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价值管理)4、第四专题 人生价值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040654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价值管理)4、第四专题 人生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年(价值管理)4、第四专题 人生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年(价值管理)4、第四专题 人生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年(价值管理)4、第四专题 人生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年(价值管理)4、第四专题 人生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价值管理)4、第四专题 人生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价值管理)4、第四专题 人生价值(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 教 案课 程 名 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 课 班 级 主 讲 教 师 朱 畅 教研室 思政教研室 系(部)公共课部使 用 教 材 基础课2010修订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教案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教案授课章节标题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课 型授课班级第 周 第 次课教学目标通过授课,让学生了解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理论;学会思考人的本质及人生的意义;明辨是非、善恶、美丑,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重 点世界观、人生观的关系;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如何科学对待人生环境难 点如何理解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相互关系

2、;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打“”模 具现场参观挂 图现场演练电视录像、电影上机训练CAI听力训练录 音其 他教学过程设计(分教学步骤列出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训练项目、素材等)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一)人的本质什么是人?地球上一共有193种猴类和猿类,其中192种有毛,还有一种没有毛,自称为人类。(周孝正) 1.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 (1)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化了的自然属性,已经打上了社会文明的烙印。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把人降低到与动物等同的境地。 (2)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形态和特征。 (

3、3)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2.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一论断,从人的现实性、具体性、历史性的角度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问题。人从一出生就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道德关系等,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人们正是在这种客观的、现实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逐渐认识和领悟人生的。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个人与社会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问题人,是社会中的人,无时无刻

4、不处于社会之中;社会,是人组成的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离开人的存在,也就谈不上社会。因此,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 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 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问题。 2、对“人性自私论”的透析 (1)“人性自私”把人的本质定位于自然属性是片面的。 人的自然属性不能决定人的本质。人有自然属性,但更重要的是人具有社会属性,生存本能、欲望不等于贪恋、自私。人通过正当手段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合理需要不等于自私。自私并非人的原始本性,而是后天形成的一种意识观念。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只能集体生存,没有剩余劳动,谈不上集体利益和个

5、人利益之分,也就不可能有自私的观念。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才出现剩余财产,产生了私有制,有了个人利益,“自私”的观念也应运而生。到了物质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自私的观念就会消失。可见,自私并非人本身的原始本性,而是后天形成的一种意识观念,是一个历史的、社会性的概念。 (2)“人性自私”所具有的负面效应。“人性自私”,不仅在人性的理论定位上是根本错误的,在现实中也有广泛的负面影响。从人性自私这一人的本性出发,就必然导致人生目的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是个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甚至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并将这样的人生追求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是建立在“人性自私”论

6、这一逻辑基础之上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等诸多错误的人生思潮均是这一理论的不同现实表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几千年私有观念的源远流长,根深蒂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社会现实,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走向,自私自利的观念还将存在,也必将影响我们正确的人生取向。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坚决摒弃“人性自私”的错误观点,认清其理论的失误,科学把握人的本质,处理好人生与社会的关系。3、如何看待“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所谓“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又称“合理利已主义”,早在资产阶级处于形成发展的上升时期,思想家们就明确主张

7、,人在本质上是自私的,私有制是神圣、永恒不变的制度,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如同狼与狼之间的关系,实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正如著名思想家马基雅弗利所说,人永远是一个自私的动物,人的最重要的特点是“能力有限,欲望无穷”,人与人之间只有强权没有公理。进入18世纪 后,随着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利己主义也发展到了它的第二个阶段。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意识到,单纯的个人利己主义,并不利于个人利己目的的实现,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强调利己的同时,一定条件下要承认社会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这就是所谓的“合理利己主义”。如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曾说:“做善事,为穷人的幸福尽力,扶助穷人就是道德;道德只能是为社会的利

8、益、幸福、安全而尽力的行动。”20世纪以后,利己主义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资产阶级思想家们认为,人都是利已的,是信守个人主义的原则的,但这种利己却在客观上助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联合化和集体化”,都是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实质是利已主义,基本理论依据是人性自私论。“为别人”是“为自己”的手段。“为别人”只能在从属地位。这与“为人民服务”是有着原则区别的。(三)世界观与人生观及其相互关系 1.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包括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 2.人生观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

9、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在社会生活中总会有自己对人生的体验与认识,会对自身境遇和命运进行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人究竟怎样或者才有意义?” 3.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

10、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人生目的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1)光宗耀祖型考取功名,为家族争光,显耀四邻,这种类型的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思想的影响。(2)自我奋斗型时时处处为自己将来美好的前程着想,要住好房子,要坐好车子,娶上美妻子,生个胖孩子,多捞大票子,“五子登科”。这类人倒没有丧失自我,反而把自我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由于过于自私,往往成就不了大事。(3)为他人活着型这种类型的人,富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如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全国人民的好战士雷锋等。(4)为国争光型把自己的出发点建立在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兴盛基础上的。像年轻时的周恩来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1、”;再如李四光、钱学森等人,勇于抛弃优厚的物质待遇,毅然回国,投身于祖国革命和建设。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和表现。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导人生(一)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1.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2.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现实社会经济基础的根本要求 3.为人民服务,实质上是全社会成员的相互服务,自我服务 4.为人民服务有其内在多层次性,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二)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生观:

12、1、享乐主义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人生看成是纯粹的生理需要,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在于追求物质生活享受。享乐主义人生观在当代大学生中还是占有一定市场得。比如:有的大学生就认为人生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能更实惠地享受,吃喝玩乐一辈子,至于方式可以不择手段。其实,人的一生要做的事情很多,放纵与贪图享乐之后带来的肯定是更多的空虚。德国哲学家书本华就说过:“得不到满足是痛苦,而满足之后的空虚和随之而来的欲望,仍然是痛苦的”还有一个作家朋友说,年轻的时候,会觉得放纵是一种快乐,但真正的放纵过后带来的失落和空虚却是要用加倍的放纵也无法填补的。前段时间频繁报道的山西那些煤矿的大老板们,整天过

13、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他们的眼中,只有房子、车子、票子,他们为什么如此挥霍?或者他们为什么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挥霍或者意识到精神上是空虚的?2、实用主义人生观。实用主义人生观把“方便”和“有用”作为为人处事的信条和原则,以“有用即真理”为人生信念的核心。 “实用主义”人生观在大学生中也有一定市场。有的同学说,即“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有的大学生还说:“为革命太空,为理想太远,为别人太傻,为自己最实惠。3、厌世主义人生观。宗教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 4、禁欲主义人生观。它将人的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

14、,主张灭绝人欲,实行苦行主义。5、幸福主义人生观。一种观点是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另一种观点是在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福,认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6、乐观主义人生观。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于追求真理,对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7、共产主义人生观。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把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窗体底端五、人生价值(一)人生价值的内涵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为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提供依据。案例: 忘掉自己,你就会变得勇敢;关怀别人,才能让你赢得尊重!(二)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1、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