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棵树》-精选课件(公开PPT)

上传人:zhuma****mei2 文档编号:136074659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棵树》-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半棵树》-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半棵树》-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半棵树》-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半棵树》-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棵树》-精选课件(公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棵树》-精选课件(公开PPT)(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月 吴若清 张诚,写作背景,意象和意境,语言赏析,阅读全文,原名史成汉。山西定襄人。出生年月:1923党员。1943年考入西北大学外语系学俄语专业,1946年因参加民主学生运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二年,1949年后历任人民大学研究部学术秘书,东北空军直属政治部党委委员兼文教办公室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党委委员,中国文学执行副主编,新文学史料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四文学编辑室主任,编审。1995年因胡风一案划为胡风反革命分子被关押二年,直到1979年秋平反。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为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协全国名誉委员。,作者简介,牛汉作品,著有诗集彩色生活、祖国、在祖国面前、温泉、爱

2、与歌、蚯蚓和羽毛、牛汉抒情诗选等十余本,散文集童年牧歌、中华散文珍藏本牛汉卷等七本,诗话集学诗手记、梦游人说诗2本。近几年日本、韩国汇编出版了牛汉的诗选集。,写作背景,据牛汉讲,半棵树是1972年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诗人看到同是下放的冯雪峰瘦削的形象受触发而写的。这“半棵树”可以说是暗指冯雪峰的,但又不完全是。这首诗的象征意味极其鲜明,它更象征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着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的不屈的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统。,五七干校,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和让干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将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的场所。,五七

3、干校,真的,我看见过半棵树 在一个荒凉的山丘上 第一节,篇首扣题,直接将半棵树的形象推到读者的视野,并且简笔勾勒出半棵树的恶劣的生存环境。 像一个人 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 侧着身子挺立着 第二节,则由上一节的物理空间向心理空间推进,“像一个人”,架通了“象”与“意”的桥梁,引领读者去捕捉更深的含义。如果说上一节是对半棵树的远景式拍摄,那么这一节则是全景了:“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侧着身子挺立着。”这两句塑造了“半棵树”的倔强挺立的形象,同时也交代了他对抗风暴的斗争策略“避开”“侧着身”。 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 从树尖到树根 齐楂楂劈掉了半边 第三节,接着叙述半棵树的命运遭际,交代了被摧残至半棵的原

4、因。画面尤其触目惊心。 春天来到的时候 半棵树仍然直直地挺立着 长满了青青的枝叶 第四节,承上节,交代树遭摧残、迫害的结果。这幅画面,采用了特写的镜头来诗意地表现半棵树坚韧的斗志与顽强的生命力。,半棵树 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 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岸 如果说第四节是用描写的手法来充实“半棵树”的形象内涵的话,那么第五节则是以议论的方式来升华半棵树的人格化魅力。通过与一整棵树的比照,进一步凸现其崇高而伟岸的精神风采。在这里,诗人是在赞美半棵树的人格,它虽然外形残损,但是内在精神是完整的。诗人对半棵树充满了敬仰。 人们说 雷电还要来劈它 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 第六节是一个尾声,“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

5、还是那么直那么高”,这就形象地表现了正与邪、善与恶、美与丑的尖锐的冲突,反衬出树的钢铁般的不屈的力量。 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 末尾一句余味悠远,这个生动的拟人句刻画出迫害者的狡黠与阴险。一个“盯”字让人想起那种居心叵测的狠毒。 第六、七节,诗人说明了半棵树惨遭雷劈的原因,正是因为直和高,它才会被雷电如此摧残。这里的“直”和“高”,不只是外形方面的,更是品行的正直和人格的高尚。雷电是一种暴虐、阴险、邪恶的力量,它凭着一时的强力压制、损害正义的事物。已经身受重创的半棵树,随时还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可以想见,面临更大厄运的半棵树,面对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着的凶恶的目光,半棵树照样会直直地挺

6、立。诗人对倔强、坚强的半棵树是敬佩、赞扬的,而对雷电则充满了憎恨。 1972年,咸宁,1、“半棵树”具有怎样的象征意味? 首先从外形上看,半棵树是一个让人心惊的残缺的形象。它被雷电劈掉了半边,长在荒凉的山丘上,生存环境恶劣。 其次,半棵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已经被劈得只剩一半,但是依然直直挺立,长满青青枝叶。 据牛汉讲,半棵树是1972年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诗人看到同是下放的冯雪峰瘦削的形象受触发而写的。这“半棵树”可以说是暗指冯雪峰的,但又不完全是。这首诗的象征意味极其鲜明,它更象征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着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的不屈的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统。,2、如何理解

7、“人们说/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的意味? 注意“人们说”这三个字,“人们”可能一样也遭受着侮辱与损害,但他们传布的信息、制造的舆论,也是一种威胁的力量。这一句似乎与前面几节淋漓纸面的凌厉张扬的刚健之气不甚协调,或者说是有点儿消退了那种强悍的战斗的雄心;其实,这种不甚协调就真实地反映出一个高压恐怖时代中的抗争者对自己的逼仄艰难的处境,对自己的抗争的脆弱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3、诗歌中的另一个重要意象是雷电 全诗就只有两个意象。雷电是作为树的对立物而出现在诗歌中。一共出现三次,一次比一次可怕。结合写作的时间,我们不难想象,雷电象征什么。那是恶对人性、天

8、性的践踏和蹂躏,恍如邪恶之幽灵!,4、结合本诗,如何理解艺术的“打击力要放在最后”? 诗歌的前面一大半,我们感受到了半棵树的可贵可敬,我们甚至已经被它直面险恶命途的从容和生命的热情所感动。按一般情况,诗歌到此即可结束,情感的抒发(赞美)也已经十分饱满;但作者却异乎寻常地把诗歌再往深处拽上一笔半棵树的悲剧并没有结束,因为它的“直”和“高”,它被雷电劈去了一半;因为它以半棵树的残躯,却依旧“直”和“高”,所以,雷电还要来劈它,而且早就在远处盯死了它这真是悲剧命运难以抗拒!此时,我们的阅读,就不仅是感动,而更是震撼了!我们迫切地希望的是什么呢?,一、以描述式的语言入诗 诗人用描述式的语言入诗,增强形

9、象的表现力,表现在他以第一叙述者的身份交代地点、环境,以及事情发生变化的时间、原因等,还以富有戏剧性变化的“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一句作结,强化读者对“半棵树”的印象。,二、修饰语的准确生动 全诗语句看似平静,实则沉郁顿挫,如急湍冲撞涧石,似猛浪怒拍礁岩,又像悬瀑飞击峭崖,气势雄浑,激荡人心。这主要得益于诗人用词的准确生动,特别是修饰语的使用更渲染了诗歌的情境。如开头“真的”,意在突出虚拟形象的真实感,“荒凉的山丘”,渲染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使人想见半棵树生命之艰难。“从树尖到树根”这个短句,将这棵树遭受戕害之深重作了形象的概括,“齐楂楂”这个富有画外音效果的叠音词状语,以及“劈”这个冲击力极强的动词,都突出地表现了外在的恶势力的强横凶残。“仍然”这个副词强调它的执著,“直直”“青青”这两个叠音词细化了半棵树的战斗的姿态与饱满的自信,一个“满”字,透露出多么乐观、昂扬的精神。两个“还是”句式的复沓运用,把诗人对“半棵树”的景仰与礼赞的感情提升到一个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