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参考模的板).docx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36043523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参考模的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某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参考模的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某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参考模的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某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参考模的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某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参考模的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参考模的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参考模的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参考模板) *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县县委 *县人民政府 (2017年12月9日) 今年以来,*县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要求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县之力,集万众之智,施非常之策,圆满完成了年度减贫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经济社会情况 *县位于*省东南部,长治市北部,东周置县,历史悠久,古称铜鞮、*州,是传统农业县、省级贫困县。现辖6镇7乡306个行政村,6个社区,国土面积13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6137万亩,总

2、人口174626人。其中农业人口132152人。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3.49亿元,较上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亿元。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650元,较上年增长8.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89元,较上年增长7.1%;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2023元,较上年增长5.57%; 2016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362万元,较上年增长10%; 今年1-11月份财政总收入完成855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8%; 2016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20593万元。*县交通便利,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生态优良,水资

3、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有春秋贤士羊舌赤、康熙良相吴琠、著名作物育种学家王绶等众多历史名人和文物古迹,朱德、邓小平、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先后荣获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中国绿色名县、中国小米之乡、中国曲艺之乡、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州黄小米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最佳休闲小城、北方水城国家水利风景区、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全国绿化模范县、*省林业生态县、*省科普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二、全县建档立卡情况 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13513户37820人,贫困发生率28.8%,经过逐年动态调整,我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342户335

4、99人,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305个村,1个社区,其中贫困村179个,贫困发生率25.6%,其中低保贫困户3372户8880人,五保贫困户988户1194人,一般贫困户7969户23516人。2014年脱贫1419户4091人,2015年脱贫7个村1447户4058人,2016年脱贫31个村748户3245人,2017年规划脱贫57个村3541户10000人,剩余贫困人口为5187户12288人,84个贫困村。力争2018年全县脱贫摘帽。 三、精准扶贫政策和措施落实情况 1.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分为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两种方式。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建档立

5、卡贫困人口集中安置人均补助2.5万元,配套基础设施户均补助2.1万元,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户均补助1.77万元; 分散安置人均补助2万元。同步搬迁的农户,2017年起每人补助从1.2万元增加到1.5万元; 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双签移民搬迁与旧房拆除协议,建立搬迁人口宅基地腾退拆除奖补机制:对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并按期完成拆除的,按人均1万元的标准给予奖励; 对签订复垦协议并自行完成旧宅基地复垦的,人均再奖励5000元; 对旧村历史遗存丰厚、建筑风貌独特、具有开发价值和可用于养殖、护林防火点等房屋收归村集体所有,按人均1万元予以奖补; 地质灾害搬迁:户均补助10.87万元。以上政策我县都严格进行了落实。

6、2.产业扶贫政策 一是严格执行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小麦80元/亩,玉米59元/亩,杂粮79元/亩,薯类49元/亩。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在享受以上普惠政策补贴的基础上,杂粮补贴每亩增加25元,薯类补贴每亩增加50元,中药材每亩补贴200元; 特惠补贴资金从切块到县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户,由县扶贫部门会同财政、农业部门组织实施; 合作社、家庭农场成立1年以上,申报规模集中连片面积在50亩以上; 企业注册时间2年以上,中药材基地种植规模100亩以上,每亩补助400元。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采取限额与比例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补贴标准。 二是政策性种植业保险。玉米保费每亩

7、25.2元,其中政府补贴21.42元,农户缴纳3.78元,最高赔付金额为每亩360元。小麦保费每亩20元,其中政府补贴17元,农户缴纳3元,最高赔付金额每亩400元。马铃薯保费每亩24元,其中政府补贴19.2元,农户缴纳4.8元,最高赔付金额每亩400元。谷子保费每亩19.32元,全部由政府补贴,最高赔付金额每亩400元。 三是鼓励发展光伏产业。以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中深度贫困户、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残疾、大病、五保户、低保户和受灾贫困人口为重点对象。村级电站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收益中扣除运维费用后全部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扶贫对象收益。贫困户屋顶及院落安装的户用光伏发电系统产权归贫困户所有。集中式

8、电站由政府与企业合作开发建设,收益按股份约定分成,项目产权归政府与承建企业共有,由惠及的贫困村二次分配到户; 其它形式的光伏项目根据投资方式确定收益分配比例,投资方式有贫困户自筹、银行贷款、财政资金、企业投资等,贫困户自筹和财政资金投资建设的收益全部归贫困户所有,其他投资方式可以双向约定收益分配比例。 四是支持发展新型电商。运用互联网技术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快捷高效销售农副产品,助力贫困户脱贫。分别采用一店带多户模式、三商联动模式、整村微商模式、平台运营模式。开展电商扶贫免费培训,建设电商扶贫站(点),建立网店带贫机制,做好营销推广工作。 五是鼓励贫困劳动力务工创业。人社、卫

9、计、妇联、工会、团委、残联、农委、经信等部门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平均每人3000元,食宿、交通费用予以补贴; 跨省就业的贫困劳动力500公里以内补贴400元,500至1000公里范围内补贴600元,1000公里以上给予800元一次性交通补贴。 六是优先安排产业扶持资金。今年我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1474.03万元,其中产业扶贫资金8653.34万元,占到40%。产业资金使用形式主要以资产收益和一户一项为主,我县资产收益的年收益一般在8%至10%之间。凡实现脱贫的农户可继续拥有三年巩固持股期。 3.“三保险、三救助”健康扶贫政策 一是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了健康扶贫“三个一批”政策

10、,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 二是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落实了“三保险、三救助、三减免”政策,基本医疗保险180元贫困户免交,大病医疗保险100元由省县财政负担实行全额减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办理慢病卡费用实行全额减免。24类重特大疾病晚期患者由民政部门给予一次性每人5000元的大病关怀救助,对少数特殊困难者民政部门给予医疗救助; 合医办对贫困患者住院报销严格执行“13685”控制机制,41种大额门诊目录内100%报销,简化了慢性病的认定程序; 卫计部门实行了健康扶贫“双签约”; 县域内定点医院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孕产妇在县域内免费住院分娩。贫困户在

11、乡镇卫生院住院,只交纳门槛实行集中救治,治疗期间提供一张陪侍床,病人和陪侍家属每人每天发放15元的用餐补助。我县还实行了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为6000名农村贫困妇女进行“两癌”筛查,对今年新建的29个农村卫生室县里给予每室8.5万元补助; 除以上普惠政策外,我县还为贫困人口缴纳了每人每年28元的大病补充商业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4.社会保障政策 残疾人补贴:城乡低保家庭中的所有持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50元; 所有残疾等级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顾的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护理补贴50元,并且可以享受无

12、障碍设施改造。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每年每车补贴燃油费260元。针对部分有就业能力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产业项目,每户补助3000元。 计生补助:60周岁以前,独生子女补助600元/人/年,60周岁以后,960元/人/年。针对农村家庭生育两个女儿,做过绝育手术,第二个女儿出生在2008年1月1日以后的,一次性奖励3000元; 孤残儿童保障政策:社会散居孤残儿童,每人每月补贴630元。集中供养孤残儿童,每人每月1030元。 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城乡低保家庭中80周岁(含)至99周岁(含)的老年人,每人每月补贴30元。城乡低保家庭中60周岁(含)至99周岁(含)的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补贴60元。100周岁(

13、含)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补贴300元。 农村低保五保政策: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每人每年70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4000元,农村五保户每月享受15度免费用电。2017年我县低保标准为3330元,其中A类每人每月236元,B类每人每月195元,C类每人每月165元。对通过扶贫政策实现脱贫的农村低保家庭,若收入水平超过扶贫标准但仍低于低保标准的,脱贫后继续享受低保政策,做到“脱贫不脱保”,若收入水平既高于扶贫标准,也高于低保标准,在6个月内实行低保渐退。 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货币补贴:由财政负责通过“一卡通”发放到低收入农户手中,按每户2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5.危房改造政策 对C级和D级房屋

14、以及二级和三级窑洞列入危房改造对象,根据农户贫困程度、房屋危险程度和改造方式等制定分类补助标准; 每户最高补助1.4万; 危险土密洞和危房改造资金拨付:农户开工后先预付3000至5000元,竣工验收后一次性补助到位; 对于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的深度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鼓励通过统建集体公租房、修缮加固现有闲置公房、置换或长期租赁村内闲置农房等方式解决。住建部门和乡村集中改造的,在明确改造标准、征得贫困户同意并签订协议的基础上,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直接支付施工单位。 6.生态扶贫政策 退耕还林补贴:退耕农户补助1500元,分三次下达,第一年每亩补助800元、第三年补助300元、第五年补助400元。我县是贫困县,省级再配套800元; 我县国家公益林管护员聘用贫困劳动力62名,未成林管护项目聘用贫困劳动力68名; 我县现有20个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占到60%以上,共使用贫困劳动力241名。我县造林任务全部由造林合作社承担; 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每年每亩补助200元,连续实施3年,我县共实施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2.2万亩。除以上上级政策外,我县还将油用牡丹作为脱贫致富的一项重点经济林产业,三年之内县财政补贴1000元,第一年种植补贴200元,第二、第三年分别补助4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