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霞院垃圾填埋场设计的解决方案.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36036813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霞院垃圾填埋场设计的解决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西霞院垃圾填埋场设计的解决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西霞院垃圾填埋场设计的解决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西霞院垃圾填埋场设计的解决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西霞院垃圾填埋场设计的解决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霞院垃圾填埋场设计的解决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霞院垃圾填埋场设计的解决方案.doc(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和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洛阳黄河小浪底西霞院生态休闲度假基础设施项目垃圾处理场建设工程1.1.2项目承办单位与法人代表主 管 单 位:洛阳市人民政府项目承办单位:洛阳小浪底西霞院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项目法人代表:郭志红1.1.3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地点: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1.2 设计依据1.2.1 编制依据的基础资料(1)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关于做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3)河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4)河南省旅游发展总

2、体规划; (5)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6)洛阳市旅游发展规划;(7)洛阳市“十一五” 旅游发展规划;(8)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9)洛阳市西霞院旅游区总体规划;(10)设计方案编制委托书;(11)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基础资料;(12)洛阳黄河小浪底西霞院生态休闲度假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2.2主要标准与规范(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 (GB50337-2003)(4)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设置标准 (CJJ27-2005)(5)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

3、制标准 (GB16889-2008)(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7)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 (LJ/T29-91)(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2008)(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2003)(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2006)(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13) 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 (CJJ/T107-2005) (14)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GB/T18772-2002) (15)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4、CJJ113-2007)(16)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 (CJJ112-2007)(1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18)垃圾填埋场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CJ/T-2008)1.3 设计原则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是黄河小浪底西霞院基础设施工程之一,对黄河小浪底西霞院经济建设和周围居民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新建的生活垃圾处理工程作为黄河小浪底西霞院生活垃圾处理的唯一设施,应在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旅游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合理选择场址、处理工艺,严格控制产生二次污染,防止处理场成为新的污染源。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贯彻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在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旅游总体规划指

5、导下,从当地垃圾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减少工程占地,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2)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走符合国情的路子。根据国家的垃圾处理技术政策,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寻求相应垃圾处理的技术和模式,建成一座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垃圾处理设施。(3)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4)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力求场区布置合理,环境优美,建筑美观,创造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做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良好的统一。(5)优化设计,降低工程投资,确保处理场运行安全。1.4 垃圾处理方案1.4.1垃圾处理方案选择原则生活垃圾处理方案的选择原则是:技术成熟,设

6、备可靠,能适应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旅游景区的垃圾特性,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在选择过程中应着重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新安县生活垃圾物理和化学组成及变化趋势;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旅游景区的经济实力和投资能力;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旅游景区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环境的要求;各种垃圾处理方式的特点;投入产出比;技术与设备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对资源再利用的潜力和程度。1.4.2垃圾处理方案的确定根据黄河小浪底西霞院管委会提供的资料,黄河小浪底西霞院风景区目前的垃圾成份中有机成分含量约26,垃圾成分以无机物无主,约占65左右。再结合黄河小浪底西霞院风景区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采用焚烧工艺不现实,

7、也不符合我国中小城市的实际情况;而采用堆肥处理目前的垃圾有机组分达不到堆肥要求,若采用堆肥处理,应进行垃圾的分区分类收集,目前该景区尚未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故采用卫生填埋处理从投资和处理工艺上均比较符合黄河小浪底西霞院风景区的实际情况,也符合我国中小城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黄河小浪底西霞院风景区垃圾处理采用卫生填埋处理工艺。采用人工防渗技术对填埋库区进行防渗处理,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对填埋气体(LFG)集中燃烧处理;填埋过程中通过及时覆土、洒水消毒等措施使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1.5 设计内容本项目工程为黄河小浪底西霞院基础设施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工程以处理和消纳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旅游

8、景区生活垃圾、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本设计重点是卫生填埋场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和生活管理与服务设施三大部分组成。1.5.1主体工程与设备 主体工程与设备主要包括场区道路、场地平整、水土保持、防渗工程、坝体工程、洪雨水及地下水导排、渗沥液收集和处理及排放系统、填埋气体的导出与收集处理、计量设施、绿化隔离带、防飞散设施、封场工程、监测井、填埋摊铺和碾压设备、挖运土和杀虫消毒设备等。1.5.2配套工程配套工程主要包括进场道路、机械维修、供配电、给排水和消防、监测化验、加油、冲洗和洒水等设施。1.5.3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办公楼、宿舍、食堂和浴室、交通绿化等。方案第二章 项

9、目环境概况2.1 地理位置洛阳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旅游区南距河南省洛阳市20公里,北距河南省济源市20公里。310国道、207国道、连霍高速和正在建设中的太澳高速从景区边缘通过,陇海铁路、焦枝铁路、洛阳机场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利。景区同时处在国家黄金旅游线路河南“三点一线”的中心部位。洛阳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旅游区具体范围如下:西至小浪底大坝(含小浪底大坝);南至白鹤、王良、会盟镇域南界,镇域范围外以黄河湿地保护区孟津段南界为界;北界的西段以黄河北岸以北2-3公里,中段为黄河湿地保护区吉利段北界及吉利中心市区。东段为黄河湿地保护区孟津段东段及会盟镇域北界;东至会盟东界。包括水域及其河心洲、岛,总面积约

10、为349平方公里。2.2地形地貌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黄河山地峡谷地貌,中部为黄河冲积阶地,东部为黄河滩涂。西部山区最高海拔481米,东部黄河滩地最低海拔120米。2.3气候条件洛阳市属于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大风多,夏季多雨且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长。据洛阳气象站19511984年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约580mm,最大年降雨量1063.2mm,多集中在6、7、8、9四个月,占全年降水量64,而12、1、2三个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5,日最大降雨量为110.7mm(1964.7.29)。多年平均气温14.7,冬季1月最冷,平均气温0.4,夏季7月最热,平均气温27.4

11、,平均温差27。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4.2(1966.6.22),极端最低气温-18.2(1969.1.20),气温变幅达62.4;历年极端最高地面温度69(1968.7.6),极端最低地面温度-25(1969.2.1),地面极端温差达94.1。多年平均蒸发量1829.7mm,年最大蒸发量1988.6mm,最小蒸发量1296.7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4.5%。最大冻土深度0.21m,年平均冻结历时73天。最大风速20m/s,全年无霜期216-235天。2.4 水文条件小浪底水库,总库容126.5亿3,长期有效库容513,防洪库容40.5亿3,汛期水位230-254米,非汛期最高水位265米,2

12、012年后,非汛期水位254-275米。2007年水库水质达到国家类标准。西霞院水库,总库容为1.45亿3,汛期水位131米,正常水位134米。2007年水库水质达到国家类标准。地下水,水质为良好级,三类水质。2.5工程地质 小浪底工程坝址区为二叠纪和三叠纪沉积的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交互地层。西霞院工程地基为第三系洛阳组黏土岩类地层。黄河南岸:土壤多为褐土,在黄河阶地上由前到后主要分布着黄潮土褐土化潮土潮褐土。在黄河的河漫滩及心滩还分布着风沙土。黄河北岸:土壤多为褐土,有风沙土的小面积点状分布。2.6 地震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中的划分,洛阳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抗震设

13、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三章 建设场址3.1场址选择原则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地选择需满足下列条件。(1)场址设置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及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等专业规划要求;(2)填埋场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3)填埋库容应保证填埋场使用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应低于8年;(4)交通方便,运距合理;(5)人口密度、土地利用价值及征地费用均较低;(6)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环境保护目标区域的地下水流向下游地区及夏季主导风

14、向下风向;(7)场址应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建设、规划、环保、环卫、国土资源、水利、卫生监督等有关部门和专业设计单位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填埋场选址同时应避开下列地区:(1)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2)洪泛区和泄洪道;(3)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的地区;(4)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米以内的地区;(5)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离民用机场3Km以内的地区;(6)活动的坍塌地带,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带、灰岩坑及溶岩洞区;(7)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8)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9)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3.2 场址位置场址距离孟津县城约7公里,位于孟津县城东北方向,县城到白鹤镇公路以西400米处的沟壑内。场址现有简易道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场址位于低山丘陵区,三面环山,最大高差40米左右,可利用面积约200亩,土地利用价值低。该区域夏季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场址位于县城东北7公里处的低山丘陵地区,夏季主导风向对县城无影响。场址南面150米有变压站,用电可以就近引入。场址周边最近范围内村庄为长秋村,位于场址东北侧,距离场址700米。场址其他方向上400米范围内无常住居民。场址正北方向2300米处是黄河,其他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