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详解版)

上传人:p****师 文档编号:136076070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8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详解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年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详解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年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详解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年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详解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年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详解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详解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详解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开中学 2020 届第五次月考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 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 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卷 本卷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观察下图,据此可知,战国后期 春秋初期诸侯国 战国七雄(公元前 260 年) A宗法分封制度彻底崩溃 B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C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 D经济基础推动上层建筑变革 2

2、.史记货殖列传载“子贷金钱千贯”,成为柿邵阳论证汉代确立 了“千钱一贯”的重要依据,但长期以来不能确立该推论的是否正确。 2016 年 3 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 10 余吨五铢钱,首次以考古方式证 明唐宋以来 1000 文铜钱为一贯的校量方式最迟起源于西汉”,根据材料 解读正确的是( ) A.千钱一贯制度起源于西汉 B.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C.史学家推论无法反映历史真实 D.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的客观性 3下表是根据宋史按籍贯统计的北宋入传(正传和循吏传)官员地 域分布情况 时间 官员总数(人) 北方地区官员(人) 南方地区官员(人) 北宋前期 329 278 51 北宋中期 42

3、9 274 155 北宋后期 300 121 179 据此可知 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渐进性 B北宋时期北民南迁促进了南方开发 C北宋时期北方总人口数量日渐减少 D北宋后期官吏减少缓解了财政负担 4.明朝时期,北方延绥镇兵马云集,其军需全赖商人接济,每年有定额, 往往招集山西商人,领认淮、浙二盐,输粮于各堡仓给(盐)引,然后前 去江南盐运使司,领盐发卖,大获其利。这一现象 A.打破了私人对贩盐业的垄断 B.推动了地方商业中心形成 C.抑制了徽商经济实力的增强 D.优化了政府对经济的管控 5法国史学家阿尔德伯特等人认为,16 世纪大量黄金白银流入西班牙, “与葡萄牙相比,西班牙更有利于在 1

4、7 世纪成为经济中心”,然而它错 过了机会,西班牙的黄金被投到欧洲其他地方,促进了英国、法国、荷兰 工业的发展,西北欧成为经济中心。对上述观点的理解较为合理的是 A商业革命延缓了西班牙的发展历程 B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经济中心的转移 C封建制度阻滞了西班牙的社会进步 D殖民掠夺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 619 世纪中期以前,西方人一直把油画作为上层社会的专利。油画中虽 然也有一些表现农民生活的作品,但都是以讽刺的形式出现的,直到他 (法国画家)以农民画家的身份出现,这种情况才得以悄悄地改变。材料 中的“他”的代表作 A不拘泥于人物的细节刻画 B线条粗犷,形式夸张 C肯定了普通人在艺术中的意义 D

5、侧重表现个人主义 7下表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期部分人士对巴黎公社革命的认知 人物 认知 材料出处 王韬 “乱党”、“匪贼” 法国志略和普法战纪(19 世 纪 70 年代) 宋教 仁 “巴黎暴动” 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载于民 报(1906 年 6 月) 李达 “阶级斗争的手段,以 最普遍最猛烈最有力量 的为好” 社会革命底商榷,载于共产党 第 2 期(1920 年) 综合上表信息,可知其反映了近代中国 A.不同救国道路的探索 B民众广泛接受了社会主义理论 C学界对西方文明的反思 D对改造社会途径的认识日益趋同 8五四前,人们还在争论白话与文言之优劣,白话应有的规范以及白话 能否成为诗的语言等;五四后

6、,白话竟不需任何形式的批准与认可,直 接成为参与运动的人的共同语言工具。这反映了,五四运动 A是白话取代文言的文学革命 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D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9据下表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913 年1918 年上海从外国进口金属情况表 年份 数量(公吨) 总费用(银两) 每吨价格(银两) 1913 125303 9575886 7642 1914 121087 9279659 7664 1915 82818 8601684 10386 1916 94372 14011269 14847 1917 80276 12566977 15655 1918

7、 92519 19130951 19597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上海近代五金商业史 A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中国重工业发展面临重重困难 C列强逐年递减对中国金属出口 D抵制洋货、提倡国货成效显著 10.1919 年,苏俄人民委员会规定科学家的最低工资为 1200 卢布,最高工资 为 4800 卢布。 同年,关于改善科学家状况还规定,供给科学家的口 粮增加到 500 份,专家可以免去与自己业务无关的各种义务,如义务劳动和 服兵役等。这些措施旨在 A.调动科学家建设国家的热情 B.配合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缩小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 D.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1土地革命时期,中共认为封建

8、势力是帝国主义之工具,消灭封建势 力是反帝的必由之路;抗战时期,提出凡反法西斯、援华国家都不是帝 国主义;“二战”结束后,认为应联合世界民主力量与美帝国主义斗争。 不同时期对“帝国主义”的认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根据时局调整策略适应革命形势变化 B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断深化与成熟 C主张联合民主力量建立反帝统一战线 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内涵不断变化 12.1959 年3 月,法国总统戴高乐宣布收回北约对法国地中海舰队的指挥权。 同年 6 月,他迫使美国将运载核导弹的战斗机撤往美国在英、德的基地。 1966 年,正式通知北 约盟国,法国结束对北约组织一体化的从属关系。 法国的这些做法意在 A

9、.顺应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B.缓和西欧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 C.加强西欧国家间的军事合作 D.提升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13.1984 年,中国政府全面放开小商品价格,同时取消了布票:1985 年, 粮食由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同时,取消了国有和集体企业超产部分的价 格限制, 企业产品形成双轨并行的价格局面。上述举措 A.深化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C.有利于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D.进一步壮大了国有企业规模 14下图为欧盟盟旗。欧盟委员会对其内涵的解读是:“12 使我们同时 联想起圣经中的 12 使徒、雅各的 12 个儿子、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赫拉克勒斯的 12 项业

10、绩最后, 圆形的排列代表了联盟。”可见, 欧盟制定此盟旗的出发点是 A.建立欧洲统一市场 B消弭各国利益分歧 C统一各国外交立场 D促进欧洲文化认同 15下表是美国二战后不同时期实际 GDP 及其他若干经济指标的统计数 据。影响美国战后经济波动的因素主要有 时期 实际 GDP (年均复合增长率) 私人国内总投资 (年均复合增长率) 劳动生产率 (年均复合增长率) 失业率 (年平均失业率) 19501973 4.2 5.7 2.8 4.8 19741982 2.0 0.5 0.9 7.2 19832007 3.4 4.7 2.3 5.8 信息技术的发展 殖民体系的变化 经济政策的调整 霸权地位的

11、丧失 A B. C D 第卷 本卷共 3 题,共 55 分。 16(2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在乡村创设以征发赋役为直接目的,以户籍登记、人户编排为 手段的里甲制。明代中晚期在乡村流行保甲制,十家为一保,实行连坐 和互相监督,嘉靖后还承担轮流赡养矜寡孤独老人等更多的社会功能。 明代后期推行乡约制,没有统一的形制,大多是各乡里结合实际设置相 应职务,以道德教化为主要功能,包括宣讲圣谕、倡导互助、处理纠纷 等。明太祖禁止官员插手基层乡村事务,通过士绅、宗族和老人等精英 群体实施乡村地方自治。为了实现良好的乡村治理效果,明代统治者颁 行了许多关于乡村治理的法律条令,还充分利用当

12、地的乡规民约和家族 法规。 摘编自林乾、杨练明代乡村治理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基层地方治理的特点及意义。 (10 分)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自治”观念在中国开始流行,并与中国传统的 乡绅治理联系在一起,异化为带有一定地方割据色彩的基层政治观念。 清末依靠土地、民望而长期扎根于基层乡村社会的乡绅仍然顽强地生存 了下来,但所发挥的治理作用并不能像以前那样顺利了。国民党试图通 过建立具有武装团体、独立经济利益的地方自治机关,但是也并没能真 正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重塑。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 帮助农民从地主手中取土地,然后通过鼓励基层百姓选举干部、建立基

13、层政府,实现了“自治”应有的价值内核民主权利。中国基层社会 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了一定范围内的自治。 摘编自刘凤雪 张俤近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变迁与 “自治”观念的中国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变 化,并简析其产生的原因。(10 分) 17(2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6 年,我国基本建立起国家统一市场。统一市场支援了国家建设, 也造成工业品质量下降、副食品供应紧张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八大 在各 地先行探索开放市场的基础上,作出建立自由市场的决策。到 11 月底,全国 有 14 个省份开放了自由市场。城市市场中长期缺货的毛鸡、鲜鱼

14、等货源不 断增加,商品质量提高、价格却降低了。农村中滞销的土特 产也打开了销路。 由于货畅其流,收购价格比较公平合理,农民们生产 劲头也愈来愈大了。随 着自由市场的开放,争议越来越多,当时相当一 部分干部、群众认为自由市 场的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开放影响了 国家工业化发展速度。到 1958 年国家取消商品经济、关闭集贸市场。 摘编自张神根八大前后党对自由市场问题的初步探索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开放自由市场的原因和积极作 用。(8 分) 材料二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到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市场调节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在工业生产方面,国家下达

15、的指令 性计划产品品种由 1984 年 123 种减少到 1988 年的 50 种;在流通领域, 到 1990 年国家定价的产品约占 25%,其余为国家指导价和市场价。随着 市场取向改革的逐步深入,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引起激烈的争 论,改革进入关键时期。邓小平通过南方谈话,提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 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这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加快了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 20 世纪五十年代相比,中国在利用 市场机制方面有何进展?(6 分) (3)据材料一、二,谈谈你从中国探索市场经济的历程中得出的认识。 (6 分)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