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课件教学文案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041538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课件教学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课件教学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课件教学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课件教学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课件教学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课件教学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课件教学文案(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课件,1,中医诊疗式美容院 培训资料,医学课件,2,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归类 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阳; 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阴.,医学课件,4,(四)阴阳学说在美容中医学中的应用,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 2.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3.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1)阴阳偏盛 (2)阴阳偏衰 (3)阴阳互损 4.用于损容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医学课件,5,二. 五行学说,(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2、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二)五行特性 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土爰稼穑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医学课件,6,医学课件,7,(四)、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 五行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 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行相克 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2. 五行相乘与相侮 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 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 3. 五行的母子相及,医学课件,8,(五)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 (2) 构建天人一体的五

3、脏系统; (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的传变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 (2)相克关系的传变 :“相乘”“相侮” . 3.指导疾病的诊断 4.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 (2)控制疾病的传变 (略); (3)确定治则治法 .,医学课件,9,三. 整体观念,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医学课件,10,第二章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特点 三、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四、五脏精气阴阳

4、理论体系 1.五脏藏精 2.精化为气 3.气分阴阳,医学课件,11,第二节 五脏,一、心 (一)主要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只有心气充沛,血液才能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营养全身,呈现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等征象。 2.心藏神: 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具体包括: ( 1) 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活动。 (2)主宰协调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医学课件,12,(二)心与形、窍的关系,1.在体合脉: 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主司。 其华在面: 是指心脏

5、精气的盛衰,可从面部的色泽表现出来.。 2.在窍为舌: 指心之精气盛衰及其功能常变可从舌的变化得以 反映。,医学课件,13,二、肺,(一)主要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 :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且肺有 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2.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3. 主宣发与肃降:是指肺气既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 ,又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医学课件,14,(二)与形、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是指肺与皮毛的相互为用关系。 2.开窍于鼻: 鼻为呼吸道之最上端,其通气和嗅觉功能,都必须依赖肺气的宣发作用。 3.在液为涕: 鼻

6、涕由肺精所化,由肺气的宣发作用布散于鼻窍,肺精、肺气的作用是否正常,亦能从涕的变化中得以反映。,医学课件,15,三、脾,(一)主要生理功能 1. 脾主运化: 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2. 脾主统血 : 是指脾气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3. 脾气主升: 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脾宜升则健”。 (1)升清:“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 (2)升举内脏:是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医学课件,16,(二)与形、窍、液的关系,1.在体合肉,主四肢

7、 :指脾气的运化功能与肌肉的壮实及其功能发挥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2.在窍为口: 是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 其华在唇: 是指口唇的色泽可以反映脾气功能的盛衰。 3.在液为涎 : 是指涎的分泌与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医学课件,17,四、肝,(一)主要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 (1)疏通、畅达全身气的运动 (2)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3)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分泌排泄 (4)调畅情志 (5)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2.肝藏血,医学课件,18,(三)肝与形、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筋: 筋的功能依赖于肝精肝血的濡养。 其华在爪: 爪甲亦赖肝精肝血以濡养 . 2.开窍

8、于目 : 目的视物功能,依赖肝精肝血之濡养和肝气之疏泄。 3.在液为泪 : 泪液的分泌与肝的功能密切相关.,医学课件,19,五、肾,一)主要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2.肾主水: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 (1)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 (2)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3.肾主纳气 :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医学课件,20,二)与形、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骨,生髓: 肾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中称骨髓,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营养。 其华在发: 发的生长,赖血以养,肾藏精,精化血,精血旺盛,则

9、毛发粗壮而润泽,故“肾华在发。” 2.开窍于耳及二阴 : 耳的听觉功能灵敏与否,与肾精、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前阴和后阴 的功能与肾也密切相关. 3.在液为唾 :唾由肾精化生 .,医学课件,21,第三节 六 腑,一、胆: 贮藏和排泄胆汁 二、胃 : 受纳、腐熟水谷 三、小肠: 主受盛化物 、泌别清浊 四、大肠 :传化糟粕 五、膀胱 : 贮存和排泄尿液. 六、三焦:1.通行诸气;2.运行水液.,医学课件,22,第四节 奇恒之腑,一、脑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宰生命活动 ;2.主精神意识;3主感觉运动 (二)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二、女子胞 1.主持月经 . 2.孕育胎儿 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密

10、切。,医学课件,23,第三章 构成人体的物质-精气血津液,第一节 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精的代谢 (一)精的生成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三、精的功能 1.繁衍生命(生殖之精); 2.濡养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 3.化血; 4.化气 ; 5.化神.,医学课件,24,第二节 气,一、气的基本概念 二、气的生成(来源) 1.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元气)(肾) 2.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谷气) (脾胃) 3.自然界的清气 (肺) 三、气的运动 1.气的运动 (气机)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 升、降、出、入,医学课件,25,四、气的功能,1.推动与调控作用 2.温煦与凉润作用 3.防御作用

11、4.固摄作用 5.中介作用,医学课件,26,五、气的分类,先天之气(元气) 宗气 营气 水谷精气 (谷气) 一身之气 卫气 (后天之气) 经络之气 自然清气 脏腑之气 (来源 ) ( 部位),医学课件,27,第三节 血,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物质基础:水谷精微和肾精 相关脏腑:脾胃、心、肺、肾 三、血的运行 1. 动力:气的推动作用和温煦作用。 2.控制因素:气的固摄和凉润作用。 3.脉道的完整与通畅。 4.血液的质量。 5.与心、肺、肝、脾等脏腑密切相关。 四、血的功能 1. 濡养 ; 2.化神 .,医学课件,28,第四节 津液,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一)津液的生成

12、 (二)津液的输布 (三)津液的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 (二)充养血脉; (三) 调节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相对平衡。,医学课件,29,气血津液与美容的关系,气虚则推动作用减退,生长发育迟缓,出现营养不良、佝偻或早衰等症。推动作用减退,还可以导致血行不利,甚至产生瘀血,而现黧黑斑、雀斑等证。 气的温煦作用不正常,则出现畏寒怯冷、四肢不温等症状。 卫气功能失调,会出现毛发、皮肤干燥,甚则皮肤皲裂;卫外不固,则皮肤易感受外邪,产生各种损容性疾病。,医学课件,30,气血津液与美容的关系,血液充足,才能神志清楚,精神充沛,思维敏捷,双目有神,肌肉丰满而有弹性。 血液亏虚,常可见精神不振,面

13、色苍白或萎黄,肌肤干涩,双目无神,爪甲不荣,毛发干枯等; 血热,则会出现酒齄鼻、粉刺、衄血等。,医学课件,31,3.望五官,眼神:精血亏虚则视物昏花,目睛干涩;阳虚则目光无神,常 欲闭目,神疲肢冷。 目色:目眦色赤为心火;白睛赤为肺火;白睛显红络为阴虚火旺;全目赤肿为肝火;眼胞红肿湿烂为脾火;白睛变黄为黄疸;目眦淡白为血虚。 目形:胞睑肿胀者多由脾虚水停。中老年肾气虚损者,可见下睑虚肿。如眼睑肿胀,别无不适,俗称“肉眼胞”,可见于因先天禀赋或生理性衰老皮肤松弛而致眼袋者。 眼睑下垂,先天者由遗传或发育不全引起。后天者多单眼发病,以中焦气虚,升举无力所致者。 眼窝塌陷,以虚证多见。轻微塌陷者,常

14、见于过度劳累,过度减肥,或机体脱水。如目窠深陷无光,多是五脏精气大衰。,医学课件,32,望官窍,鼻:鼻梁端直,印堂平阔,山根连印,鼻准丰隆,鼻色明润,鼻粘膜淡红润泽,乃健康长寿、体质强壮之象;如鼻部瘦小,鼻骨塌陷,空外以张,壁薄色枯者,是中寿而尽、体弱多病之象。 鼻头色红,表面隆起,高低不平,甚者状若赘瘤,为酒齄鼻,多因脾胃积热或肺胃热盛上蒸而致。鼻部色斑或为雀斑或为黄褐斑,鼻周皮疹多为粉刺。,医学课件,33,望官窍-唇,口唇红润,富于美感,是脾胃充足,血脉匀调之象。唇色淡红不华者,主血虚和气虚阳虚。 唇薄色鲜红者多阴虚火旺;唇色深红而干主内有实热 唇色紫暗主心阳不振,瘀血内阻。 口唇干燥焦裂

15、或开裂出血,多见于秋冬干燥之季,燥邪伤肺或口红过敏。 口唇萎软不丰者,为脾胃虚弱、化源不足。 下唇红肿,流水,痛如火灼,皲裂脱屑,状若无皮,口唇颤动,是为“唇风,为阳明胃经风火上攻。,医学课件,34,望官窍-齿、龈、耳,牙齿洁白润泽整齐者,为肾气旺盛,津液充盈之象。 牙齿逐渐变黄,多是肾虚衰老之象。 牙齿浮动、牙龈宣露,伴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脱发多因肾精肾气不足. 牙龈红肿疼痛或出血,为胃火;牙龈肿痛或出血但不红,为虚火。牙龈淡白者,为血虚。 牙肉之际,有蓝际一线者,为铅中毒之象。 耳:耳郭宽大厚实,滋润红活,耳垂圆厚下垂者,多素体健康长寿;耳郭瘦小而薄,色泽晦暗,耳垂小不能下垂者,多禀赋薄

16、弱,多病寿天。,医学课件,35,4.望舌,舌色:淡红舌为正常舌象;淡白舌主寒证、虚证、气血两虚证;舌色鲜红为热证,舌尖红为心火亢盛,舌边红为肝胆火盛,舌中部红为脾胃热盛。青紫舌主血淤。 舌形:胖大舌主水肿、痰饮,多为脾肾阳虚:瘦薄舌主阴血亏虚。齿痕舌主脾虚。舌生疮疡,由心火上攻或阴虚火旺而致。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充盈、怒张为有瘀血。 舌苔:薄白苔为正常,白苔多主寒证、表证:黄苔多主里证、热证。舌面水液过多为滑苔,乃有寒有湿之象。舌面干燥无津而涩为燥苔,乃阴液亏虚。,医学课件,36,望皮肤-皮肤性质,中性皮肤:皮肤红润,富有光泽,不油腻、不干燥,皮纹细腻光滑,富于弹性,厚度适中饱满,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