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6062318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白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吉林省白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吉林省白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吉林省白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吉林省白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白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白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殷商交替之际思想的大动荡中,德的观念得到了强化,并上升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天命的观念虽然被弱化,但也仅限于朝代命运方面,在社会生活的其它领域,天依然具有神秘性和神圣性,人们遇到难题的时候依然要求助于天,如,诗经召旻记载了一次灾荒,而导致灾荒的原因是“天降罪罟”。天命不常的观念除了体现在王朝交替中,也体现在灾荒中,灾荒是天行不常的表现。可以说,德的价值虽然大幅上升,但这种上升主要是在政治领域,尤其是治国之道上。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交代,那就是西周领导层为什么要大力阐扬和提升德之价值?以国家的力量来宣扬一种价值背后肯定有动机,而

2、这种动机往往是功利的,宣扬德的背后,除了填补天命价值危机出现的信仰真空外,还应有更为现实的政治目的。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这样做的目的无疑是为了寻求周王朝的长治久安,“敬德”、“明德”的目的是为了“保民”、“至于万年”,从西周统治精英对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经验总结中可以看到,他们真诚的认为,只要敬德、推行德治就能够巩固政权。“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只要崇德慎刑,就能实现国家的良好治理。这种德治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孔孟程朱都在不同程度上深化了德治的思想,都真诚的相信只要用德就能实现良好的社会管理。然而,崇德真的就能实现这种目的吗?君不见历史上对道德政治批评的大有人在,就是现在只要一提起德治,肯定

3、会招来众多质疑和批评之声。不过,西周统治者崇德不是起源于空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经验总结,可见德治还是有其合理性的,如果德治完全是一厢情愿,为什么历代的统治者都会大力宣扬呢,就是现今的国家领导人也在提倡德治。笔者认为,对这种现象,合理的解释是德治有其合理性,在它原定的功能上能起到稳定国家政权、改善社会治理的作用,但如果对德治要求太多,甚至超出了它既有的功能,甚至把它说成“无敌”“无所不能”,那么期望崇德就能够带来好的结果的愿望肯定要落空。后世对德治的批评也多是对那些德被用在不适当的领域里的德的批评。 德和命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面说的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二是后世把德和个人命运联

4、系在一起。诗经雄雉记载“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我遵循不忮不求的德行,怎么会没有好的命运呢?“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之所以能王天下也是因为他的德行。德和个人命运联系起来,是传统的德之观念走出国家政治层面进入个人层面的一次涵义深化,不过,在这里,德虽然象征个人的品质,但这种品质究竟是什么?包含那些方面,还不是很明确。更没有发展成后来的个人内在之提升的涵义。(节选自姜志勇前孔子时代之“德”观)1依据文章内容,下面对“德”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殷商时代,“德”的观念与天命的观念是相对存在的,“德”的观念得到强化,天命的观念必然受到弱

5、化。B政治需求促使“德”的观念上升为国家的意识形态,服务于朝代命运是“德”的主要价值体现。C“德”从殷商时代就属于意识形态问题,宣扬“德”的价值和功能,便会对王朝的长治久安起决定作用。D“德”和“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揭示了“德”和“天命”之间的联系,良好的德行才能有好的命运。 2下列各项,不属于“西周领导层大力阐扬和提升德的价值”的原因的一项是( )A任何行为的背后都存在动机,西周统治者从“保民”的功利目的出发而“明德”。B当时的统治者忧虑朝代命运,以天命价值维系王朝统治出现了信奉危机。C西周统治者从历史的经验总结中,确立了“德治”这种实实在在的思想。D“古先哲王用康保

6、民”,使统治者认识到“德治”具有良好的统治作用。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殷商交替之际“德”的观念得到强化,与天命信仰并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身和自然认识的特定状态。B尽管最初统治者倡导的“德治”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对后代统治集团起到了毋庸置疑的积极作用。C作者认为,既要承认“德治”的合理性,又要避免将“德治”绝对化,反映了作者思考问题的辩证思想。D“德”的内涵从一开始就具有不确定性,使“德”的概念在国家政治层面和个人内在修养层面之间游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人。唐公雅与厚。秦王

7、与刘文静方建大计,未敢白公,以寂最厚善,乃出私钱数百万饷龙山令高斌廉,俾与寂博,阳不胜,寂得进多,大喜,日滋昵。太宗以情告之,许诺。闲饮酣,乃白秦王将举兵状,因言:“若举义师,不特免祸,且就大功。”唐公然所计。兵起,寂进米九百万斛,杂彩五万段,铠四十万首。唐公即位曰: “使我至此者,公也。”拜尚书右仆射,诏尚食日给御膳,视朝必引与同坐,入阁则延卧内,呼为裴监,不名也,帝每巡幸,必委以居守。麟州刺史韦云起告寂反,按讯无状。帝谓曰:“朕有天下,公推毂成之也,容有贰哉?所以讯吏,欲天下人信公不反耳。”迁左仆射,帝置酒含章殿欢甚寂顿首曰始陛下发太原约天下已定许上印绶今四海妥安愿赐骸骨归田里。”帝泣下曰

8、:“未也,要当相与老尔。公为宗臣,我为太上皇,逍遥晚岁,不亦善乎!”九年,册拜司空,遣尚书员外郎日一人直第。贞观初,太宗亲郊,命寂与长孙无忌升金辂,寂辞,帝曰:“公有佐命勋,无忌宣力王室,非二人谁可参乘者?”遂同载归。浮屠法雅坐妖言,辞连寂,坐免官,削封邑半,归故郡。寂请留京师,帝让曰:“公勋不称位,徒以恩泽居第一。武德之政,间或弛紊,职公为之。今归扫坟墓,尚何辞?”寂遂归。未几,汾阴狂男子谓寂奴曰:“公有天分。”监奴白寂,寂惶惧,遣监奴杀所言者。奴盗寂封邑钱百万,寂捕急,遂上变。帝怒,乃放静州。会山羌反,或言劫寂为主。帝曰:“国家于寂有恩,必不尔。”既而寂率家僮破贼。帝念寂功,诏入朝,会卒,

9、年六十。(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三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置酒含章殿/欢甚/寂顿首曰/始陛下发/太原约天下/已定许上印绶/今四海妥安/愿赐骸骨归田里B帝置酒含章殿/欢甚/寂顿首曰/始陛下发太原/约天下已定/许上印绶/今四海妥安/愿赐骸骨归田里C帝置酒/含章殿欢甚/寂顿首曰/始陛下发太原/约天下/已定许上印绶/今四海妥安/愿赐骸骨归田里D帝置酒/含章殿欢甚/寂顿首曰/始陛下发太原/约天下已定/许上印绶/今四海妥安/愿赐骸骨归田里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尚书右仆射是古代官职名。唐宋时期,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之职。

10、B太上皇特指把皇位让给太子而自己退位,并已去世的皇帝。C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励精图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D封邑,指的是古代帝王赐给诸侯、功臣的领地或食邑。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裴寂与李渊交情很好,后来又受托劝李渊发动义师,成就功业,被高祖赞为“让我达到这个地位的人”。B唐高祖曾拜裴寂为尚书右仆射,称呼他为“裴监”,不直接喊他的名字;李世民登基后,也一度十分看重裴寂。C太宗时,僧人法雅犯妖言惑众案,供词牵连到裴寂,裴寂因此遭连坐被免官,被削去一半封邑,并放归故里。D裴寂归乡后没多久,汾阴有人说他是个十分聪敏的人,他听到后惶惧不已,就派家奴杀了

11、此人。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寂最厚善,乃出私钱数百万饷龙山令高斌廉,俾与寂博。(5分)(2)帝曰:“公有佐命勋,无忌宣力王室,非二人谁可参乘者?”(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闲居 姚合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注】古先生,道家对佛的称呼。8本诗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9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中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

12、自己很想官职显达的两句是: 。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3)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的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 ,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快乐的邮递员(美国)盖瑞法洛一团模糊的东西贴着我的鼻尖飞过去。“我不吃这些!”克拉拉夫人哭喊着。尽管这位86岁的老太太来到我们老年病护理中心时间不长,但她的

13、坏脾气已经人人皆知。她刚刚向我砸过来一小盒玉米片。我刚从学校毕业,下决心要让我的病人参加更多的活动,让他们老有所乐。可每次我动员克拉拉夫人参加户外活动或者与其他人交流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位老夫人很古怪。”护士安妮说道,“什么活动都不参加,情愿一个人坐在黑暗的房间里等她的信。”“信?”我奇怪地问。“自从她儿子举家迁往德克萨斯州,克拉拉夫人唯一愿意做的事就是等他们的信件。”“盖瑞,如果哪天老夫人没收到信,你可得要小心了!”我的助理雷切尔告诉我。“什么意思?”我不解地问。雷切尔回答:“如果那天没收到信,我们去她房间的时候,她会拿离她最近的东西砸我们。”“我挨过杯子、书本、还有花。”同事帕姆也说了一句

14、。雷切尔紧接着又说:“她差不多把屋子里一半的东西都甩出去过了,然后就开始哭泣。”“她肯定很想念她的孙子。”帕姆说道。几天后,我看到大家正在试戴各种各样的帽子。“老人们在阳光下活动需要戴帽子,所以这次我带来了100多顶帽子。”退休飞机导航员罗伯特自豪地告诉我,他经常来这里做义工。“嘿,我是邮递员!”一个十岁男孩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高兴地喊道。这顶帽子前面印着“美国邮政”几个字。男孩是我们这里一个护士的儿子,偶尔也来这里做志愿者。我呆呆地看着戴帽子的男孩,然后问他:“史迪夫,你愿意做我们的邮递员吗?”男孩点点头。“盖瑞,你想干什么?”雷切尔问我。我笑了:“克拉拉夫人特别想念她的孙子,为什么不让史迪夫

15、每天给她送信呢?”“并不是每天都有她的信啊!”雷切尔说,“到时候没信,史迪夫会不会挨老夫人的小枕头呢?”“试试看吧!”我一笑了之。那天正好有克拉拉夫人的一封信,我和雷切尔陪着史迪夫来到她的房间。“让史迪夫一个人进去。”在门口我拦住了雷切尔。史迪夫有礼貌地敲了两下门。“进来吧。”一个无精打采的声音说道。“克拉拉夫人,我给你送信来了!”戴着邮差帽子的史迪夫说。“哇,这是谁来了,快进来,乖孩子!”老夫人突然来了精神。“如果没有信,她肯定不会这么说的。”雷切尔在我耳边嘀咕。“嘘”我伸长耳朵,继续倾听。“你读几年级啦?”老夫人和蔼地问。“四年级,”史迪夫回答。“我在学校教了40年书。”克拉拉说道。“哇,如果我在学校里待那么长时间,我一定会郁闷死了!”史迪夫开玩笑地说。他们的笑声传到了走廊,我们都惊呆了,因为我们第一次听到老夫人的笑声。“好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克拉拉夫人继续问道。“史迪夫。”“史迪夫,我的眼睛不行了,你能不能为我读信?”雷切尔又凑到我耳边说道:“其实她的视力很好!”“嘘”我再一次制止她。我从门缝里看见老夫人的脸笑成了一朵花。“谢谢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史迪夫读完信,老夫人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