须对地下管线进行搬迁和保护。 (2)环境保护要求高本工程地处巴马县政府大院内,施工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期间的噪声污染及环境污染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降噪及环境保护措施,把本工程建成广西壮族自治区样板工程,争创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文明标化工地。(3)施工技术难度大通过对招标文件的阅读领会和对工程初步设计图及施工设计图的分析研究,认识到本工程施工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难点。控制基坑变形与地面沉降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如何减小施工对邻近重要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影响,把基坑变形量与地面沉降量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是

14、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妥善解决的技术难题。预应力锚索施工质量控制本工程基坑南侧及西北侧采用支护桩加预应力锚索支护形式,考虑到本工程场地土质复杂,干作业成孔过程中,可能导致塌孔;此外还存在锚索不易安装及注浆过程中漏浆、注不满浆等问题。由此施工中必须加强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把关,保证施工质量。 (4)工期较紧本工程场地狭小,工作面不能有效展开,施工任务紧张,节点工期紧。1.5.2 工程措施针对工程的特点及现场实地调查所收集的资料,拟采取以下对策措施:(1)合理搬迁、妥善保护地下管线在对本工程范围内的地下管线进行详细调查,将本工程范围内种类繁多、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分别进行搬迁。对于邻近基坑的地下管线,将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控制地下管线的差异沉降与累计沉降量,确保地下管线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2)全面推行施工质量过程控制措施全面推行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切实抓好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以工序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用科学的管理、严格的制度来创优质工程,把因人的因素对工程所造成的隐患降低到最低。(3)全面运行环境保护体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运行环境保护体系,采取和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管理手段,合理组织好社会交通,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尽可能减小施工对居民生活、社区工作和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