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模式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062063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BS模式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基于BS模式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基于BS模式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基于BS模式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基于BS模式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BS模式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BS模式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基于B/S模式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院(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起讫日期 2012.2.20-2012.5.11 摘 要本系统采用的是B/S开发模式,开发环境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尤其是数据窗口这一功能方便而简洁操纵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对于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5,它的功能一体化,高度非过程化,语言简洁,易学易用,统一的语法结构对待不同的工作方式,还有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再加上视图数据结构,使最终用

2、户和程序设计人员之间的通信得到很大的改善,高度的数据独立性和安全性。关键词:员工信息管理;B/S模式;SQL Server2005AbstractThis system USES is B/S mode,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using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using its 2005 of object-oriented development tools, especially data window this function is concise and manipulation of data objects, for

3、 using intelligent Server2005 SQL database, its function integration, the process, concise and easy to use, language syntax structure of unified treat way of working, and facing the operation mode, the collection of data structures, plus the view that end users and software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b

4、etween the personnel have greatly improved, the height data independence and security.Key words: Personnel management;B/S mode;Server2005 SQL目 录第1章 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2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1 1.3 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3 1.4 公司员工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3 1.5 国内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4 第2章 可行性分析5 2.1业务流程图5 2.2经济可行性6 2.3技术可行性7 2.4 行可行性8 2.5 时

5、间可行性8 2.6 律可行性8 2.7 章小结8 第3章 需求分析9 3.1系统需求9 3.1.1数据流图10 3.1.2数据字典10 3.2 性能需求14 3.3 应用需求分析15 3.4 运行需求分析15 3.5 其他需求分析15 3.6本章小结15 第4章 系统设计16 4.1 主要内容16 4.2 总体功能需求16 4.3 数据库设计17 4.3.1 数据库设计概述17 4.3.2 数据分析17 4.3.3 数据库详细设计17 4.4 具体系统功能需求描述23 4.4.1 员工基本情况管理23 4.4.2 员工信息查询23 4.4.3 系统维护23 4.5本章小结23 第5章 详细设计

6、24 5.1系统开发及运行平台设置24 5.1.1 硬件环境24 5.1.2 软件环境24 5.2 开发工具简介25 5.2.1 ASP.NET简介25 5.2.2 SQL Server简介26 5.3系统主界面设计26 5.4基本功能设置27 5.4.1员工信息管理27 5.4.2部门管理29 5.4.3考勤管理30 5.4.4员工工资管理31 5.4.5查询管理33 5.4.6系统管理34 5.5 本章小结36 第6章 系统调试与测试37 6.1 程序调试37 6.2 程序的测试37 6.2.1 测试的重要性及目的37 6.2.2 测试的步骤38 6.2.3 测试的主要内容38 6.2.4

7、测试的执行情况39 6.3本章小结43 结束语44 致 谢45 参考文献46 附录147 附录252 第1章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公司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公司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过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8、。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进行对公司员工信息管理,具有比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重要条件。因此,开发这样管理软件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在下面的各章中我们将对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和所涉及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出详细的叙述。1.2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已成为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全球信息化不仅对我国的经

9、济和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给信息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形式模式,就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管理信息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在强调管理,强调信息的现代社会中它变得越来越普及。MIS是一门新的学科,它跨越了若干个领域,比如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科学。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形成信息收集和加工的方法,从而形成一个纵横交织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在最初级阶段是统计系统,所研究的内容是数量数据间表面的规律,它可以把数据分成比较相关和比较不相关的组,然后把数据转换为信息。第二阶段是

10、状态报告系统,但从概念上来讲,它只是一个数据更新系统,比如它不能告诉你以现在的售票速度何时票将售完,从而采取补救措施。因而它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低级阶段。第三阶段是状态报告系统,它可以分为生产状态报告、服务状态报告和研究状态报告等系统。比如生产状态报告系统,状态报告系统还有一种形式是数据处理系统,它用来处理日常业务和生产报告,重点在于将手工作业自动化,提高效率和节省人力。数据处理系统一般不能提供决策信息。最后的阶段是决策支持系统,它是用来辅助决策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计划、分析方案,审查解答和求解的误差。它应有较好的人机对话方式,可以和不怎么熟悉计算机的管理人员通话。它一般包括一些模型用以产生决

11、策信息,但不强调全面的管理功能。当建立了公司数据库,有了计算机网络从而达到数据共享后,从系统观点出发,实施全局规划和设计信息系统时,就达到管理信息系统的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系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人们更加强调管理信息系统能否支持公司高层领导的决策这一功能,更侧重于公司外部信息的收集、综合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和其他人工智能工具能否直接面向决策者,这是决策支持系统(DDS,Decision Support System)的任务。目前我国信息系统工程的现状类似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建筑工程的状态,但信息系统巨大的发展空间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咨询公司和专业服务提供商来抢滩。各级政府正在

12、积极推进“电子政务”,许多城市及企业也已着手整合与升级其信息化应用系统,可以预计,全国将有更多、更大的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展开。但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制订不够科学,项目管理不够严格,监理机制不够健全,系统运行效益不够明显,致使相当一部分信息化项目失败或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浪费了大量资源。究其根源,主要原因之一是信息化建设第三方监管机制的缺失和标准的不健全。国内外的实践表明:信息化是有风险的,信息系统规模越大,功能越复杂,风险也就越大。调查显示,96%的公司对于本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感到不满。 在国内的信息化项目工程建设中,绝大多数用户(企业主)无法组织队伍对信息

13、系统建设进行专业化管理,难以胜任从可行性分析、规划设计、招标、方案评审到工程监理和工程验收全过程的管理与组织协调工作,建设方和承建方在信息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本身进行审计,即EDI审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使得公司越来越依赖信息及产生信息的信息系统。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完整性及其实现企业目标的效率、效果,真正意义的信息系统审计才出现。随着电子商务的全球普及,信息系统的审计对象、范围及内容将逐渐扩大,采用的技术也将日益复杂。到目前为止,信息系统审计在全球来看,还是一个新的业务,说明信

14、息系统审计正逐渐受到重视。在公司制度的实施,特别是员工信息管理制度的实施,不外乎以下几个目标:(1) 规范公司员工信息管理 (2) 搭建基础管理平台 (3) 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凝集人心 (4) 开发员工潜能 (5) 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及职业满意度 (6) 激活员工信息资源 (7)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8) 实现公司组织及利益相关者的目标以上所罗列的员工信息管理制度实施的预期目标有一个逐渐递进的逻辑关系。没有前面的目标实现,就难有后面的目标达成。在这多种多样的目标预期中,员工信息管理制度建设最为直接的、关键的预期目标,就是如何充分有效地激活员工信息资源。1.3 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公司员

15、工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协助各单位科学、全面、高效地进行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的系统,根据国内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的实际情况,实用而科学。在内容上,它包括了公司员工信息资源变动、员工培训、公司员工信息资源档案完整资料等内容。在操作上,它集输入、维护、查询、筛选、统计和各种处理为一体,信息导入导出可实现信息备份,灵活、专业的报表设计,形象、增强的数据处理。它既是管理人员的好管家,又是业务人员的好助手。建立公司员工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是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手段,建立科学的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公司员工信息处的整体工作效率。该系统是针对通用公共行业专门开发的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该软件具有操作灵活、功能齐全等特点,是公司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公司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和提高公司形象所应必备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之一。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