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与方向(二)】第1课时《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宝****b 文档编号:136032955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位置与方向(二)】第1课时《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位置与方向(二)】第1课时《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位置与方向(二)】第1课时《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位置与方向(二)】第1课时《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位置与方向(二)】第1课时《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位置与方向(二)】第1课时《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位置与方向 第1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东偏南等方向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位置的“数学化”过程,初步感知数学知识建构的方法。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进行简单地表述。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每年我国的沿海地区都会受到台风的侵扰,观察图片,说一说题目中有哪些数学

2、信息?生1: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生2:距离A市600 km的洋面上。生3: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探究新知师:我们可以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师: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谁是参照物?生:A市是参照物。师: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生:表示正东方向偏南30的方向。师:观察示意图,说一说还可以怎么描述这个方向?生:还可以说是南偏东60。师:没错,“东偏南30”和“南偏东60”都可以表示这个台风中心的位置,它们的含义相同,但是在生活中更习惯于选择小于45的角度来描述。师:如果只

3、有这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吗?生:如果只有这个条件,只有一个方向的话,表示的是这条射线上的所有点,不能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师:所以要确定台风的位置,只有方向这一个条件是不够的。确定一个位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师:因为台风在距离A市600 km的洋面上,我们找到600 km的位置,就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了。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图上直观的看到,东偏南30表示的是一条射线上所有的点,如果只有这一个条件,无法判断台风的确切位置,从而引出距离。这样一步一步,从一个区域到一条射线,再到一个点,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也为解决“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这一问题奠定基础。师

4、:题意如图所示,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学生根据示意图和“台风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的条件,独立列式计算,全班核对。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图意和题目中的条件独立列式计算,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位置的“数学化”过程,初步感知数学知识建构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注:这个图片是动画缩略图,通过改变平面上某点的位置,思考如何描述这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位置。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数学探究】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三、巩固练习设计意图:三道练习题的设置,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完成,使学生逐步熟练掌握用方向和距离表示平面图中两个点相对位置的方法,此外还要提醒学生掌握正确测量角度的方法。4、 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如何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用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才能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注:这个图片是微课缩略图,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用于预习或复习。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微课“【知识点解析】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