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1人才培养模式.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064559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案例1人才培养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典型案例1人才培养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典型案例1人才培养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典型案例1人才培养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典型案例1人才培养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典型案例1人才培养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案例1人才培养模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典型案例一产教融合 创新模式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实施背景如何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是示范性特色专业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在积淀,一直在成长,针对目前高职会计专业重理论、轻实践,传统学科式培养等种种弊端,我们积极探索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主要目标本专业以开放的办学思路,利用广阔的社会资源,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会计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三强化、五阶段、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理实一体,德技双馨,校企共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

2、特征,体现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三强化”策略序化课程,在“三位一体” 人才培养平台之上保证“五阶段”实践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条件,全面带动专业建设与改革。 三、实施过程 (一)设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流程 本专业注重健全过程监控,积极通过开展学校与企业,乃至家长的调研、走访、座谈和制度试行等,完善适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共管制度,特别是在非毕业综合实习阶段的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体系、校内学习和校外实际工作一致性的教学监控制度、学生校外实习期间素质教育制度等做了进一步的探索。设计流程说明:1.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广泛深入的会计专业人才

3、需求调研;2.针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开展会计职业岗位群分析;3.制定初步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并进行行业专家论证;4.依据会计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专业教学内容;5.确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报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评审;6.校企共同全面、全员、全程监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运行;与实施,并考核评价。 图1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流程图 (二)调研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及职业岗位群分布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初期,广泛的社会调研十分必要。进行实地调研时,本专业直接深入到企业与被访者接触,当面提问并记录对方的回答。小组座谈会时,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和资深的专业教师开座谈会,积极征求各位专家对专业教学

4、标准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的内容涉及会计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等。 图2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按照友阿集团、通程控股、山河智能等企业会计岗位调研结果和岗位职业标准,财务会计类岗位主要可分为出纳员、会计员、会计主管等,因企业规模大小而有所不同,各类岗位细分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也不尽相同,如出纳岗位又可分为企业收银员、货币资金核算岗位等,按各类岗位的职称又分为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高职毕业生入职岗位主要为出纳员、会计员,必须达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的素质要求,并具备向更高职

5、称岗位晋级和向会计主管、财务主管等岗位迁移的基础。 图3 会计专业人才职业成长图 (三)确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以上会计职业岗位的分析,针对高职会计教育的特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从事会计专业各岗位业务核算、实务操作等专业技能;具有良好会计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创新理念、团结协作和责任意识,适应中小企业会计工作需要,具备职业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 图4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图(四)构建“三强化、五阶段、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紧密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的目标,依托长沙商贸旅游职教集团成员企业,校企共同夯实“三位一体”人才培养

6、平台,实现校企在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方面的“四融合”,构建了“三强化、五阶段、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校内“校中厂”资源进行“公司制、项目化、开放式”的实习实训,使学生通过教、学、做合一的项目实施逐步提升岗位能力。专业岗位实践、综合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则主要依靠合作企业资源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和具体工作岗位上得到锻炼和发展。 图5 “三强化、五阶段、三位一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三强化”:一年级强化会计从业资格素养教育、二年级强化岗位职业技能培养、三年级强化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理实一体化”课堂平台、“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平台,“厂中校”校外实习

7、基地平台“五阶段”:认知体验阶段、理实一体化课程学习阶段、分岗轮训双实操阶段、会计综合业务实训阶段、顶岗实习阶段 四、主要成效与特色 本专业积极实施“三强化,五阶段,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专业学生文明、守纪、严谨、勤奋,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学生出勤到课率维持在98%以上,校内课程考试和专业技能考核合格率在95%以上。建设期内成功举办了3届学生技能节,会计专业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技能训练和达标,通过举办技能比武,全面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证平均一次通过率2

8、012年-2015年稳定在50%以上(全省平均过关率为20%),累计通过率年达到100%。毕业生当年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评价满意率95%以上,在社会享有良好声誉,在就业单位、就业岗位和就业待遇上有明显优势。图 6 会计专业近年获奖相关图片在近年的国家级、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本专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3年5月、2014年5月会计专业的学生参加湖南省高职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2013年11月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网中网杯”财务决策大赛中本专业学生在全国87所高职学院的435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取得团体二等奖、全国第八名、湖南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20

9、15年5月获得湖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会计专业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第一名),之后又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团体一等奖(手工第一名,总分第三名),刷新了湖南省职业院校参加全国会计技能大赛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充分展现了我院会计学子在财会技能方面卓越的风采。 图7 会计专业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表1 会计专业近年竞赛获奖情况赛项级别获奖成绩国家级技能大赛2013年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网中网杯”财务决策大赛中本专业学生在全国87所高职学院的435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取得团体二等奖、全国第八名、湖南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2015年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会计专业技能竞赛中本

10、专业学生获得团体一等奖 省级技能大赛2012年湖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会计专业技能竞赛中本专业学生获得个人二等奖,团体三等奖2013年湖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会计专业技能竞赛中本专业学生获得团体二等奖(第八名)2014年湖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会计专业技能竞赛中本专业学生获得团体二等奖(第五名)2015年湖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会计专业技能竞赛中本专业学生获得团体一等奖(第一名)五、体会与思考通过探索与实践,我们深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先进理念为引领,以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科学定位为基础,以校企长效机制建设为突破口,以产教深度融合培养为路径,才能真正实现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会计

11、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本专业也遇到一些问题,如:政行企校合作育人、互利共赢的办学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校中企、企中校”的建设数量有待进一步增加;校企深度融合的特色化、数字化和创新性的项目课程资源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面向未来,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1、 以会计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尽快将会计专业作为湖南省精品专业、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的关于教学改革、会计岗位模块式课程体系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践,并逐步向各兄弟院校推广,加强教学软件建设,逐步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实现网上共享。 2、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我们自身的条件,依托已注册成立的会计咨询公司,承接对外代理企业的会计核算、纳税申报、短期培训等业务,以自己代理的企业的全真实际的账务原始资料及其核算管理的真实过程,对在校学生进行全真实战训练,尽快实现财会模拟实习向全真实际操作训练转化。 3、根据湖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围绕湖南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新要求,坚持“贴紧产业发展,同步化服务;预见产业趋势,前瞻性育人;打造专业品牌,特色化办学”的理念,将会计专业与电子商务、会展策划与管理等商贸财经类专业融会贯通起来,共同为现代商贸服务业培养综合化、复合型的会计专业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