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价值管理)XXXX高考总复习教案生活与哲学第四讲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040569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价值管理)XXXX高考总复习教案生活与哲学第四讲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价值管理)XXXX高考总复习教案生活与哲学第四讲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年(价值管理)XXXX高考总复习教案生活与哲学第四讲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年(价值管理)XXXX高考总复习教案生活与哲学第四讲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年(价值管理)XXXX高考总复习教案生活与哲学第四讲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价值管理)XXXX高考总复习教案生活与哲学第四讲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价值管理)XXXX高考总复习教案生活与哲学第四讲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91up有效学习(http:/ )2010高考总复习生活与哲学 第四讲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考 点 详 解第十一部分 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1)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前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十二部分 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与价值观(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二、考纲主干和重点精讲 (1)层级考点与相关知识备考说明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在社会领域就是社会存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在哲学上说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

2、体,它包含推动当时社会发展的一切人。价值是事物的一种属性,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具有时代和社会特色。所以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既具有社会历史性(发展性)又具有阶级性(人的客观社会存在)。价值的实现方式是社会实践,即人们在社会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人民群众的概念 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价值的实现方式 (2)层级考点与相关知识备考说明重点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指它相对于社会存在来说,可能会超前或滞后。先进的意识推动社会发展,落后的意识阻碍发展。生产

3、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促进或阻碍的反作用,这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表现为革命或改革,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改革达到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决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价值观。从群众中来,也就是从实践中来,到群众中去,也就是到实践中去,只有坚持这一点才能实现政党的价值或者说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个人价值与社

4、会价值的统一 (3)层级考点与相关知识备考说明难点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英雄决定历史还是人民创造历史,是争论不休的哲学、社会学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物质性角度探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人类社会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得出正确的结论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社会发展(更替)实现的方式是通过社会革命或改革来实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围绕社会发展人们有不同的利益冲突,表现为价值冲突(或阶级斗争),对其评价的标准只能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真理性和历

5、史发展的必然性。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三、 典 例 剖 析 例1(09高考山东卷23)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有: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这些词语在2008年的流行表明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A B C D答案:B例2(08高考江苏卷7)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A生产

6、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答案:B例3(09高考江苏卷33)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A社会历史的创造者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社会变革的引导者D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答案:A例4(07高考江苏卷13)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这体现了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认识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7、A B C D答案:C例5(07高考上海卷22)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共建共享理论本身所蕴涵的道理是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人民群众可以创造真理C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答案:AD例6(07高考江苏卷14)从右边漫画中可以看出,“生活导师”的忠告实质上否认了 A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B人与自然界的有机联系C人生活在多重社会关系之中D人的活动的有意识性答案:C例7(09高考上海卷11)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我们的主观世界可以得到磨炼和提高。我们的主观世界

8、不断得到改造,就可以推动我们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这表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之间是A相互作用的关系B彼此分离的关系C相互对立的关系D完全一致的关系答案:A例8(06高考江苏政治卷27)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我国航天工作者在不断推进载人航天工程的过程中,还培育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表明A人生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物质贡献B人生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精神贡献C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D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作用的答案:CD例9(09高考上海卷12)从汶川地震到北京奥运会,千百万志愿者的行动似

9、一股社会的道德清流,让爱心延续,推文明前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这又一次表明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个人的生命历程个人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个人受到社会的尊重A B C D答案:D例10(08高考山东文综卷20)为世界奉献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把庄严承诺和爱国热情化为奉献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回答20题。20材料中“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表明A庄严承诺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标志B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D奉献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自我价值答案:B例11(06高考四川卷

10、29)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人、两院院士王选教授曾说过:“一个献身科学的人注定要比常人多吃苦,他必然会失掉常人享受的许多乐趣,但他也能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很多快乐。”他的话表明从事科研工作更能实现人生价值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满足献身科学的人更能实现苦乐转化人生的价值不应以个人的得失作为标准ABCD答案:D例12(06高考江苏政治卷17)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A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B对人们行为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C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D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答案:AB

11、CD例13(06高考北京文综卷34)“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这是千百年来传颂的至理名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汲取我国传统荣辱观之精华,联系当前社会问题,面向中华民族未来,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上述材料说明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事物处于前后相继的相互联系之中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实践ABCD答案:B例14(07高考上海卷14)“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楷模方永刚”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方永刚”三个字成为今年4月份“流行语”排行榜榜首。他说:“人活着就要尽责,就要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去”。方永刚的事迹表明A有价值的人生是不

12、考虑个人利益的B衡量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准是社会舆论C社会给予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第一位的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人生价值的主要内容答案:D例15(09高考福建卷)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某校组织学生前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参观,村干部向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小岗村改革开放的历程。回答3435题。34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订了“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这说明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D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答案:C35“小岗村的

13、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答案:B例16(08高考山东基本能力卷10)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下列关于理想的叙述正确的是理想给人生以方向,给生命以豪情,它能够鼓舞斗志,助人成功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理想信念形成后,具有稳定性,不因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当代中国,只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A B C D答案:B例17(09

14、高考天津卷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发展提出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市政府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并组织数千名干部下基层,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改善民生,推出了十八项增加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为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履职能力,举办专门辅导讲座;为审慎行使权力,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建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上述举措收到良好效果,今年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国前列。(1)联系材料,说明市政府的上述举措体现的哲学道理。答案(1):市政府的举措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体现了抓住主要矛盾的道理。改善民生的举措体现了以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广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