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企业上市)挖掘持续成长的上市公司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068284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企业上市)挖掘持续成长的上市公司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年(企业上市)挖掘持续成长的上市公司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年(企业上市)挖掘持续成长的上市公司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年(企业上市)挖掘持续成长的上市公司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年(企业上市)挖掘持续成长的上市公司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企业上市)挖掘持续成长的上市公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企业上市)挖掘持续成长的上市公司(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挖掘持续成长的上市公司访国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雷建辉目前股市不断下跌,而正在交行和华夏、申万、海通、银河、湘财、兴业等20多家证券机构遍布各地的营业网点销售的国联优质成长基金却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究竟该基金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为此,笔者采访了国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雷建辉。雷建辉介绍说,国联优质成长基金是一只偏股型基金,而且这只基金的投资风格是成长型的。选择成长型投资是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第一,中国是个高速发展的成长国家,不论是行业成长、周期成长、阶段成长类题材,在上市公司中层出不穷;第二,我们也认可价值投资,但是价值股炒高了就不是价值股了,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往往整体估值偏高,高估的部

2、分只能通过较好的成长特性来进行风险补偿,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长溢价”。雷建辉认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78年我国GDP为3624亿元,2003年中国GDP已经达到了11.67万亿人民币;按照可比价格计算,2003年GDP是1978年GDP的10倍左右,在此期间中国GDP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4左右,如此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中也极为罕见。而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高成长潜力国家,宏观经济环境连续向好,为上市公司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得国内很多行业都属于成长性行业,处于整体扩张期,整体成长的潜力更是不可低估。因此,国联优质成长基

3、金投资的重点就是那些品质有保障、发展有潜力的持续成长类的上市公司。雷建辉说,事实上,价值股的投资机会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成长股则需要发现它存在的眼睛。国联基金通过打造精英研究团队的过程,铸造了发现成长股的“千里眼”GOQ模型和“公司评级系统”,通过这只“千里眼”,我们可以选择出优质成长公司,而不是那些风险较大的、成长性不太确定的公司。所谓优质成长公司,是具备一定规模、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的上市公司。也就是先看它是否优质,再看它是否成长。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前发现中国市场中能够不断长大最终成为世界一流的公司,为广大投资者增利。闻泽中国航油公司如何在海外实现了持续成长中

4、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油)在 1997 年后的 7 年时间里持续、稳定、快速地成长,从一个濒临倒闭的航油运输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年盈利 4800 万新元 ( 约 2.3 亿人民币 ) 的油品贸易与实业投资相结合的跨国公司 , 不仅在新加坡的中资企业中鹤立鸡群 , 而且在新加坡的石油业、金融界和政府部门中享有很高信誉 , 堪称在新加坡中资企业的“佼佼者”。 一、重新创业 , 从濒临倒闭到盈利上亿 中国航油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占有 75% 股份的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 , 其前身是 1993 年 5 月成立的以安排民航从国外采购的航油运输为主的合资公司 , 中国航油集团公司、中国对外

5、贸易运输总公司和新加坡海皇轮船有限公司各占其三分之一股权。 由于合资公司运作失灵 , 累计亏损直线上升至 10 万美元 , 公司处于濒临倒闭的停顿状态。 1995 年中国航油集团公司通过收购将其改制为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在此后的两年中 , 公司因种种原因无法全面启动 , 长期处于休眠状态。 1997 年下半年 , 总公司派遣曾任中德合资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外国专家助理、 现任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和中国航油新加坡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的陈久霖携 49.2 万新加坡元来收拾残局重新创业 , 在总公司的支持下 , 中国航油第二年就扭亏为盈。此后 , 中国航油踏上一条持续、稳定和快速成长的道路。 1

6、997 年至 2001 年 , 中国航油高速成长 ( 见下表 ) 。 项目 1997年 2001年 年均增长率 营业额 685 万美元 12.3 亿美元 6.83 倍 贸易量 4 万 吨 681 万吨 8.46 倍 缴付资本 37 万美元 1655 万美元 8.07 倍 总资产 22 万美元 1.6824 亿美元 32 倍 净资 19 万美元 7930 万美元 6.2 倍 税前利润 -13 万美元 2366 万美元 68% 人均营业额 5140 万美元 人均税后利润 900 万美元 2001 年 , 中国航油成功地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 上市融资金额在新加坡交易所当年上市公司中首屈一指

7、 , 而且是我国唯一一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海外上市的中资企业。 2002 年 , 中国航油的业绩更上一层楼。据了解 , 该年集团公司总营业额 285 亿人民币 , 中国航油占其中 200 亿 , 集团公司总盈利 4.7 亿人民币 , 中国航油创利 2.5 亿人民币。中国航油不仅各项指标普遍比 2001 年大幅增长 , 而且公司的业务扩展到实业投资领域。 2002 年 7 月 , 中国航油在面对 38 家强手激烈竞争的情况下 , 成功地以 6000 万欧元收购了西班牙 CLH 公司 5% 的股份 , 并在当年获得 390 万欧元的分红。 2002 年年底 , 中国航油又顺利地收购了上海浦东机场航

8、油公司 33% 的股份 , 两项收购行动使中国航油成功地从一个纯贸易型的企业转型为工贸结合、实业与贸易互补的跨国实体企业。 中国航油在过去几年中持续、稳定、高速成长 , 赢得了有关方面的赞许。 1998 年新加坡贸易发展局批准它成为“全球贸易商计划”成员 , 可以享受 16 个百分点的所得税减免优惠 , 每年少缴税 5007 多万新加坡元 ;2001 年入选新加坡 1000 强企业 , 按营业额排名第 127 位 ;2002 年 3 月被列为新加坡 56 家透明度最高企业排行榜上的第 29 位 , 8 月荣获新加坡上市公司“最透明企业”奖。中国航油还作为一个成功企业被列入新加坡国立大学 MBA

9、 教学案例 , 被联合早报称为新加坡石油市场上的“航油大王”,我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称赞它是新加坡中资企业中的“佼佼者”。 二、准确定位 , 七年迈出三大步 中国航油执行董事兼总裁陈久霖认为 , 企业定位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 , 是国有企业能否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关键。中国航油自 1997 年以来 , 改变了该公司过去不切合实际的市场定位 , 建立了进口航油采购、国际石油贸易和相关实业投资的三足鼎立的发展战略。 1997 年前 , 公司的业务只是为集团公司进口航油联系运输业务和为过往的本系统领导人安排接待工作 , 由于公司没有自己的运输力量 , 更缺流动资金 , 企业完全依赖别人生存 , 事事

10、举步维艰 , 生存困难重重 , 更谈不上盈利和发展。 1997 年 , 中国航油改组时把公司重新定位为石油贸易企业 , 确立了在国际市场上为集团公司进口航油和为集团公司在国际市场采购航油平抑油价、降低采购成本的宗旨 , 使企业有了施展身手的天地。在这一宗旨下 , 并为了降低集团公司的采购成木 , 中国航油经过长期艰苦的工作 , 先是促使集团公司将采购航油从暗箱作业改为国际招标。中国航油在参加投标时尽力压低油价 , 屡屡报出比别人低的价格 , 甚至做赔本生意。接着 , 它又采取措施促使集团公司对进口航油实施批量采购 , 以便建立经济规模、形成购买力。此后 ,中国航油又积极推动国内航油系统采用国际

11、技术规范等措施 , 大力降低进口航油的采购成本。由于中国航油平抑油价 , 集团公司屡屡以最低价格购进航油 , 改变了以往从中间贸易商进口航油遭层层盘剥的窘境。仅此平抑油价一举 , 中国航油在 1998 年至 2001 年间为我国民航系统节约的航油采购成本至少 1860 万美元。 1998 年 , 中国航油在企业扭亏为盈的情况下 , 把企业定位提升为国际石油贸易企业 , 中国航油不仅为集团公司平抑油价 , 而且走上了到国际油市上求生存图发展的道路 , 从一个纯粹的中国航空油料进口企业发展为国际石油贸易企业。它把贸易品种扩大到原油、航油、燃料油、汽油和石化产品 , 把贸易区域从新加坡扩大到东盟、

12、远东和美国 , 并利用国际市场上现有的各种先进手段 , 实行多种贸易方式的交叉运营。这一定位改变了营业结构 , 使得中国航油不再是靠赚取集团公司佣金过日子的附属公司 , 而是一个获取规模效益 , 利润不断增加的独立子公司。中国航油 2001 年利润中 , 27% 来自国内总公司的航油采购佣金 ,19% 来自国外油品贸易 ,36% 来自市场运作盈利 ,18% 来自其它利润。 陈久霖说 , 国有企业走出国门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 我们的目标是要瞄准本行业的国际先进企业 , 不断把企业做强做大 , 在迅速变化的国际大市场上占据应有的席位。为了实现做强做大的目标 ,中国航油把目光投向相关实业投资 ,

13、确立了走工贸结合道路 , 为公司今后的发展开拓了一片崭新天地。中国航油 2001 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成了它迈向新目标的新起点。它利用上市获得的融资 , 收购了西班牙 CLH 公司的 5% 股权和浦东机场航油公司 33% 的股权 , 从一个国际贸易公司成功转型为工贸结合的跨国企业。目前 , 中航油正在筹划向船运、储油、分销和油料供应等石油下游行业继续投资和整合。 三、运作资本 , 提高成本竞争力 中国航油作为一个贸易企业 , 最大的困难莫过于资金短缺 , 作为一个成功企业 , 其一大奥妙也是有效地运营资本。 1997 年改制之初 , 集团公司拨款 49.2 万新加坡元 , 偿还 10.8 万新

14、加坡元债务后可动用的资金仅为 38.4 万新加坡元 , 这笔款项必须应付公司租房、 办公和业务等各项开支 , 而当时做一船航油的生意就需 1000 万美元 , 获得融资是中国航油生死存亡的关键 , 也是它即便苟延残喘也必须突破的瓶颈。 中国航油最初是靠通过兄弟公司的过帐打开一个小小的融资缺口。具体的做法是 , 中国航油先和外国石油销售商谈好合同条件 ,再请国内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先买下这宗货品 , 而后中国航油再以高出合同的价格从这家国内公司买进这批货品 , 过帐虽然把盈利的大部分拱手奉送给予帮助的国内公司 , 但为中国航油闯开了一条生路。中国航油有了一些盈利后就挨家挨户向银行叩头找融资 , 求放

15、帐。在头一年里 , 拜了一圈 , 外资银行不给 , 中资银行也不给 , 后来只有法国 BNP 银行答应试探性地给予 1000 万美元的融资额度。中国航油利用这项融资作成的第一笔生意就盈利 30 万美元。 在新加坡金融市场上 ,BNP 银行颇有名气。中国航油挟 BNP 的 1000 万美元融资额度的威力 , 乘本身盈利增长的东风 , 展开一场寻求融资的猛烈攻势 , 又赢得 2 家银行允诺给予试探性融资和 2 家供油商的试探性业务放帐。 1999 年 , 中国航油继续把争取国际融资、扩大贸易作为公司的主攻方向。陈久霖三顾茅庐 , 请来了具有丰富融资经验的新加坡马来银行原副行长加盟 , 并通过他获得

16、了 2 亿多美元的授信额度。 授信额度的增长使中国航油实现了直接向炼油厂开具信用证按出厂价采购航油的设想。这一年 , 中国航油的营业额同比翻了 2 倍半 , 税前利润增长了 38%, 基本上摆脱了融资困难的局面。 2001 年 , 中国航油在新加坡交易所成功上市 , 在寻求融资的道路上踏上了与国际接轨的道路 , 增强了金融界和投资者的信心 , 而且登上了规模更大、运作更为复杂的资金运作新舞台。 目前 , 中国航油的资本运作已是今非昔比 , 手中融资额度已增加到 3 亿美元 , 其中 1 亿美元为长期贷款 , 供油商放帐也增至 3 亿美元 , 不仅自身没有让资金短缺捆住手脚 , 还有余力经常在融资市场上助国内公司一臂之力。 中国航油不再到处求爷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